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监测在冠心病患者诊断中应用。方法:选择经冠脉造影确诊冠心病患者7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研究组接受动态心动图检测,对照组行常规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冠心病诊断准确率漏诊率,同时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检出率。结果:研究组冠心病诊断准确率、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准确率,相比准确率较低常规心电图有创冠脉造影检测法,动态心电图检测方法性价比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老年骨科手术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术后精神状态认知功能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78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主体,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均分为A组B组,每组各39例患者,A组患者行椎管内麻醉,B组患者行全身麻醉,对比A、B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情况、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stateexamination,MMSE)评分情况以及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睁眼时间、手术时间、麻醉药剂量、语言陈述时间、MMSE评分、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均优于B组患者(P〈0.05)。结论:同全身麻醉相比较来说,椎管内麻醉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应用效果更佳,明显改善了患者精神状态,并且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风险很小,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骨科手术患者 全身麻醉 椎管内麻醉 精神状态 认知功能
  • 简介:目的:研究依据结石成分健康教育泌尿系结石复发预防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云南省昭通地区治疗后泌尿系结石病人327例进行研究,所有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其中对照组163例,研究组1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包括:多饮水,适当活动,膳食均衡,少食牛奶及豆制品等一般性结石复发预防指导。研究组患者预防措施包括对照组实施一般性结石复发预防指导措施,同时,依据结石成分不同给予不同预防指导,如草酸钙类结石注重均衡营养,尿酸类结石限食嘌呤丰富食物,磷酸铵镁结石防止尿路感染等。定期随访6个月至2年,比较对照组研究组复发率。结果:对照组研究组2年内结石复发率分别为25.24%7.69%,研究组结石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研究组不同结石成分复发率均小于对照组相应成分结石复发率(P〈0.05)。结论:根据泌尿系结石组成成分,为结石患者提供个体化健康指导方案,能够有效地降低泌尿系结石发病率与复发率。

  • 标签: 泌尿系结石 结石成分 复发 预防
  • 简介:目的:研究产后心理干预及定时按摩子宫产后出血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1200例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各600例,对照组采用子宫按摩护理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产后心理干预护理。采用焦虑与抑郁自评量表评价产妇心理、情绪变化;并观察记录两组产妇实施护理前、护理后24h出血量。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焦虑(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抑郁(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产后24h出血量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出血产妇实施产后心理干预定时按摩子宫护理能够降低产妇产后抑郁焦虑评分,保障产妇中枢神经系统正常,效果明显。

  • 标签: 产后出血 心理干预 子宫按摩
  • 简介:目的:研究氧化白藜芦醇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QGY-7701、SMMC-7721增殖迁移能力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氧化白藜芦醇抑制肝癌细胞QGY-7701、SMMC-7721生长IC50;采用Transwell法测定经不同浓度氧化白藜芦醇(25μM、50μM100μM)以及白藜芦醇50μM与细胞共培养24h后细胞迁移率。结果:MTT实验结果显示,氧化白藜芦醇抑制QGY-7701SMMC-7721细胞IC50值分别为100.37±21.97μM74.39±9.30μM。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经25μM、50μM、100μM氧化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50μM处理24h后,各实验组细胞迁移率分别是74.96±2.85%、60.26±9.25%、38.58±8.69%46.80±8.43%。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氧化白藜芦醇浓度越高,细胞迁移率越低。结论:氧化白藜芦醇具有抑制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QGY-7701、SMMC-7721细胞增殖作用;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QGY-7701、SMMC-7721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迁移能力,其抑制能力呈浓度依赖性。

  • 标签: 氧化白藜芦醇 肝癌细胞 增殖 迁移
  • 简介:目的:观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s,EPC)动员影响。方法:入选2017年1月~2017年4月因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入院并行冠脉造影(Coronaryangiography,CAG)检查患者83例,根据有无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即置入冠脉支架分为两组:PCI组患者66例,于冠脉造影后即刻以及球囊扩张后第1、3、5、7、24h各取外周血2mL。单纯行CAG检查患者17例作为对照组,于CAG后0、7、24h以同样方法各抽取外周血2mL,所得标本由同一实验员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KDR+细胞数量。结果:对照组CD34+/KDR+细胞数量无明显变化;PCI组CD34+/KDR+细胞数量在球囊扩张术后24h出现升高,较0h升高61%(43.50±29.59vs27.28±13.61,P〈0.05)。偏相关分析显示CD34+/KDR+细胞数量变化幅度与PCI术中冠脉损伤程度显著相关(P〈0.001)。结论:PCI发起EPC时间依赖性动员,PCI术后24hEPC最大动员幅度与血管内皮损伤程度呈正相关。

  • 标签: 循环内皮祖细胞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冠脉综合征
  • 简介:目的:研究氢化可的松左甲状腺素钠片对症治疗内分泌疾病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80例内分泌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0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及氢化可的松左甲状腺素钠片对症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总甲状腺素、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二者分别为10%7.5%,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总甲状腺素、游离甲状腺素升高,促甲状腺激素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化可的松左甲状腺素钠片对症治疗内分泌疾病疗效确切,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推广使用。

  • 标签: 氢化可的松 左甲状腺素钠片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
  • 简介:目的:分析丙泊酚与七氟烷联合减少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手术患儿66例,依据来院先后顺序平均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儿予以七氟烷麻醉,研究组患儿予以丙泊酚联合七氟烷麻醉,比较两组患儿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儿经不同方法麻醉后,研究组患儿手术用时、麻醉阻滞起效时间清醒时间同对照组相比均明显缩短,躁动发生率明显降低,躁动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丙泊酚与七氟烷联合可以使小儿苏醒躁动情况得以改善,且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丙泊酚 七氟烷 小儿麻醉 苏醒躁动
  • 简介:目的:分析3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应用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进行诊断效果。方法:搜集我院2014年12月到2016年12月间经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resonanceangiography,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证实颅内动脉瘤患者34例,由一名副主任医师、两名主治医师34例患者CT血管造影图像与MRA、DSA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34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显示为颅内动脉瘤,2例MSCTA诊断阴性,诊断准确率94.12%。MSCTA能清楚显示颅内1-4级脑血管分支结构,同时可清楚显示动脉瘤完整形态空间结构。在3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中,前循环动脉瘤18例,后循环动脉瘤14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26例,合并脑梗死3例。发现大脑后动脉、后交通动脉起始部、前交通动脉变异合计7例。结论:在3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诊断中应用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能清楚显示颅内动脉瘤大小、形态、毗邻解剖关系以及Willis动脉环变异情况,可获得与DSA相近检查结果,为患者手术或介入治疗提供有价值参考,值得应用。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颅内动脉瘤 血管造影术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精神分裂症患者QTc间期影响。方法:选择精神分裂症患者134例,随机分为3组,氨磺必利组(A组,n=48)、齐拉西酮组(B组,n=46)齐拉西酮合并九味镇心颗粒组(C组,n=40),每组随时间延长增加剂量,并于入组前及治疗后第4、8周末进行心电图检测,QTc间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比较,A组B组治疗后第4、8周末QTc间期延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8周末A组分别与B组C组比较,QTc间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氨磺必利、齐拉西酮QTc间期影响应受到关注,齐拉西酮合并九味镇心颗粒影响相对较小。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氨磺必利 齐拉西酮 九味镇心颗粒 QTC间期
  • 简介: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晕厥患者病因诊断价值。方法:118例以晕厥为主诉门诊及住院患者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118例晕厥患者中动态心电图异常者91例(58.5%),检查过程中无一例发生晕厥,69例有黑矇症状者,对应时间段动态心电图捕捉到严重心律失常。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可以发现与晕厥有关心律失常,但检查阴性不能完全排除心源性晕厥,临床怀疑心源性晕厥患者应反复行动态心电图检查。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晕厥 诊断
  • 简介:目的:旨在探讨各相关因素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影响。方法:采用我院检验科BDFACSCantoⅡ流式细胞仪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期间67例肺癌、胃癌及结直肠癌肿瘤患者体内CD4+、CD8+细胞计数及CD4+/CD8+,将CD4+细胞计数或CD4+/CD8+低于正常范围最低值患者定义为其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使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全方位分析各相关因素与CD4+、CD8+细胞计数、CD4+/CD8+及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之间关系,最后客观地讨论出可能会受到影响相关因素。结果:男性及年龄≤60岁患者CD4+、CD8+细胞计数CD4+/CD8+比值均高于女性及〉60岁患者,且总蛋白(Totalprotein,TP)降低组、白蛋白(Albumin,ALB)降低组、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降低组及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升高组CD4+、CD8+细胞计数CD4+/CD8+比值均低于各分组正常组,其中性别组、TP组及CEA组细胞计数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随时关注患者营养状况并及时进行纠正能有效地保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这也在临床抗肿瘤免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标签: 肿瘤患者 细胞免疫功能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咀嚼肌痉挛患者临床及肌电图特点。方法:收集偏侧咀嚼肌痉挛患者4例进行临床资料总结,并进行咀嚼肌针电极及瞬目反射组合检查。结果:咀嚼肌痉挛患者表现为偏侧咀嚼肌阵发性不自主痉挛,多在寒冷紧张劳累时诱发,通常患者会有张口受限及肌肉疼痛,可伴有咀嚼肌肥大。神经系统查体角膜反射、下颌反射均正常,面部针刺觉正常。4例患者针电极肌电图均可见与痉挛发作同步群放电位,瞬目反射未见异常,1例肌电图募集相呈单纯相。结论:肌电图对于正确诊断咀嚼肌痉挛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支持咀嚼肌痉挛起源于周围神经学说。

  • 标签: 咀嚼肌痉挛 临床 肌电图
  • 简介:为了帮助大家学习掌握神经电生理学诊断技术规范,从本期起将连续刊登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王心刚主任医师编著,由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神经电生理诊断技术规范》一书全部内容,供学习参考。

  • 标签: 神经电生理学 诊断技术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 河南省 学习
  • 简介:目的:探讨当前大学生使用洗衣液中存在误区及问题。方法:2016年7月10日,在川北医学院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进行数据整理、分析。结果:数据表明影响大学生选择洗衣液主要因素是产品功能、价格广告,并且多数大学生并不关注产品成分,对于功能也只是通过广告而得知。结论:洗衣液成分功能进行分析,引导大学生理性选择。

  • 标签: 调查 洗衣液 大学生 影响因素 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AEEG)在判断癫癎患者能否停药中应用价值。方法:我院经过正规抗癫癎治疗,临床停止发作3年以上75例癫癎患者,进行了3年AEEG随访,随访过程中每年行AEEG复查至少1~2次,复查过程中只要此患者AEEG有放电,有1次异常,则此患者即为异常,据此观察75例癫癎患者不同年限段AEEG异常率。结果:75例癫癎患者临床停止发作3年后行AEEG随访3年异常率分别为:第1年36.0%、第2年24.0%、第3年18.7%。其中AEEG检测3年均未见异常38例;每次均异常5例;正常异常交替出现32例。结论:癫癎患者经正规治疗临床停止发作3年以上,随访3年AEEG未见异常者可考虑缓慢减药、停药;AEEG检测每次均异常者不可减药、停药;AEEG正常、异常交替出现者待AEEG连续正常3年后再减药、停药比较稳妥。

  • 标签: 癫癎 动态脑电图 停药
  • 简介:目的:观察颈椎动态稳定器(Dynamiccervicalimplant,DCI)治疗退变性颈椎疾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38例颈椎病患者,其中脊髓型颈椎病1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23例;单节段21例、两节段17例;均采用颈前路手术,其中颈椎动态稳定器(DCI)组18例,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cervicaldiscectomywithfusion,ACDF)组20例。术前患者年龄、病程、病变节段、脊髓受压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记录两种术式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术前及术后半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ore,VAS)评估疼痛情况;采用脊髓神经功能(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影像学测算颈椎管矢状径评估椎管减压情况。结果:随访时间平均为1.5年(11个月-24个月)。术后半年患者疼痛改善情况、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DCI组与传统ACDF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相邻节段活动度改变情况,DCI组优于ACDF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动态稳定器治疗退变性颈椎疾病临床疗效确切,与传统ACDF术式相当,但在减少相邻节段退变发生率方面更加显著。

  • 标签: 颈椎动态稳定器 退变性颈椎病 颈前路减压融合术
  • 简介:目的:调查南充市中心医院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肿瘤相关性抑郁发生率,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开展肿瘤相关性抑郁早期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住院470例恶性肿瘤患者,以问卷调查方式收集临床资料,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自行设计一般状况调查表,进行抑郁情绪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调查,并进行卫生统计学分析。结果:收回有效调查表434份,恶性肿瘤相关性抑郁发生率为47.0%。其中伴轻度抑郁、中度抑郁、重度抑郁症状分别为52.9%、30.0%、16.6%。统计分析显示,肿瘤相关性抑郁发生率与性别、年龄、肿瘤分期、慢性疼痛、行为状态评分(Karnofskyperformancestatus,KPS)、化疗方案种类、治疗相关副作用、文化程度、收入满意度、费用支付方式、知情情况相关(P〈0.05),但是肿瘤相关性抑郁发生率与肿瘤患病部位、家族史、居住地无关(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相关性抑郁发生率较高,临床医生应对肿瘤相关性抑郁提高警惕,重视患者心理状况,及早防治。在治疗、护理躯体疾病同时应给予积极心理支持治疗,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肿瘤相关性抑郁 抑郁自评量表 发生率 相关因素
  • 简介:目的:观察左主干病变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体表心电图特征性改变,从而提高左主干病变早期诊断,降低左主干病变患者临床病死率。方法:收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02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两组,左主干病变组113例(LM组),前降支病变组99例(LAD组)。两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angiography,CAG)作为判定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左主干病变金标准。采用美国GEMAC-5000同步12导心电图机分别记录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胸痛发作状态和静息状态下心电图。以十二导联心电图≥6个导联ST段异常、ST段位移绝对值总和(∑ST)〉18mm两种改变作为诊断左主干病变标准。结果:LMLAD组心电图异常ST段≥6个导联指标的发生率分别为87.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心电图异常ST段≥6个导联是左主干病变独立预测因子(OR=7.01,95%CI=1.22~12.63,P〈0.05)。两组患者胸痛发作状态下ST段位移绝对值总和(∑ST)〉18mm发生率分别为98.7%、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痛发作时,十二导联心电图≥6个导联ST段异常,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左主干病变有较好诊断价值。ST段位移绝对值总和(∑ST)〉18mm,高度提示左主干病变。

  • 标签: 心电图 左主干病变 急性冠脉综合征 ST段抬高 ST段压低
  • 简介:目的:分析成都市龙泉驿区妇幼保健院2015年8月~2017年7月优生学科门诊病员资料,评价优生学科全天门诊开设后积极作用。方法:2015年8月~2017年7月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妇幼保健院优生学科就诊病员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优生学科全天门诊开设后病员就诊信息。结果:χ2检验显示优生学科全天门诊开设后月就诊病人数量、病种较开展前显著增加。结论:优生学科全天门诊开放有着巨大病员需求,控制成都市龙泉驿区出生缺陷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优生学科 胎儿游离DNA 无创产前检查 产前筛查 产前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