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脊柱骨折病患采用有效治疗方案 - 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治疗的效果。 方法: 诊疗时间 201 6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选择我院罹患 脊柱骨折 的病例 78 例,数字表法分组,参照组 39 例予以前路手术内固定融合,观察组 39 例予以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 治疗 。 结果: 对比参照组,观察组VAS评分情况、临床治疗情况、临床疗效均更加理想, P < 0.05 。 结论: 脊柱骨折病患采用有效治疗方案 - 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治疗,疗效确切。

  • 标签: 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 脊柱骨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脊柱肿瘤患者的后路全脊椎整块切除(TES)和脊柱重建中进行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96例2018年6月-2020年6月在我院经TES和脊柱重建治疗的脊柱肿瘤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围期常规护理,研究组则进行针对性护理,分析两组在JOA、V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JOA、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后研究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29、19.866,P=0.000);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83%、81.2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03,P=0.0249)。结论:针对手术风险对脊柱肿瘤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不仅可以促进患者脊髓损伤和疼痛症状的改善,还有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

  • 标签: 后路全脊椎整块切除 脊柱重建术 脊柱肿瘤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 ]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目前引起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通过保守治疗缓解,然而对于顽固性的腰腿痛反复发作,或伴有足下垂,马尾综合症等神经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考虑手术治疗。目前腰椎融合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最广泛的标准式,患者术后腰腿痛症状多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然而大部分病人术后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腰腿痛症状。早期合理有效的术后护理及术后早中期的术后康复指导则直接影响患者术后早期恢复及远期疗效。通过对我院 2017—2019 年进行腰椎融合的术后护理经验的总结,介绍腰椎融合术后的预防护理,通过一系列术后护理、康复训练、功能指导锻炼,有效地减少了术后患者并发症,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 腰椎融合术 护理 康复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脊柱手术患者围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2019年6月——2020年7月在我院接受脊柱手术治疗的72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的分为研究组36例患者,对照组36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通过研究与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价值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0.02±2.42)天,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4.68±1.37)天,研究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短,存在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脊柱手术 围术期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在脊柱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本院2021年8月-2022年8月行脊柱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的9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案不同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45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45例行整体护理,分析两组手术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满意度91.11%,高于对照组的75.56%(P<0.05)。结论:整体护理在脊柱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能缩短手术时间和恢复时间,减少中出血量,促使患者恢复,患者满意度高。

  • 标签: 整体护理 脊柱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2例患者在局麻下,在“ C”型臂 X线机透视引导下接受了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前进行心理疏导、手术体位耐受训练,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部炎性反应,指导进行康复训练等有效护理干预方法。 结果 2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疗效显著,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经皮穿刺椎体球囊扩张成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 ,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

  • 标签: 1 经皮穿刺球囊扩张 2 椎体成形术 3 压缩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的围期针对性护理。方法:以我院2018年7月-2020年7月84例行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的腰骶段脊柱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研究组进行围期针对性护理,分析两组在术后并发症及植骨融合情况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术后肺部感染、脑脊液漏、压疮的总发生率分别为7.14%、30.95%,研究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χ2=7.72,P=0.0055);研究组患者植骨融合时间短于对照组(t=2.971,P=0.004)且融合率高于对照组(χ2=4.091,P=0.043)。结论:围期对腰骶段脊柱结核进行合理规范且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于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改善其脊柱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腰骶段 脊柱结核 前后路联合手术 围术期 针对性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预防性护理模式构建在预防老年脊柱骨折中压疮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院内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脊柱骨折患者80例行对比调查,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构建预防性护理模式,对比患者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中仅有1例患者Ⅰ期压疮,对照组中4例患者Ⅰ期压疮,2例患者Ⅱ期压疮,组间患者中压疮发生率对比有差异性;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00%,大于对照组的80.00%,组间对比有差异性。结论 老年脊柱骨折患者中容易发生压疮,而构建预防性护理模式,有助于降低中压疮发生可能性。

  • 标签: [] 预防性护理模式 老年脊柱骨折术 压疮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Ⅰ期三柱截骨矫形用于脊柱侧凸伴脊髓纵裂的治疗效果。方法:选用本院2019年5月~2020年4月收治的62例脊柱侧凸伴脊髓纵裂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脊髓纵裂分型分为Ⅰ型组(31例)与Ⅱ型组(31例)。两组患者均施行Ⅰ期三柱截骨矫形。比较手术一般情况、手术前后Cobb角、冠状面Cobb角矫正率、冠状位与矢状位躯干偏移距离、术后并发症。结果:Ⅱ型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围期输血量低于Ⅰ型组(P<0.05);两组术后冠状面Cobb角低于术前(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俯卧位脊柱手术护理的方式,总结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42例俯卧位脊柱手术案例为对象,结合不同的护理方式分组,分别是甲组和乙组,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后者实施综合护理,护理后对结果分析。结果:分析和对比具体的治疗结果,乙组总有效率高于甲组。乙组的并发症几率更低,是4.8%,数据资料分析可知,乙组优势明显,数据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0,2=5.69)。结论:针对俯卧位脊柱手术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方式,其效果相对明显,能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标,同时并发症几率比较低,值得实施和借鉴。

  • 标签: 俯卧位脊柱手术 综合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结核病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该病发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很多患者在发病之后会影响到其自身的健康,也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而脊柱结核作为结核病的常见病症之一,在目前临床研究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对于该病治疗而言,有效的诊疗方式选择可以为患者病情控制提供依据,所以在现有临床治疗过程中,应该做好患者诊疗研究。鉴于此,本文以综述视角阐述了脊柱结核的诊疗研究进展,力图在本文综述分析帮助下,能够为脊柱结核治疗提供帮助,提高患者治疗水平。

  • 标签: 脊柱结核 诊疗 研究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4年2月我院收治的84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2例,参照组给予减压内固定治疗,实验组给予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影像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影像学指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可以改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影像学指标。

  • 标签: 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腰椎管狭窄症 影像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