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血液检验标本产生误差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份血液检出先误差的标本进行分析,分析70份标本发生误差的原因,并总结相关预防措施。结果 70份标本中未按要求禁食、月经期所致的误差占比最高均为28.57%,其次为抽血量过少、转送不及时,占比分别为12.86%、10.00%,样本清单有误占比8.57%,标本处理不规范占比为7.14%,检验不及时占比最少为4.29%。结论 对临床血液检验标本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考量,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以当大大降低误差的发生概率。

  • 标签: 临床血液检验 标本 误差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临床血液标本检验中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产生误差的血液检验样本56例为研究对象,时间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对血液样本检验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与探索,并在此基础上总结针对预防控制措施。结果 经深入分析与总结,本次研究中导致56例血液检验样本产生误差的原因主要来源于以下四方面:(1)样本采集时的问题;(2)样本检测过程中的问题;(3)患者自身的问题;(4)样本运输过程中的问题;分别有11例(19.64%)、14例(25.00%)、11例(19.64%)、20例(35.71)。其中导致血液检验样本产生误差的最主要原因为血液检验样本操作的原因。结论 血液检验样本可受多因素影响导致产生误差;患者及医务人员都可导致血液检验样本误差的产生,实际工作中应从强化患者采血认识以及强化医务人员责任意识、提升专业技能等着手,以此降低血液检验样本误差发生几率。

  • 标签: 血液检验样本 误差 产生原因 预防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妇产科护理部门,一直都是医院内容易发生纠纷之地,其主要原因是妇产科护理流程细节较多、妇产科手术技术含量高、手术风险大等。因此,本文分析了常见的妇产科护理纠纷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提高医院的妇产科护理质量,杜绝纠纷现象的发生。

  • 标签: 医疗护理 护理质量 相应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对门诊采血室护士发生血源职业暴露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讨论职业防护对策。方法 回顾2020年11月至2021年6月期间在本院门诊采血室工作的42名护士,调查血源职业暴露情况,分析发生原因。结果 1-5年工作年限血源职业暴露发生率显著高于5-10年和10-15年(P<0.05);职业防护意识不强、采血不规范、环境和心理因素、准备不足、技能不熟练是发生血源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结论 诱发血源职业暴露原因较多,应重视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树立自我防护意识,通过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最大程度避免发生,为采血室护士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 标签: 医院门诊 采血室 血源性职业暴露 职业防护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危害影响因素,并提出防护措施。方法 统计本院消毒供应中心在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期间发生的职业损伤事件,在2021年4月至同年10月期间采用PDCA循环,对比两个阶段灭菌消毒情况。结果 消毒供应中心事件合计33件,发生最多的是锐器划伤事件,其次是为接触感染源和消毒剂损伤;PDCA循环后消毒灭菌情况优于循环前(P<0.05)。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危害影响因素来自各方面,可采用PDCA循环加强护士管理,提高护士的防护观念,保障职业安全。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护士 职业危害 PDCA循环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湿包产生的风险防范及控制措施。方法消毒供应中心常见湿包现象,及发生率、影响因素及管理措施.提出针对湿包问题和随着医疗器材的不断更新,跟进和完善管理制度,以避免湿包,保证消毒灭菌质量。结果实施后清洗消毒灭菌、灭菌物品储存以及湿包发生率均低于风险管理实施前,且风险事件发生率仅有0.63%,明显低于实施前的5.38%,差异对比具有显著,P<0.05。结论实施风险防范措施,加强环节质量控制,可有效减少消毒供应中心湿包的产生,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确保医疗安全,从而为临床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后续服务。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湿包 风险防范 护理安全
  • 简介:摘要:手术室护理人员在为手术患者提供护理服务过程中,其也应该重视自身职业危害防护。由于手术室护理人员长期处于封闭环境工作,而且其所面临的主要是手术患者,为此这部分护理人员会有较大的工作压力,加上手术室设备因素也会对护理人员身体健康带来干扰,所以要求手术室护理人员必须要重视职业危害防护。本文在观点探讨上,就当前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以及对应防护措施进行了观点的阐释。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人员 职业危害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配制危害药品的职业风险,避免职业危害的发生。方法 总结PIVA配制危害药品的职业风险,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 通过对PIVA防护措施,很大程度上能确保人员的身体健康。结论 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加强职业安全防护措施,正确处理职业暴露危害,能最大限度减少危害药品对人员造成职业危害。

  • 标签: PIVAS 危害药品 职业风险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配制危害药品的职业风险,避免职业危害的发生。方法 总结PIVA配制危害药品的职业风险,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 通过对PIVA防护措施,很大程度上能确保人员的身体健康。结论 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加强职业安全防护措施,正确处理职业暴露危害,能最大限度减少危害药品对人员造成职业危害。

  • 标签: PIVAS 危害药品 职业风险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结果产生的影响,并分析合理干预措施。方法 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本所接受生化检验中88例样本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样本是否发生溶血作为分组标准,将溶血样本(n=44)纳入实验组,将未发生溶血样本(n=44)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结果效果差异,并分析临床干预措施。结果 两组总胆固醇、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丙谷酸转氨酶指标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葡萄糖、血尿酸、肌酐、尿素氮、甘油三酯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接受生化检验样本发生溶血现象,会导致检查结果准确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因此,检验人员需要综合考虑溶血现象诱发原因和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干预,确保获得准确结果,为临床提供准确依据。

  • 标签: 溶血现象 临床生化检验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产科患者分娩前后大出血的诱因以及采用针对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在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选取70例分娩前后大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针对护理,对比患者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分析后发现,导致患者出现分娩前后大出血的原因主要包括胎盘边缘血窦破裂、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盘残留、软产道损伤以及宫缩乏力,两组患者出血诱因之间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依从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

  • 标签: 急诊产科分娩 大出血 针对性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卧床老年患者发生压力损伤的影响因素和相应的预防护措施。方法:对100例长期卧床老年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卧床老年患者发生压力损伤的因素,对有效预防压力损伤的措施进行研究。结果:影响卧床老年患者发生压力损伤的因素包括年龄、翻身频率和身体清洁程度等,而高龄和不良的营养状况以及较低的翻身频率等是影响卧床老年患者发生压力损伤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多种因素都会导致卧床老年患者发生压力损伤,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应最大规避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其发生压力损伤。

  • 标签: 卧床老年患者 压力性损伤 危险因素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上世纪发生在全球范围内的“反应停”事件,引起了人们对药品不良反应的重视,各个国家陆续的制定出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并开展了相关的监测工作。近年来我国的监测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在实际的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探析监测工作遇到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监测工作 存在问题 应对措施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形成的原因及避免措施。方法:从我院医学检验科中随机抽取1000份临床病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平均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当中包含有5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研究组实施误差防控措施,之后对比分析两组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的发生率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结果:研究组检验分析前误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

  • 标签: 医学检验 分析前 误差 原因 措施
  • 简介:【摘要】:手术室是治疗和护理一体的特殊环境,手术室护士的工作繁重,而且长期与患者、各种器械、化学、生物直接接触,身心健康受到危害的风险极大。手术室护士在工作期间确保患者安全的同时做好自我防护措施是手术室护理的原则。本文就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其防护措施进行综述。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职业危害因素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措施进行讨论。方法 选择某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78例在职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随机分成对照组(39例)与研究组(39例),研究组实施自我防护干预,对照组不实施,观察两组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同时比较他们的自我防护有关知识。结果 研究组护理人员在各项认知指标上,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毒感染率为5.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应加强自我防护措施的落实,从而减少病毒感染发生率,提高工作人员的健康水平。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护理人员 职业危害 自我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湿包产生的风险防范及控制措施。方法消毒供应中心常见湿包现象,及发生率、影响因素及管理措施.提出针对湿包问题和随着医疗器材的不断更新,跟进和完善管理制度,以避免湿包,保证消毒灭菌质量。结果实施后清洗消毒灭菌、灭菌物品储存以及湿包发生率均低于风险管理实施前,且风险事件发生率仅有0.63%,明显低于实施前的5.38%,差异对比具有显著,P<0.05。结论实施风险防范措施,加强环节质量控制,可有效减少消毒供应中心湿包的产生,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确保医疗安全,从而为临床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后续服务。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湿包 风险防范 护理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药物对常用临床生化检验指标结果产生的影响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方法 纳入本院2019年02月-2020年12月的150例接受生化检验的患者展开研究。结果 在参与本次研究的150例患者中,生化检验前使用过抗癌药物治疗的有15例;使用抗生素治疗的36例;使用过抗糖尿病药物治疗的为17例;使用过利尿药物治疗的为25例;使用激素类药物治疗的32例;使用过镇痛解热类药物治疗的25例,这些药物都会影响生化指标检验结果。结论 临床生化检验中,抗糖尿病药物、激素类药物、抗癌药物、利尿药物以及镇痛解热类药物都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因此临床需要在检验之前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对于受到影响的检验指标,要在其药效消失之后进行检验,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

  • 标签: 药物 生化检验指标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疾控中心理化检验人员的职业危害,并根据职业危害特点提出相应解决措施。方法:选择本疾控中心的 90 名理化检验人员作为观察对象,对危害进行分析,制定针对自我防护措施,比较实施前后理化检验人员防护知识的认知及自我防护情况的差异。结果:噪声、 电离辐射、 化学消毒剂等 是为理化检验人员带来危害的主要原因,实施自我防护措施后,理化检验人员防护知识、防护行为得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理化检验人员日常存在的职业危害较多,根据危害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感防护对策,可有效确保疾控中心理化人员的身体健康。

  • 标签: 职业危害 理化检验人员 疾控中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实施防护措施。方法:抽取神经内科患者共90例,将其分为实验A组和实验B组,每组平均45例。实验A组使用常规护理,实验B组使用安全防护护理。比较两组安全隐患事件的出现率以及调查患者对护理模式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A组的安全隐患事件出现率为17.8%,实验B组为6.7%,则实验A组的安全隐患事件出现率大于实验B组的安全隐患事件出现率。实验A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态度、专业度、细心度、健康教育、沟通满意度评分低于实验B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结论: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使用安全防护护理,可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护理意识,保证了患者的治疗安全,值得推崇。

  • 标签: 神经内科 护理安全隐患 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