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特点与心理干预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2

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特点与心理干预进展

雷燕

雷燕(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生殖中心广西桂林541002)

【摘要】总结近年来的相关文献,探讨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分析不孕症患者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心理特点及常用护理方法等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不仅可增强其自信心和自尊心,而且有助于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从而提高受孕率。

【关键词】不孕症心理特点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3-0026-02

不孕症是指有正常性生活,未避孕一年未妊娠者[1]。在不能生育家庭中,女方因素占40%,男方因素占30%~40%,而男女双方因素占20%,不明原因占5%~10%[2]。不孕(不育)是一种特殊的疾病,它虽不会致命,但会造成个人痛苦,家庭不和,夫妻感情破裂,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和家庭问题。不孕症病人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处于精神和社会舆论的折磨之中[3]。世界卫生组织预测,不孕(不育)将成为仅次于肿瘤和心血管病的第三大疾病[4]。近年来,不孕症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医学和社会问题,心理因素对不孕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就心理因素对不孕症的影响以及不孕症的心理干预治疗进行综述。

1不孕患者的心理特点

1.1震惊因为生育能力被认为是女性的自然职能,所以对不孕症诊断的第一反应是震惊。以前使用过避孕措施的女性对此诊断感到惊奇,对自己的生活具有控制感的女性也明显会表示出她们的惊讶。

1.2否认这也是不孕妇女经常出现的一种心理反应,特别是被确诊为不可治疗性不孕症之后妇女的强烈反应。如果否认持续时间过久,将会影响妇女的心理健康,因此尽量帮助妇女缩短此期反应。

1.3愤怒在得到可疑的临床和实验结果时,愤怒可能直接向配偶发泄。不孕症的、检查比较繁琐,治疗冗长,成功率不高,检查与治疗的费用比较昂贵,尤其是经历过一阶段的不孕治疗仍然没有怀孕者,治疗过程中的挫折感,失望感和困窘感会同时爆发。

1.4自卑心理中国传统观念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孕是一种生殖无能状态,患者为不能传宗接代深感自卑,认为不能生儿育女是一种罪过,感到非常难过、内疚,甚至悲观失望。从而孤独内向,忧郁成疾,自身价值感降低。

1.5焦虑心理当不孕症患者做出了很多努力,花费了许多时间及金钱,而无任何结果时,就会产生焦虑无助感,导致心情紧张,每日在焦急、忧郁中度过。

1.6孤独、自闭不孕/不育夫妇经常感觉自己不如有孩子的夫妇幸运,男方会怀疑自己的性功能或生育能力,甚至有可能从原来的朋友关系中退缩出来,不再与有孩子的朋友交往,把自己封闭起来,以免触景生情,受到刺激和伤害。这种心理可能导致夫妇缺乏交流,降低性生活的快乐,造成婚姻的压力和紧张。

1.7抑郁而是在检查和治疗过程当中反复忙碌以求结果。长期的自卑、愧疚、孤独、自闭,等负性的心理心理,使得不孕者自我概念低下,紧张,疲乏,强迫行为,焦虑,歇斯底里,恐惧,抑郁,失望和绝望。

研究表明,不育患者最主要的心理问题是焦虑,而那些治疗不成功的夫妇则处于抑郁的危险之中[5]心理问题的出现,就外因来说,不利事件可促使心理问题的产生,社会支持则可起到缓冲的作用,减少心理问题出现的可能性。

2心理干预

2.1心理干预的必要性中医学认为抑郁、烦躁、焦虑等情志因素,必然引起肝疏泄功能失调、卵子不能正常排出而致不孕,故临床历来强调从心治或心肾并治。Redshaw等[6]认为,不孕症女性希望得到正确的信息及适当的情感支持。Allan[7]的研究指出,门诊为不孕患者提供安全的个人空间的同时,也强化了长期不孕患者沮丧和尴尬的体验,呼吁在不孕治疗前对不孕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而Widge[8]认为,应该将不孕症的治疗护理服务整合到国家生殖健康项目中,畅通关于不孕的信息支持,针对精神或者性方面的问题提供有效的咨询。同时,临床就诊过程中不孕症患者也希望专科医护人员应该掌握具体的不孕症知识和护理方式,以协助她们解决出现的特殊问题。

2.2心理干预的形式:目前心理干预根据干预的规模可分为个体干预和团体干预。(1)个体心理干预:针对患者心理状况,因人施治,选择不同的咨询和治疗方法,以拓宽其心胸,增强其信心,分散注意力,保持一种自然愉悦的心情。(2)团体心理干预:通过专业心理咨询师向求助者提供心理帮助和指导,如提供医学信息,压力应对技巧、放松操训练等。团体咨询有助于患者之间交流个人经验与调节方式,当良好的团体气氛形成时,有助于增加团体成员积极的自我改变。

2.3心理干预方法

2.3.1支持性心理治疗,具体包括倾听、解释、保证、指导和建议、疏泄、鼓励、促进自助。不孕症患者是弱势群体,易受歧视,常产生抑郁等消极心理,他们需要更多的关心与支持[9]患者获知的关于不孕症的信息量及准确性是影响心理健康的最主要因素[10]。辅助生殖技术的出现,为不孕患者带来了希望。患者在进入助孕周期治疗后,重复检查、频繁阴道超声监测排卵、多次穿刺取卵、反复胚胎移植等治疗给他们造成了极大的精神压力[11]。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详细介绍手术过程,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干预取得成效的关键,医护人员应了解患者的感受,以温和的态度、亲切的语言、鼓励的目光、耐心的解释对待患者,取得他们的信任,保护好患者隐私。在诊疗过程中,仔细讲解用药的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理解和同情他们,与患者进行友好、和睦、深入的交谈,建立和谐、融洽的护患关系。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合适的辅助生殖技术信息,帮助患者了解和掌握辅助生殖技术的最新进展以及适应证、禁忌证、帮助患者选择适合自己的诊疗方法,减少不必要的花费和等待的时间[12]。

2.3.2做好家属工作,提供夫妇双方交谈的机会因为不孕症是夫妇双方的问题,医护人员分担他们诊治过程中所承受的精神压力,让他们在讨论中了解不孕的原因及治疗过程。讲解有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前景,详细介绍生育的各个环节、助孕技术、治疗作用及失败的可能。家庭和社会的关心和鼓励,患者亲人、朋友、同事的支持和关心,都有利于患者调整心态,创造有利于受孕的心理环境。正确认识不孕症,夫妻双方共同面对未来的生活,既有成功的信心,又有接受失败的心理准备,面对现实,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2.3.3转移心理压力[13]不孕不育的压力是难以立刻排解的,医护人员应鼓励患者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其他事物上,通过社交、阅读、做家务、听音乐等活动转移注意力,不做无谓的消极等待。在日常生活中,为自己开拓一片天空,正确看待不孕症,使心理压力得以缓解,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2.3.4信息支持Redshaw等[14]表明,女性不孕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希望得到正确的信息支持。信息支持是社会支持的一个重要内容,信息支持与抑郁呈中度负相关[15]。闵丽华等[9]对70例不孕症患者实施信息支持的干预措施,结果表明患者的抑郁等心理状态得到有效改善。如何在不孕症患者住院期间,为其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在各方面关心、支持患者,这对医护人员的自身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可鼓励患者与病友加强交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等获取信息支持。

3展望

综上所述,心理因素在不孕症中的作用是复杂的,心理问题常与身体因素紧密联系在一起,消极心理可导致不孕。通过咨询、交谈了解患者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对不孕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采用单个与集中心理调适方法,通过帮助不孕症患者增强适应能力,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等途径进行心理护理和干预,有效减轻不孕症患者的心理压力,使患者处于稳定、健康的心理状态,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16]。这不仅是医学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51.

[2]中华医学会编著.[M].辅助生殖技术与精子库分册临床诊疗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3.

[3]陈丹,喻坚.不孕不育病人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J].护理研究,2006,169,379..

[4]谢建英.不孕症患者健康信息需求调查分析与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2):89-90.

[5]刘西茹,李尚为,李蕾不育症患者心理因素及干预措施的究进展[J]生殖医学杂志,2005,14(2)

[6]RedshawM,HockleyC,DavidsonI,L.Aqualitativestudyoftheexperienceoftreatmentforinfertilityamongwomenwhosuccessfullybecamepregnant[J].HumRe—prod,2007,22(1):295—304.

[9]闵丽华,杨红,晋云花,等.信息支持对不孕症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4):7-8.

[10]李明.汪玉宝.不孕不育心理支持治疗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2005(2):54—56.

[11]朱敬香,皮洁,李晓晴,等.反复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失败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干预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卷,2009(4):140.?142.

[12]胡云.不育症妇女的心理特征及护理措施[J].吉林医学,2010,6(8):2947.

[13]黄秀娟,王长娟,金倩,等.女性不孕患者的心理问题与护理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5):150.

[14]RedshawM,HoekleyC,DavidsonLL.Aqualitativestudyoftheexperienceoftreatmentforinfertilityamong

womenwhosuccessfullybecamepregnant[J].HumReprod,2007,22(1):295—304.

[15]尚玉真,张惠贞.腹透患者社会支持与抑郁关系的调查研究[J].山东医药,2002,42(26):4-5.

[16]路西兰,侯孟彦,张海燕.女性不孕症患者心理问题分析与护理干预[J].中国中医药咨讯,2009,10(5):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