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7 个结果
  • 简介:随着医疗器械的不断改进,股骨下段骨折的治疗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自2000年1月~2003年3月收治股骨下段骨折29例,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 标签: 逆行交锁髓内钉 股骨下段骨折 临床应用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带腓动脉干的小腿外侧皮瓣修复足部皮肤缺损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本组共33例(男25例,女8例),创面6.0cm×7.5cm~25.0cm×12.0cm。从小腿外侧切取带蒂皮瓣,无张力状况下旋转覆盖于受区,腓肠神经与足背皮神经吻合,皮瓣下置引流将创面缝合。结果33例逆行腓动脉岛状皮瓣均成活,29例获得5~23个月的随访,修复足跟部及足底部的吻合皮神经的19例患者例中有17例于术后5~13个月感觉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逆行腓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足部皮肤缺损的成功率高,皮瓣不易破溃,皮下脂肪少,外形美观,是临床修复足部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一种良好手段。

  • 标签: 腓动脉干 小腿外侧皮瓣 足部皮肤缺损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与CT对腺膀胱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病理组织检查证实的39例腺膀胱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11例;年龄28~86岁,平均年龄51.7岁。回顾分析术前均行超声与CT检查的患者影像学表现及诊断情况。结果超声与CT检查对病灶边缘、回声或密度的判读结果较相似,但CT判读病灶形态不规则比例明显高于超声(P〈0.05);超声检查80.6%(29/36)病灶乏血液供应,增强CT检查92.0%(23/25)轻度强化。超声、CT及超声联合CT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3.6%、38.5%、48.7%,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操作简便,无辐射,是诊断腺膀胱的主要影像检查手段。

  • 标签: 腺性膀胱炎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踝关节创伤关节的临床疗效。方法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7年1月32例(32踝)踝关节创伤关节患者进行关节镜手术治疗,伤后至手术时间13-31个月,平均(22.3±8.4)个月,同时在手术中用关节镜探查踝关节继发性病变情况,手术前后按AOFAS足踝评分法进行评定,采用Meislin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估,对患者主观感觉,VAS疼痛评分,踝关节活动度进行评估。结果随访32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7.3月(3-21个月),所有手术患者均无感染、神经损伤、后足僵硬等并发症,AOFAS足踝评分术后较术前有明显提高,术前评分(46.40±4.61)分改善至术后(87.22±4.22)分。VAS视觉疼痛评分由术前7.25±2.30改善至术后2.05±1.35,采用Meislin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估,术后踝关节疼痛减轻,踝关节自主活动明显改善,优良率92.18%。结论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踝关节创伤关节有良好效果。

  • 标签: 踝关节 创伤性关节炎 关节镜
  • 简介:据2012年5月31日GuoLT[PLoSPathog,2012,8(4):e1002659]报道,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研究者揭示Nlrplb的蛋白酶解加工需要小体(inflammasomes)的活化。小体是一种多重的蛋白质复合物,可以推进前细胞凋亡蛋白酶对于病原体相关的分子模式(PAMPS)内源危险相关的分子模式(DAMPS)产生必要的应答。Nlrplb是一种NOD样受体.可以检测炭疽致死毒素的催化活性,随后通过共寡聚体化来激活前细胞凋亡蛋白酶-1的活化。

  • 标签: 蛋白质 活化 小体 炎性 加工 酶解
  • 简介: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证明纳米羟基磷灰石作为抗生素载药体的生物安全。方法20只新西兰大白兔通过葡萄球菌接种,经4周时间演变成为慢性股骨骨髓模型,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实验组病灶植入万古霉素纳米羟基磷灰石;对照组植入单纯纳米羟基磷灰石;分别于术后24小时、1周、2周和4周测量静脉血尿素氮及转氨酶浓度,同时取病灶局部病理检查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动物术后各时间点血尿素氮及转氨酶浓度对比均有P〉0.05,两组数据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动物生物相容观察,无炎症反应、异物反应。同时可见断端界面软骨内骨化形式成骨活跃。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作为抗生素载药体有着可靠的生物安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纳米羟基磷灰石 载药体 慢性骨髓炎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全身振动训练(WBVT)对膝骨关节(KOA)患者疼痛、下肢肌力、肌肉状态及功能表现的有效。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治疗的KOA患者40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50~65岁,平均年龄57.35岁。以1∶1比例按随机数字进入WBVT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男女例数相同,WBVT组采用传统治疗+多频振动仪干预,对照组仅采用传统治疗。疼痛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下肢肌力采用徒手肌力评定法(MRC分级法),肌肉状态采用Myoton-3设备检测,膝关节功能状态采用WOMAC评定。干预时间为1个月。结果组间基线一致。干预1个月后,WBVT组肌力和肌肉状态有提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MMT)=6.07,t(Freq)=3.43,t(Stiff)=2.79,t(Decr)=8.97,P〈0.05];VAS和WOMAC数值两组均有下降趋势,WBVT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VAS)=3.19,t(WOMAC)=2.26,P〈0.05]。结论WBVT可以减轻KOA患者疼痛,提高股四头肌肌力,改善肌肉状态和膝关节功能,是一种可推荐的治疗方式。

  • 标签: 全身振动训练 膝骨关节炎 疼痛 肌力 肌肉状态
  • 简介:目的探讨牛津第三代单髁假体微创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的疗效与技术。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5月~2011年6月采用微创单髁置换术治疗100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患者的资料,对患者术前、术后膝关节疼痛及关节活动度进行评估(Hss评分法),并测量术后假体力线,分析假体设计、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及手术技术。结果100例术后平均随访36个月(12~75个月),末次随访时膝关节HSS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明显增加,股骨假体力线平均为0.69°内旋±3.18°,0.83°伸直±3.63°,胫骨假体力线平均为0.12。内翻±0.80°,0.39°伸直±1.24°,无假体位置不良、脱位及假体松动等并发症。结论微创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具有很好的疗效,其关键在于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和手术技术。

  • 标签: 微创 单髁置换术 膝关节 骨性关节炎
  • 简介:本文通过对临床诊断为心肌,放射核素心肌灌注检查(singlephoton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ySPECT)阳性的5例患者,治疗前后进行心电图(ECG)及高频心电图(highfrequencyelectrocardiogramHFECG)检查。结果显示:治疗前ECG阴性,HFECG阳性,切迹数14~25个,治疗后ECG阴性,HFECG阴性切迹数5~7。提示HFECG诊断心肌的敏感性高于ECG,且可作为心肌动态变化的指标。

  • 标签: 心肌炎 高频心电图 心电图 心肌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SPECT
  • 简介:目的验证菖蒲雾化合剂镇咳、消炎、抑菌作用。方法用电刺激引起猫喉上神经及用氨水刺激小鼠引起咳嗽,用角叉菜胶造成大鼠足跖肿胀,然后给动物菖蒲雾化合剂观察其疗效,亦做了菖蒲雾化合剂的体外抑菌实验。结果菖蒲雾化合剂可以明显降低猫及小鼠的咳嗽次数,对小鼠足趾肿胀有明显的抗作用,体外抑菌实验表明,该合剂对金葡菌等9个茵种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菖蒲雾化合剂具有较好镇咳、抗及抑菌作用。

  • 标签: 菖蒲雾化合剂 镇咳 抗菌消炎
  • 简介:我院自1988—1998年共收治急性阑尾1218例,其中妊娠期急性阑尾5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发病时间妊娠3个月以内发病者8例,妊娠4—7个月发病者35例。妊娠7个月以后发病者9例,以中期妊娠发病率最高。1.2临床表现及体征以往有慢性阑尾病史者11例,转移右下腹疼痛23例,伴恶

  • 标签: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 中期妊娠 慢性阑尾炎 妊娠中期 右下腹疼痛 发病时间
  • 简介:本文观察了18例急性病毒性心肌患者在应用黄芪治疗前后高频心电图(highfrequencyelectrocardiogramHFECG)中高频切迹(highfrequencynotchingHFN)数的变化。结果表明,治疗前平均HFN为10.92±4.1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4.80±1.34(P<0.05);治疗后HFN为7.65±3.23,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减少(P<0.05)。表明高频心电图可作为诊断病毒性心肌和评价治疗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

  • 标签: 高频心电图 病毒性心肌炎 黄芪
  • 简介:澳大利亚布朗(Brown)教授指出,遗传学研究显示,13个非主要组织相容复合体(MHC)区的易感基因为AS的易感基因。基因学研究显示,IL-23信号通路在一定程度上参与AS发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可通过在ERAR1基因中的肽加工处理变异的作用而参与AS发病,但此种作用仅出现在HLA-B27(+)患者中。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人类白细胞抗原 易感基因 IL-23 澳大利亚
  • 简介:肱骨外上髁(网球肘),是肱骨外上髁部伸肌总腱起始处的慢性肌筋膜炎,是一种以肘部外侧疼痛为主的多发病,本病疼痛局限于前臂上端外侧,且主要在肱骨外上髁部位,在前臂提物及做旋转等动作时疼痛尤重,外上髁局部触压痛也较明显[1]。而早已有研究证明医用臭氧(medicalozone,O3)具有消炎、止痛和溶解髓核内的蛋白多糖等作用[2]。因此本研究试采用臭氧对肱骨外上髁患者进行探索治疗,观察医用臭氧治疗肱骨外上髁的临床疗效,并

  • 标签: 肱骨外上髁炎 臭氧治疗 慢性肌筋膜炎 网球肘 临床疗效 外上髁
  • 简介:总结类风湿关节直视下膝关节滑膜切除术长期效果的益处和不足。对88例患者106例膝类风湿关节膝关节滑膜切除术后15年的随访资料进行总结和统计分析。对于HSS总分的数据经过正态检验和方差齐检验后,采取单因素的方差分析+SNK-q检验,在手术后10年,膝关节会发生显著的功能减退,膝关节功能减退的严重程度与时间有比较明显的联系,而到了15年几乎所有的病例都会发生严重程度不一的膝关节功能减退的症状。直视下膝关节滑膜切除术对于早中期的类风湿关节膝关节滑膜炎的患者,能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并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膝关节的良好功能,而且复发率相当低。但膝关节退变是膝关节切开滑膜切除术长期治疗后的最终结局。

  • 标签: 类风湿性关节炎 膝关节 消膜炎 滑膜切除术 骨破坏
  • 简介:本文从两方面跟踪观察了37例急性病毒性心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前、治疗1月、1年、2年后)连续高频节段(SHFCS)的变化。(1)SHFCS数量的变化,37例心肌患者初诊时,共有117个SHFCS(人均3.16±1.61),治疗1月后SHFCS减少到87(人均2.35±2.12),1年后人均2.00,2年后复查人均1.33。对照组24例正常女青年的SHFCS数不变,基本保持稳定(P>0.05)。(2)按崔氏[1]提出的sHFCS判断急性病毒性心肌的标准,初诊时,37例患者中有34例阳性(占91.8%),治疗1个月后,阳性人数为19(占51.35%)。由此可见,SHFCS有可能成为一个诊断心肌和评估药物疗效的有效指标之一。

  • 标签: 连续高频段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正常人
  • 简介:精液不液化症是男性不育常见病之一,近年其发病率有增加趋势。我院男科门诊在1998年4月~1999年4月间,共收治48例精液不液化合并慢性前列腺的男性不育患者,发现慢性前列腺是造成精液不液化的诱因。

  • 标签: 慢性前列腺炎 精液不液化症
  • 简介:研究骶髂关节CT检查对早期诊断强直性脊柱的临床价值。对100例临床及X线平片疑有强直性脊柱,但不能确诊者,进行骶髂关节CT扫描检查,并根据CT图像与临床资料及X线平片作对比分析。结果强直性眷柱的主要临床特点均有骶髂关节周围及腰腿痛,晨僵。实验检查HLA-B27阳性,平片及CT图像表现骶髂关节模糊,硬化及囊样变。结论:CT检查骶髂关节侵蚀情况是诊断强直性脊柱的较可靠、满意的检查,尤其对临床高度疑诊而平片显示正常或可疑者的鉴别及确诊意义甚大。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骶髂关节 CT 检查 X 线平片
  • 简介: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髋关节的疗效与治疗体会。方法我院关节科2007年3月~2013年3月共运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患者并发的强直性髋关节56例(96髋),男55例,女1例,年龄(18~42)岁,平均25.6岁,其中髋关节骨融合34髋,纤维融合62髋。病程(5.8~27.6)年,56例患者中贫血21例,其中轻度贫血14例。伴随骨质疏松34例。除去3例失败患者,纳入53例(92髋)进行术前及术后1年的评估,比较术前及术后1年的变化,并观察强直性髋关节进行置换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患者均运用我院关节科电子随访病例系统进行跟踪随访并进行功能评定。随访时间(1.4~7.2)年,平均3.7年。随访的53例(92髋)患者术前髋关节总活动度平均(36.2±12.1)°,Harris评分平均(23.2±10.2)分;术后1年髋关节总活动度平均(183.4±17.6)°,Harris评分平均(78.6±6.9)分;髋关节总活动度术后1年与术前比较(P〈0.01),Harris评分术后1年与术前比较(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例失败病例中1例松动,1例脱位,1例感染,松动和感染病例进行了翻修术,脱位病例进行了复位,目前随访均良好。结论强直性髋关节行全髋关节置换时全面的评估和精湛的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强直性髋关节炎 骨盆后倾 髋臼成形 强直性脊柱炎
  • 简介:目的报告股外侧肌带蒂肌瓣治疗大粗隆部慢性骨髓临床应用结果。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应用股外侧肌带蒂肌瓣治疗大粗隆部慢性骨髓6例(男5,女1)。患者年龄28-56岁(平均48岁)。粗隆部软组织缺损范围5cm×2cm-8cm×4cm。股外侧肌带蒂肌瓣转移至大粗隆部软组织缺损区,在肌瓣表面行一期中厚网状游离植皮,供区直接缝合。结果1例肌瓣发生小片植皮坏死,经3周换药处理自然愈合。肌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2.5-4.0年,平均3年,受区外形较好,慢性骨髓没有复发。髋关节功能用HSS评分标准评定其疗效,优5例,良1例。本组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这种技术安全、可靠,很适用于治疗大粗隆部慢性骨髓

  • 标签: 骨髓炎 股外侧肌 带蒂肌瓣 大粗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