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1 个结果
  • 简介:致于“经络”中医,泰医都认为是运行气血,沟通表里上下,联络脏腑通道。所谓穴位是输注经(精)气地方,按井荥输经合依次流注(但同时并存阻势态阻碍流注)其实不然,我们要以两点论证物质,一体论之观点来论述经络形成:它正象乌云太阳一样一对演争象数,移之经络之理,也就是体内动静之气演争征,它是以血液为物质动静基础,构成了阴血阳血之间轮转,也就是阴阳比争和谐争,形成了转阴转阳之血之间争斗,产生阳(正)象数阴(负)象数两点合一点,刺激神经中枢,而引起气云形轮转,其中穴位是典型泻暗瘀集血(乌云)激暗活集血(太阳)演争比度(占百分数)地方。由穴位构成元素共性集合数学轨迹线或面或体,即为经络线或面或体轨迹。

  • 标签: 经络线 运行气血 机理 整脊 神经中枢 穴位
  • 简介:儿童髋关节骨错缝。该病别称繁多“髋骨并胯骨错缝,髋骨掉环,髋骨里缝伤筋,外伤性髋关节半脱位,一过性滑膜炎”等。此病临床常见,反复损伤,治疗失误容易发展成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我们自2000-2004年共收治285例。经“?”式复位法治疗后取得较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 标签: 髋关节骨错缝 治疗失误 儿童 外伤性髋关节半脱位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诊断
  • 简介:目的:探索腰椎间盘突出症致病原因。对不同情况腰椎间盘突出症要选择不同治疗方法,求得最佳治疗效果。方法:在临床实践中,一般分为:(1)外科手术治疗。(2)非手术保守治疗,主要包括正脊复位、推拿、针灸、牵引、理疗、封闭等。结果:现代外科手术治疗已成为治疗典型腰椎间盘突出中重度患者重要手段,疗效肯定。结论:弄清椎间盘突出症致病原因,选择恰当治疗方法及时治疗,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着极其重要意义。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病因学 推拿疗法 中医治疗 手法复位
  • 简介:腰椎间盘内压变化椎曲论腰椎间盘内压形成除了众多躯干肌群张力有关外,更腰椎屈伸运动(即腰椎曲度变化)密切相关。在一幅被广泛引用腰椎间盘内压在不同体位时变化图中,为什么在所有腰椎前屈位时腰椎间盘内压都增高?最为合理解释是:当腰椎前屈时,原来由腰段脊柱前部结构(椎体和椎间盘)和后部结构(主要是小关节)共同承担压缩载荷(重力负荷十肌肉张力负荷)转移到了脊柱前部结构上,也就是说,

  • 标签: 腰椎疾病 椎曲论 生物力学 椎间盘内压 后部结构 重力负荷
  • 简介:《中国骨伤〉2006年5月第19卷第5期黄仕荣等同志发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传统机械压迫刺激观质疑反思”一文(以下简称“对文”),笔者有幸拜读后,有几个问题希望与其作者商榷,共同探求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真正机制。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发病机制 商榷
  • 简介:目的:思考和探讨对新世纪中医骨科学新发展。方法:通过对中医治疗骨关节损伤和疾病历史悠久,中医骨科学很早就形成了比较系统理论体系和学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骨科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受到国际骨伤学界重视和承认,对世界医学作出一定贡献;中医骨科学具有鲜明中医特色和西医骨科学不可替代独特优势;中医骨科学就是在不断“现代化”过程中发展起来并逐步完善论述。结论:在科技迅猛发展今天中医骨科学要不断高新技术相结合,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坚持科学发展观新思路,才能向更大飞跃迈进。

  • 标签: 21世纪 中医骨科学 发展
  • 简介:目的为了解人类腰大肌作用及其腰曲形成关系,选取家兔作动物实验,观察家兔腰大肌作用腰椎运动关系。方法选健康成年家兔3只,首先在全麻下观察厉肢正常位和后伸位(正常家兔活动度范围)其腰椎曲度X线片改变,再解剖暴露腰大肌,观察其起止点以及正常活动度前屈后伸腰椎活动关系.然后高度后伸后肢(模拟人体站立)状况下,观察腰大肌紧张度和长度,并摄取X线片,再分别在切断一侧腰大肌、双侧腰大肌和保留腰大肌切断腰背肌,高度后伸后肢状况下,摄腰椎正侧位X线片变化。结果家兔腰大肌能带动腰椎向腹(前)向背(后)运动,高度后伸后肢腰椎刚出现向腹(前)弯曲。

  • 标签: 腰大肌 腰曲关系 动物实验 家兔 竖脊肌 X线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运用中医整脊调曲法治疗腰痛或腰腿痛临床疗效腰椎椎曲相关性。方法:以理筋、调曲、练功为治疗原则,采用药熨、骨空针刺加普通针刺、推拿调曲、牵引调曲等整脊综合疗法,配合功能锻炼,以恢复患者腰椎生理曲度为主要治疗目标,观察402例腰痛或腰腿痛患者疗效腰椎椎曲恢复情况相关性。结果:总有效率98.75%,其中治愈+显效率89.55%,椎曲恢复优良(Ⅱ级以上)率73.63%,平均14个月随访优良率91.1%。结论:腰痛或腰腿痛患者疗效腰椎椎曲密切相关,坚持功能锻炼能维持良好疗效。

  • 标签: 腰痛 腰腿痛 临床疗效 椎曲 相关性
  • 简介:各种颈椎病、腰椎病为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有关它们病因病理认识和诊断方法长期以来较为格式化和传统性,在治疗上也五花八门,但都不能取得令人满意治愈效果。

  • 标签: 病因学 病理机制 颈椎病 腰椎病 生物力学 临床表现
  • 简介:本文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了人类脊椎生理机能及病理改变,首次提出病变椎体诊断新观点——纤维位移和整体失衡性位移,同时提出慢性疲劳综合征脊椎(尤其是胸椎)病变相关性,结论是:慢性疲劳综合征病因是脊柱纤维位移和整体失衡性位移导致体表内脏之间平衡系统:神经、体液、经络等传导反馈系统不协调而引发一组非器质性病理改变综合征。并创新性地制定了一套针对此类疾病有效治疗方案——闭合松解术加手法整复综合疗法,为慢性疲劳综合征这一现代医学棘手难题录求到了一种新诊断和治疗方法。

  • 标签: 慢性疲劳综合征 相关性 生物力学 脊柱综合征 分类 胸椎纤维位移
  • 简介:1.约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邵振海等人提出了“脊神经后支综合征”概念,认为上腰段脊神经后支受到牵拉、卡压等刺激是发生下腰痛原斟。这一学说现已基本得到公训。现在更常用名词是“脊神经后支源性腰痛”、“腰椎脊神经后支综合征”。2.脊神经后支源性腰痛特点:疼痛多为持续性,痛区可位于下腰正中、腰骶部、髂嵴附近、臀部,也可伴大腿后外侧痛,但一般不超过膝关节;腰椎向某一方向运动时症状可加重,严重者甚至不能行走和站立:在主诉痛区上方2~3个脊椎节段(脊神经后支发出平面)棘突、小关节、横突有压痛,深压时可向主诉痛区放射;无下肢感觉、反射和肌力异常;主诉痛区X线、CT、MRI多为正常。

  • 标签: 脊神经后支源性腰痛 整脊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颈脊髓受压程度性别、年龄、椎间隙及颈椎曲度变化相关性,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预测颈椎病患者颈脊髓受压程度模型。方法选取颈椎矢状位MRJT2WI成像显示有椎间盘突出或脊髓受压者120例,按照脊髓受压程度分为4组,在颈椎MRJ成像上测量颈脊髓受压比例,椎间盘后凸顶点脊髓矢状径(a)、延髓桥脑交界处矢状径(M),计算a/M值来评估颈脊髓受压程度;在颈椎x线侧位片上测量相应节段椎间隙前后柱高度、椎间隙夹角以及颈椎曲度(Borden’s弧弦距、C2—7Cobb角双线法);采用线性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上述各测量值之间相关性,建立预测颈椎病患者颈脊髓受压程度模型。结果①各测量值随着颈脊髓受压加重而逐渐减小,椎间隙前高、椎间隙角度、a/M比值四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M比值椎间隙前高呈正相关(R=0.296,P〈0.001);a/M比值弧弦距呈正相关(R=0.241,P〈0.001);a/M比值颈脊髓受压比例呈负相关(Ri.0.821,P〈0.001);两种颈椎曲度测量法弧弦距C2—7Cobb角成正相关(R=0.840,P〈0.001)。③经多元线性回归获得a/M比值预测方程,其F=I1.307,R=0.434,P〈0.001,其中椎间隙前高、年龄和颈椎曲度(弧弦距)是颈脊髓受压影响因素。结论a/M比值可作为临床评价脊髓受压程度标准;通过颈椎x线片颈椎间隙、颈椎曲度变化对颈脊髓受压程度预测有一定应用价值。

  • 标签: 颈椎病 颈椎曲度 椎间隙高度 脊髓 影像学测量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探讨腰大肌作用及其与人类腰曲形成关系。方法:选青春期健康青年男女28例,分别以站立位及端坐1h后摄侧位X线片,进行腰椎长短对照,并以站立位及步行(跨步)位摄正位、侧位X线片对照。结果:端坐1h后较原站立位侧位X线片显示短缩,平均为1.2cm,跨步位显示腰椎向同侧旋转,同时腰曲加大。步行带动腰椎向前弯曲并随左右下肢运动而旋转、侧弯,其主要作用力来自腰大肌。结论:腰大肌伸缩是腰曲形成和改变主要运动力。腰椎在站立和端坐下有伸缩运动。

  • 标签: 腰大肌 腰曲关系 X线检查 伸缩运动 生理机制
  • 简介:思源推拿是本人集多年临床实践经验,潜心研究及自身体验而创立一种通过整脊推拿手法传达医者心力一种全新治疗方法,即医者用良好医德,对患者同情心、爱心、耐心及诊治时细心,通过简捷途径,直接作用于病患部位以解除病人痛苦整脊推拿方法。

  • 标签: 推拿方法 医者 亚健康 临床实践 病人 患者
  • 简介:目的:通过磁共振成像(MRI)检测技术观察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椎旁肌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德国生产西门子SIEMENS.NOVUS.MRI检测扫描仪,对AIS患者49例,男11例,女38例,年龄6.22岁进行凸凹侧椎旁肌磁共振成像检测。结果左右椎旁肌群大小、形态变化,(主要是竖脊肌、腰大肌)凸侧椎旁肌较凹侧变短、增粗,凹侧椎旁肌较凸侧不同程度变细、变长,以顶椎区最明显。结论AIS患者顶椎区椎旁肌肌耐力较差,容易疲劳,尤其是凹侧更为明显,相对来讲凸侧肌肉厚,力量较大,故此,即使凹侧经过大量有效锻炼,还是拉不过凸侧劳损点拉力。相反,松解凸侧劳损点,能迅速降低凸侧拉力,调整相对力平衡,对纠正脊柱侧弯起到良好治疗作用。

  • 标签: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脊柱侧凸 磁共振成像 青少年 椎曲 平衡
  • 简介:当今,随着医学基础、相关学科以及材料学技术发展,极大地推动者脊柱、骨关节医学进步,为颈肩腰腿痛治疗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和发展机遇。在包括非创伤治疗技术、微创治疗技术、脊柱、骨关节常规显露手术等方面,都出现了很多新技术,新内植物临床应用报道,提出了很多进步观点。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 颈肩腰腿痛 辨证论治 正骨 微创治疗技术 医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