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红景天为景天科红景天属(RhodiolaL.),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植物,常具肉质匍匐的根状茎,分布在前苏联远东地区及中国东北、西北、西南等高寒地带,海拔在1500-4000米左右.全世界有90多种,我国红景天种类多,有70多种[1],种类虽多,但做药用的只有高山红景天、蔷薇红景天、小丛红景天、狭叶红景天等数种,以高山红景天、蔷薇红景天的药用成分及药用价值较高.红景天主要以根和茎入药,主要成分有红景天甙及酪醇等,含有人体需要的27种氨基酸,其中有7种是人体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氨基酸.还含有具有生物活性的铁、锌、铝、铬、钛、锰等21种微量元素及黄酮类化合物,叶茎中含有生物碱[2].近年来,对红景天多糖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就红景天多糖主要药理作用的研究概况作一概述.

  • 标签: 红景天多糖 药理作用 高山红景天 蔷薇红景天 黄酮类化合物 药用价值
  • 简介:为了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的质量,文章分析了目前应用心理学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针对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的特点,研究探索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并从实验内容、实验教学模式、实验教学手段、实验考核几个方面提出改革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

  • 标签: 人体解剖生理学 应用心理学 实验教学 改革
  • 简介: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主干学科,它以形态学为基础,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是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它面临着任何更好的适应现代化教学和管理的需要,任何继承和发扬其特色和学科优势等问题和挑战。重视和加强病理学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是病理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保持其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充分的认识到其重要性及其意义。下面,结合我们的实践和体会从以下几方面来谈一谈这个问题。

  • 标签: 病理学实验室 管理 持续健康发展 临床医学 现代化教学 基础医学
  • 简介:关于人类死亡的定义和机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人们不仅要从生理、医学等方面研究和探讨什么是死亡,还要从社会学、哲学的角度研究探讨什么是死亡,给予死亡一个多视角的概念和定义。近代医学与生物学认为:人是具有意识和感觉的有机统一体,人的躯体是各种意识、行为活动的物质载体,而驾驭这个统一体的是人脑。从纯生物学的角度讲,人的死亡是人的意识、行为活动及各种生理功能的丧失。唯物主义认为:生命是整个肉体的各种运动的总和,而感觉和思维只是作为这些运动的一个部分,因此,在死人那里,感觉和思维也像所有的其他运动一样都是停止的,精神灵魂不过是物质的一种“变形”,身体死亡之时,灵魂就象蒸气一样消散了。因此,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灵魂或者死者的鬼神之类。唯物主义还认为死亡是生命的终结,是对生命的否定,是对人生的盖棺定论,是对人生价值的最终评定,一个人的生命虽然结束了,但其生前所创造的价值依然存在,并对社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后人应尊重其人格,其遗体作为其人的物质的代表也应得以妥善的处置和尊重。

  • 标签: 伦理学问题 人体解剖学 生命 伦理观 教育 教学
  • 简介:人体解剖学是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该门课程内容枯燥、结构复杂、名词抽象,加之中职护理学生文化功底弱,很容易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低,学习效果不理想。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多样化教学手段的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 标签: 人体解剖学 教学方法 中职护理学
  • 简介:目的观察SD大鼠火器伤合并海水浸泡后不同时间点神经损伤处及其邻近神经的病理学变化。方法SPF级健康SD大鼠108只,随机分为爆炸海水浸泡组、爆炸无海水浸泡组和锐性切断处理组,HE染色观察损伤神经在6小时内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单纯爆炸无海水浸泡组相比,海水浸泡后神经纤维损伤情况相似,炎性细胞浸润较严重,但神经外膜及束膜水肿较未浸泡组稍轻;所有组别都表现出随着时间的延长神经束膜及外膜水肿逐渐加重,出现炎性细胞聚集,受损的神经纤维未有明显的变性坏死。结论火器伤合并海水浸泡后所出现的病理学变化可能与在渗透压较高的海水内浸泡延缓了组织水肿的进展,而海水中病原微生物则致使创口污染程度进一步加重有关。

  • 标签: 火器伤 海水浸泡 复合损伤 坐骨神经 炎症反应
  • 简介: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推进,终身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临床医学专科起点本科班就是使医务工作者提高知识水平和学历层次的一种重要形式.我校成教学院从2000年9月起开始招收临床医学专升本学生.本文对2000级专升本学生的《临床应用解剖学》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初步分析.1基本情况

  • 标签: 专科起点 临床应用 临床医学专科
  • 简介:基底核区是靠近脑底的大脑半球内神经核团,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和杏仁体.在种系发生上,尾状核与壳核是新的结构称新纹状体,苍白体称旧文状体,其功能属锥体外系.

  • 标签: 脑血管 基底核区动脉 解剖
  • 简介:系统化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已在全国各大医院推广,由过去的功能制护理--"护士协助医生做好诊疗工作"的范畴逐步向直接为病人负责,独立为病人解决健康问题的工作目标过渡.这就对21世纪的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标签: 临床护理 整体护理 护理模式 解剖学教学 教学方法
  • 简介:目的测量国人寰椎骨,为寰椎螺钉设计和内固定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用游标卡尺和量角器测量55例干燥的成人寰椎标本的相关参数,包括寰椎侧块的长度、侧块中间宽度、侧块中间厚度、侧块外侧缘中点高度、侧块内侧缘中点高度、寰椎侧块的内倾角、寰椎侧块的上倾角、侧块后下缘的宽度和高度、寰椎前弓与侧块交接处高度和厚度;横突孔的前后径和左右径;椎动脉沟宽度和高度;椎动脉沟底骨质最薄处宽度和高度等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寰椎侧块长(23.29±1.47)mm,侧块中间宽(11.13±1.17)mm,侧块中间厚(13.33±1.40)mm,侧块外侧缘中点高(19.18±1.61)mm,侧块内侧缘中点高(10.45士1.46)mm;寰椎侧块的内倾角(19.95±3.32)。寰椎侧块的上倾角(24.53±2.31)。;侧块后下缘宽(9.64±0.94)mm,侧块后下缘高(4.275=0.63)mm;前弓与侧块交接处高(11.05±1.12)mm,前弓与侧块交接处厚(4.82±0.65)mm;横突孔的前后径(7.30±0.89)mm,横突孔的左右径(5.90±0.78)mm椎动脉沟宽(8.40±0.58)mm,椎动脉沟高(6.38±0.79)mm椎动脉沟底骨质最薄处宽(7.25±1.27)mm,椎动脉沟底骨质最薄处高(4.16±0.83)mm。以上数据左、右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测得55例寰椎骨数据,寰椎侧块和寰椎椎弓根具备实行内固定的条件。

  • 标签: 寰椎 测量 应用解剖
  • 简介:内侧髌股韧带(MPFL)是髌股关节内侧的主要静力结构,对稳定髌股关节内侧,防止其外脱位起重要作用。临床上MPFL损伤,可引起膝痛、髌骨不稳定等。对急性创伤性髌骨脱位者,临床上可行保守治疗,但易复发,早期手术治疗近年为一些学者所提倡。本文对MPFL的解剖、损伤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作一综述。

  • 标签: 内侧髌股韧带 MPFL 解剖 损伤 临床治疗
  • 简介:贵要静脉的变异较少而且血源充分,临床上在贵要静脉穿刺的意义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对贵要静脉进行了解剖观测,以期为临床应用,尤其是护理学应用提供解剖学资料.

  • 标签: 贵要静脉 应用解剖 静脉穿刺 护理
  • 简介:下颌前突或后缩、小下颌畸形和下颌角及嚼肌肥大均需要行截骨术进行矫正.自Obwegeser1957年首次报道口内进路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术以来[1],国内、外学者已探讨出多种截骨术式治疗下颌骨畸形[2~5].然而,针对下颌骨截骨术的骨学测量尚不多见[7~8],对下颌骨的有关数据测量,以往主要是偏重于一般的人类学资料的积累[9],不能满足整形美容方面的需要.为此,本文对下颌骨截骨术相关的数据进行测量,旨在减少下颌骨截骨术时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下颌骨测量 下颌骨畸形 截骨术 下颌角肥大
  • 简介:人工椎间盘置换通常是指采用人工椎间盘替换疼痛或无功能的髓核与纤维环和/或终板.目前美国FDA正在就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的临床前应用进行研究,据估计到2010年,美国70%的脊柱手术可能会采用人工椎间盘,世界脊柱关节成形术市场会达到14~30亿美元[1].本文就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人工椎间盘置换 临床应用研究 美国FDA 设计 脊柱手术 关节成形术
  • 简介:目的探讨颈脊髓损伤致尿崩症、低钠血症的机理及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对2003年5月至2007年8月收治的6例颈脊髓损伤并发尿崩症、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例经治疗后尿崩症、低钠血症得到明显缓解,1例自动放弃治疗。结论颈脊髓损伤并发尿崩症、低钠血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治疗应限制水摄入、补充钠盐。

  • 标签: 颈脊髓损伤 尿崩症 低钠血症
  • 简介:目的探讨长屈肌的亚部划分,为临床应用长屈肌提供解剖学形态资料。方法大体解剖法、肌构筑法、改良Sihler’s染色法。结果依长屈肌肌内腱板和神经分布,把长屈肌分为胫侧亚部和腓侧亚部。结论1长屈肌可分为胫侧亚部和腓侧亚部;2长屈肌胫侧亚部产生的肌力大于腓侧亚部。

  • 标签: 长屈肌 肌构筑 肌内神经 肌亚部
  • 简介:目的为使在甲状腺手术中避免误伤喉返神经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45具(男30具,女15具)成人尸体喉返神经和甲状腺下动脉之间的关系进行解剖、观测.结果喉返神经平均横径为1.93±0.35mm.喉返神经入喉支以2-5干型的为多见,占68.9%.甲状腺下动脉的直径为2.61±0.23mm.喉返神经和甲状腺下动脉之间的关系,左右侧有明显差异.结论喉返神经横径平均在1.93±0.35mm之间:喉返神经在甲状腺峡平面分支的最为普遍;神经行于动脉主干之后的有48.9%,为多见;神经行于动脉前及动脉分支间的例数差不多,左侧神经行于动脉之后的多见,而右侧神经行于动脉之前的多见,左右有明显差异,在颈部手术时参考.

  • 标签: 喉返神经 颈部 局部解剖 临床应用 甲状腺下动脉
  • 简介:目的对血管内降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前瞻性的研究。方法共30例患者,均于伤后12h内行血管内降温治疗,体内温度控制在33℃~35℃之间,持续4~7d平均(21.5±13.7)h。患者均于伤后6个月时根据GOS评估法判定疗效。结果经6个月随访,良好11例,中残5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6例,死亡2例、本组患者没有出现与血管内降温系统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血管内降温具有降温速度快、目标温度维持稳定、波动性小以及复温速度容易控制等优点。对于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颅脑损伤 血管内亚低温 安全性 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