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基底核区是靠近脑底的大脑半球内神经核团,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和杏仁体.在种系发生上,尾状核与壳核是新的结构称新纹状体,苍白体称旧文状体,其功能属锥体外系.

  • 标签: 脑血管 基底核区动脉 解剖
  • 简介:目的探讨基底动脉末段动脉瘤显微外科术中采用基底动脉临时阻断(TBAO)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92例基底动脉末段(基底动脉分叉部和基底动脉-小脑上动脉)非巨大动脉瘤显微外科术中采用TBAO与非TBAO的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单次阻断不超过5min比较安全,超时或重复阻断则病残和死亡率增加;TBAO应慎重地用于术前不良分级、老年和多发性动脉瘤的患者,阻断的同期使用低血压(平均动脉压<70mmHg)应视为禁忌.结论基底动脉动脉瘤早期外科治疗中采用TBAO较非TBAO疗效好.

  • 标签: 基底动脉动脉瘤 临时阻断 显微神经外科
  • 简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医院神经外科自2006年5月-2009年4月在显微镜下经侧裂清除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血肿78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高血压 脑出血 经侧裂入路 显微手术
  • 简介:目的研究简易立体定向系统治疗自发性基底核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自发性基底核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简易立体定向系统结合软通道穿刺引流30例(立体定向组),采用简易标记定位锥颅血肿引流术14例(标记定位组),比较两组的置管准确率、血肿清除率、尿激酶用量、Barthel评分等指标。结果立体定向组引流管置管准确率为86.7%,平均尿激酶使用量为(7.07±4.92)×10^4U、单位体积残留血肿尿激酶用量为(0.27±0.19)×10^4U/ml,均明显优于标记定位组(P〈0.05),但两组间血肿抽吸清除率、Barthe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简易立体定向系统治疗自发性基底核区脑出血定位准确、简便有效,优于简易标记定位穿刺引流。

  • 标签: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基底神经节 立体定位技术 简易 引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早期高血压性基底核区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张家口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90例早期高血压性基底核区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神经内镜手术47例(简称神经内镜组)、显微镜下开颅手术43例(简称开颅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血肿清除率、并发症(颅内感染)的发生情况以及术后6个月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神经内镜组与开颅组相比,手术时长明显缩短[分别为(93.5±10.7)h、(193.1±15.4)h] 、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分别为(30.9±5.8)ml、(119.0±17.9)ml]、血肿清除率明显提高[分别为(96.8±4.5 )%、(88.3±6.2)%](均P<0.05)。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神经内镜组与开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的mRS评估比较,神经内镜组的预后良好率(25.5%,12/47)高于开颅组(11.6%,5/4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手术治疗早期高血压性基底核区出血具有视野清晰、直视性强、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和预后良好等优点,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区出血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标签: 颅内出血,高血压性 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显微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28例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治疗组采取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9%,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5);治疗后治疗组水肿体积较对照组小(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对照组提高(P〈0.05)。[结论]采取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效果良好,可促进脑水肿吸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 标签: 活血化瘀 脑出血 基底核区
  • 简介:患者女,47岁,因眩晕、双眼视物模糊、行走不稳5d于2004年1月28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入院体格检查:血压160/90mmHg(1mmHg=0.133kPa),心、肺功能正常,神志清楚,神经系统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

  • 标签: 动脉瘤 基底动脉尖部综合征 入院 栓塞 神志 查体
  • 简介:基底动脉(basilarartery)由双侧椎动脉汇合而成,其末端分叉为双侧大脑后动脉(posteriorcerebralartery,PCA),属于后循环系统(或称椎基底动脉系统)。后循环供应脑干、小脑、丘脑、部分颞叶及枕叶的血流,这些结构大多位于后颅窝.许多影像学检查难以显示,

  • 标签: 基底动脉 动脉闭塞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治疗上采取活血化瘀药物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的60例研究对象选自本院2016年1月到-2017年6月期间接收的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采取活血化瘀治疗方式,探究对比两组的治疗成效。结果相比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肿周围体积和NFDS均得到改善,而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的死亡率为6.67%,相比对照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治疗上采取活血化瘀药物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脑出血症状,提升临床治疗成效,具有一定安全有效性,充分彰显其价值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和采纳。

  • 标签: 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 活血化瘀药物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行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行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比较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围术期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恢复良好率(82.50%)显著高于对照组(55.00%)(P<0.05)。结论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应用于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治疗中,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提高血肿清除效果,值得加强推广。

  • 标签: 基底核区 高血压性 脑出血 神经内镜 开颅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应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于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间收治的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随机选取12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62)与观察组(n=62)。观察组患者施予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血肿清除率、GC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的数据水平均明显更低(P

  • 标签: 高血压性脑出血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 基底核区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10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分别实施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手术和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1(0.9,1.5)h和3.1(2.5,3.7)h,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8(44,60)mL和300(298,326)mL,住院时间分别为(13.67±1.92)d和(20.53±2.03)d,血肿清除率分别为(92.27±4.28)%和(85.17±9.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504、-6.681,t=3.871、-13.470,P值均〈0.01).观察组术后随访恢复良好率为83.33%(25/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67%(1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9,P〈0.05).结论对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神经内镜微创手术相比于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血肿清除率,改善预后,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基底核 神经内镜 开颅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行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行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比较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围术期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恢复良好率(82.50%)显著高于对照组(55.00%)(P<0.05)。结论: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应用于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治疗中,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提高血肿清除效果,值得加强推广。

  • 标签: 基底核区 高血压性 脑出血 神经内镜 开颅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将此次所收治的36例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患者采用介入治疗,并对患者进行造影观察。结果根据改良GOS预后进行评分。优良则为22例,较好为4例,重度残疾为8例,死亡2例。在术后6~24个月,对10例患者进行复查,瘤颈部残留少量造影剂充盈患者为2例。结论在临床上治疗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如果患者的自身条件允许,一般是采用介入治疗。然而对于此部位的宽颈动脉瘤,要尽量地简化操作流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基底动脉 分叉部 动脉瘤 介入治疗
  • 简介:80%的卒中为缺血性的,缺血性事件中有20%累及后循环(椎基底动脉)供血的组织(图1)。椎基动脉卒中引起的瘫痪可能是破坏性的,某些卒中类型的病死率极高。有许多椎基底动脉疾病患者被误诊或漏诊。

  • 标签: 动脉 疾病 概念 破坏性 病死率 瘫痪
  • 简介:动脉左右各一,起源于锁骨下动脉,向上穿行上6个颈椎的横突孔,经枕骨大孔入颅,入颅后2茶椎动脉行于延脑的腹侧面,在桥脑下缘汇合成一条基底动脉,故统称为椎基底动脉系统。从椎基动脉系发出分支,分别供应脑干,小脑及内耳等处血液。椎基动脉系血管本身病变或行走过程中受压等

  • 标签: 缺血性眩晕 内听动脉 椎基动脉 基底动脉 前庭支 耳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的55例(共64个动脉瘤)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动脉瘤的大小、指向以及瘤颈与后床突的位置关系选择手术入路,分别采用经翼点入路(25例)、经眶颧入路(5例)、经颞下入路(19例)及颞前-经颧-经海绵窦入路(6例)夹闭动脉瘤。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预后;采用CT血管成像(CTA)评估手术夹闭效果。结果55例患者中,动脉瘤完全夹闭46例(83.6%),部分夹闭9例;手术时长为(4.4±1.1)h(2.8~7.1 h)。11例患者术后出现脑缺血症状,其中1例死亡;21例患者出现动眼神经麻痹,其中4例因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共4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0.8~9.7年(中位时间为4.7年)。42例患者术后6个月随访时的mRS 0分32例,1分4例,2分2例,3分2例,4分1例,6分1例(随访期间因肺栓塞死亡)。CTA随访结果显示,完全夹闭的动脉瘤未见复发,载瘤动脉血流通畅;部分夹闭的动脉瘤均未见瘤体明显增大。结论开颅夹闭手术仍是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式。选择个体化的手术入路处理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基底动脉 显微外科手术 手术入路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的55例(共64个动脉瘤)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动脉瘤的大小、指向以及瘤颈与后床突的位置关系选择手术入路,分别采用经翼点入路(25例)、经眶颧入路(5例)、经颞下入路(19例)及颞前-经颧-经海绵窦入路(6例)夹闭动脉瘤。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预后;采用CT血管成像(CTA)评估手术夹闭效果。结果55例患者中,动脉瘤完全夹闭46例(83.6%),部分夹闭9例;手术时长为(4.4±1.1)h(2.8~7.1 h)。11例患者术后出现脑缺血症状,其中1例死亡;21例患者出现动眼神经麻痹,其中4例因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共4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0.8~9.7年(中位时间为4.7年)。42例患者术后6个月随访时的mRS 0分32例,1分4例,2分2例,3分2例,4分1例,6分1例(随访期间因肺栓塞死亡)。CTA随访结果显示,完全夹闭的动脉瘤未见复发,载瘤动脉血流通畅;部分夹闭的动脉瘤均未见瘤体明显增大。结论开颅夹闭手术仍是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式。选择个体化的手术入路处理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基底动脉 显微外科手术 手术入路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急性基底动脉闭塞(acute basilar artery occlusion, ABAO)是缺血性卒中的一种亚型,其起病急、预后差,因此如何选择治疗方案显得极为重要。早期开通闭塞血管是治疗ABAO的关键。再灌注治疗(静脉溶栓、动脉溶栓、血管内机械血栓切除、桥接治疗)对于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证实。然而,迄今尚未针对后循环卒中的再灌注治疗进行过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文章就ABAO再灌注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基底动脉 血栓溶解疗法 血管内手术 血栓切除术 治疗结果
  • 简介:患者,男性,74岁。因突发头晕、头痛、双眼失明伴恶心、呕吐2天入院。患者于2天前夜间起床时突感头晕、头痛、双眼前漆黑,疑为停电点蜡烛,至天明时家人发现其双目失明,无四肢活动障碍及意识障碍、二便失禁等。在当地就诊发现血压180/100mmHg,给予利血平、速尿、卡托普利、丹参、灯盏花等药物治疗后症状无缓解,伴恶心、呕吐、嗜睡、记忆障碍而转我院就诊。

  • 标签: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TOBS 心律失常 扩张型心肌病 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