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我国灾难救助过程中,部队官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灾难的巨大破坏中,部队官兵同样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官兵在抢险救灾的同时,他们的心灵也受到了创伤,也和普通人群一样需要社会群体的物质和心理支援。本文主要对灾难救助官兵的团体心理干预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对不同阶段心理干预的特点作了比较客观的分析。

  • 标签: 灾难救助 官兵 团体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加强对中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培养他们良好的精神状态、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当前广大中职教育工作者的迫切任务。本文综述了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针对性地提出了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 标签: 中职生 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在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门诊抑郁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进行系统的抗抑郁药物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在常规药物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团体心理治疗,时间为四周。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对两组患者施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综合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分,治疗前两组评分无统计学差异。结果四周后研究组HAMD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综合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研究组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因子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团体心理治疗应用于抑郁症患者效果良好,患者易于接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团体心理治疗 抑郁症 应用价值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心理干预介入上消化道出血护理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从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抽取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介入,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AS(焦虑)、SDS(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上消化道出现患者实施心理干预介入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促进其康复,明显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心理干预 上消化道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通过对我院近两年高职护择业心理调查,60-70%的护生在择业过程中存在不同的心理状态,如有的期望值高、有的不讲诚信、有的自卑等。针对这些现象,应加强就业观和择业观教育,帮助护树立阶段性就业的观念。

  • 标签: 高职护生 择业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心理干预对中青年心肌梗塞患者PCI术后的观察和心理护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方法对102例PCI术后患者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获知其中74例存在心理问题占72.5%。将74例PCI术后的中青年心肌梗塞患者随机分一般护理组和心理干预组给予心理干预。结果实施心理干预心理干预心理问题的发生情况低于一般护理组。结论在护理工作的同时加强心理干预可减轻中青年心肌梗塞患者PCI术后心理问题的发生,克服负面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中青年 心肌梗塞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晚期食管癌姑息切除术后患者心理状态,探究其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我院胸外科于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晚期食管癌患者70,纳入我们的研究当中。根据心理干预选择与否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实验组给予心理干预处理,对照组仅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个组别的心理状态情况及一般生活情况。结果两个组别的患者在心理状态上,对照组患者更容易出现心理变化,如抑郁、易怒、配合治疗差等,在生活质量情况上,实验组患者则表现了积极的一面更能积极的去面对,饮食、睡眠质量较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于晚期食管癌行姑息切除术后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够显著的改善此类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在此类患者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晚期食管癌 心理干预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调查50例住院临产妇心理特点并在临产期进行心理护理。结果临产妇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复杂的心理特点,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可缓解临产妇心理压力,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临产妇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临产妇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特点,探讨不孕患者的心理干预的措施和方法。方法本站对342例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心理干预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通过对342例不孕患者的精心的心理护理及有效的干预措施,从而使不孕患者在最佳状态下主动接受治疗,从而增强治疗的信心,提高受孕率。结论不孕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需要采取心理护理及恰当的心理干预措施。

  • 标签: 不孕症 心理状态 心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科肿瘤患者的心理特点,实施相应的对策,探讨心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自2010年7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126例妇科肿瘤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干预组根据个人情况行科学合理的心理干预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出院时和出院后心理状态的差别。结果干预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的心理状态明显得到改善。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妇科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身体康复,对妇科肿瘤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妇科肿瘤 心理特点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了解股骨颈患者心理变化情况(如焦虑及其抑郁表现)及其相关护理干预措施所起作用。方法将60例股骨颈患者分至实验组、对照组,二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骨折类型、已住院时间,治疗方式(手术与否)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两周后Zung`s焦虑自量表(SAS)与抑郁自量表(SDS)。结果两组Zung`s焦虑自量表(SAS)与抑郁自量表(SDS)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股骨颈患者心理变化多表现为焦虑、抑郁,护理干预手段能有效缓解两种负面情绪影响。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心理变化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及体会。总结分析我院31例宫颈癌患者的心理反应及心理护理干预效果。结果31例中,否认者在1天内消失,接受现实,愤怒者在0.5天内心情平静,态度良好,恐惧焦虑者在3天内症状逐渐减轻并消失。她们都能勇敢面对现实,正确转换角色,认识自身价值,尽最大努力提高自己生活质量。结论宫颈癌患者在实施正确治疗、护理同时重视病人心理护理,给予有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有效的促进病人身心健康;病人能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护理,促进疾病康复。

  • 标签: 宫颈癌 心理反应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特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护理的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特发性耳聋患者分为干预组(实施心理护理)和对照组,干预组运用心理学技术,实施心理干预,而对照组则处于自行康复状态。并通过焦虑调查量表对心理护理效果进行评定。比较两组特发性耳聋疗程的长短。结果两组评分比较中,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及干预组自身前后对比焦虑程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疗程明显比对照组短。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改善特发性耳聋患者焦虑状态,减少疗程。

  • 标签: 特发性耳聋 心理干预 焦虑
  • 简介:摘要调查显示,现代孕产妇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担心体型变胖,担心孩子出生缺陷,担心因为生产造成阴道松弛……系列心理问题不仅影响孕产妇身体健康,也对胎儿健康不利,同时,还会导致医患关系不和谐。及时对孕产妇进行心理干预,对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 标签: 孕产妇护理 心理护理 生理缺陷 定期孕检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眼球内容物剜除及义眼胎植入术前心理干预措施。方法对20例眼眼内容物剜除术患者术前心理资料评估进行分析。结果19例患者都能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现实配合进行手术治疗,1例患者因对义眼胎排斥感染而情绪低落。

  • 标签: 心理护理 眼内容物剜除术 义眼胎 术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临产前、产后心理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2013年1月至6月收治的100例临产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干预前后两组孕妇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下降,干预前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孕妇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分娩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正确纠正临产孕妇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为正常分娩提供有力的保证,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孕妇临产前 产后 心理 护理
  • 简介:摘要总结近年来的相关文献,探讨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分析不孕症患者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心理特点及常用护理方法等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不仅可增强其自信心和自尊心,而且有助于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从而提高受孕率。

  • 标签: 不孕症 心理特点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ICU病房不同于普通病房,是直接面对面进行监护、治疗、护理病房管理模式。而入住ICU病房的危重症患者,不仅身体上陷于危机状态,精神上也承受很大的刺激。对患者来说,ICU的特殊环境和管理制度以及治疗护理过程中所承受的种种痛苦体验,导致了患者异常情绪的出现,如焦虑、恐惧、依赖、幻觉和绝望等情绪障碍,通过对ICU患者的心理分析,我们对ICU重症患者常见心理反应及护理干预作一综述。

  • 标签: ICU患者 心理反应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