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对80名优秀学生干部和84名普通学生进行测查,分析优秀学生干部的人格特点,了解优秀学生干部的人格结构,为选拔学生干部及更好地开展学生干部的人格培养和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 标签: 优秀学生干部 人格特质 16PF
  • 简介:一般认为,健康人格就是指个人和社会协调发展相吻合的个人气质、性格、智慧、意志、人际交往等心理特征的总和。高师学生健康人格就是高师学生为胜任大学的学习及未来职业所必须具备的良好的性格特征、积极的心理倾向、创造性的认知方式、丰富的情感、坚强的意志、高尚的道德品质、规范的行为方式等人格特征的综合体,是高师学生与其学习、未来职业协调发展相吻合的心理特征的总和。高师学生健康人格教育,是一种发展高师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健康的和适应学习、未来职业发展需要的人格为目的的教育。一、高师学生健康人格教育是转型期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所谓“转型期”,特指社会发生重大和深刻变革的时期。就全球而言,当代著名哲学家E.拉兹洛曾明确指出:“在20世界的最后10年里,……我们正在向一种新的社会转变。……正在脱离于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初、以国家为基础的工业社会,走向在新的技术、新的威胁和新的机遇影响下出现的,相互联系并以信息为基础的全球社会的经济体制。”[1]与这一世界性的“社会转变”相应,中国社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开始了史无前例的结构转型。在这“转型期”中,社会的急剧变革,新旧观念相互撞击,潮流如涌,竞争激烈,信息扑面而来,人类面临各种各样的心...

  • 标签: 高师学生 健康人格教育 必要性
  • 简介:职业选择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人生重大课题,也是社会、学校关注的重大问题。职业选择受社会、家庭及个体多因素的影响。在个体影响因素方面职业兴趣是很重要的因素。文献综述表明,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一直是有关职业兴趣研究的热点,而且得到很多的实证研究支持。

  • 标签: 心理学学生 职业兴趣 Holland职业倾向问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病患者发生暴力行为倾向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月于我院精神科进行精神病治疗的患者100例,他们在长达四年的治疗过程中均实施过攻击性的行动,其中男72例、女28例,从实际案例中总结患者产生暴力倾向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结果79例精神病患者经过护理后暴力倾向均得到有效消除,19例患者病情得到大幅度改善,剩余2例患者护理无效。结论为了寻找解决精神病患者暴力倾向的症状,分析其产生原因和采取相应护理措施至关重要,从多方面入手减轻患者暴力倾向对自身和周围人带来的伤害。

  • 标签: 精神病患者 暴力倾向 原因分析 护理措施
  • 简介: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基于全国18家三甲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HIS)数据库进行研究,数据由使用参附注射液患者25704例和未用参附注射液患者51898例信息构成。从2组人群中分别提取具有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指标,年龄在18~80岁之间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倾向评分法去除混杂因素,分析临床使用参附注射液对肾功能是否产生影响。结果使用Logistic分析参附注射液对BUN、SCr的影响,P均〈0.05;使用加权后的Logistic分析参附注射液对BUN、SCr的影响,P均〈0.05,而带协变量的倾向评分加权后BUNP〉0.05,而SCrP〈0.05。结论我们认为使用参附注射液对BUN异常变化的影响不显著,对SCr异常变化的影响显著。

  • 标签: 参附注射液 血尿素氮 血肌酐 倾向性评分法 HIS数据库
  • 简介:摘要:目的:认知行为干预对自杀倾向住院精神病患者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 70 例在我科室进行有自杀倾向的住院精神病病人 作为调查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9.5-2020.1 。将病例分为 2 组,每组 35 例 。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采用 认知行为干预方式。分析两组最终护理结果 。结果:经对比证实对比组自杀倾向为死亡构成比、重度构成比、中度构成比以及轻度构成比与研究组相比较高,两组差异明显, P 值 <0.05 。 结论:在住院存有自杀倾向精神病病人护理中,认知行为干预应作为首选的干预方式,此方式可以提升护理质量,降低自杀行为发生率。

  • 标签: 精神病 自杀倾向 认知行为干预
  • 简介:目的:探索女大学生不同人格特质与躯体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艾森克人格简式量表(EPQ-RSC)、贝克焦虑量表(BAI)及自拟躯体健康状况问卷作为测评工具,在山东中医药大学、山西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4所大学的在校女大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53例调查对象中,艾森克人格简式量表TP的平均分为(48.56±9.48)分,TE的平均分为(50.16±10.29)分,TN的平均分为(49.61±10.62)分,TL的平均分为(50.58±9.62)分,其中神经质、精神质得分低于全国常模,内外向得分高于全国常模,而掩饰性得分与全国常模无显著差异。此外,本次调查对象的贝克焦虑量表(BAI)平均分为(31.10±6.73)分,其中存在焦虑情绪的调查对象有31例(4.7%)。而在健康状态下的女大学生尚存在或多或少的躯体不适,50%以上的调查对象均出现了怕冷、口干、全身疲乏、善太息的躯体不适。经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神经质、内外向、精神质及掩饰性均与BAI的得分及全身烘热、头部沉重、头胀、自汗等躯体不适存在相关性。其中神经质与BAI得分及一些躯体不适呈正相关,而内外向、掩饰性与BAI得分及一些躯体不适呈负相关,精神质与BAI的得分及头胀、自汗、全身烘热、头部沉重等躯体不适呈正相关,与月经周期不规律、大便干燥、耳鸣等躯体不适呈负相关。结论:人格与健康状况存在密切关系,主要体现在不同人格维度均与焦虑情绪以及一些躯体不适均存在相关性。

  • 标签: 女性 健康 心理 躯体 相关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人格特质的健康女性月经周期性激素的变化趋势。方法:选取月经周期规律的健康女性并按照EPQ-RSC量表的三个维度即N(神经质)、P(精神质)、E(内外向)进行分组,连续三个月经周期分别于受试者的月经期、卵泡晚期、黄体中晚期抽取空腹血检测性激素。结果:各激素水平在月经期处于相对稳定低水平,在卵泡晚期波动最大,在黄体中晚期变化急剧;EPQ-RSC量表的三个维度对健康女性月经周期性激素变化趋势存在一定的影响。结论:各激素在三个检测时相内的变化趋势符合现代医学对性激素随月经周期变化趋势的阐述;心境状态对性激素变化存在一定的影响。外向型性格、低精神质状态使女性激素水平变化趋势更符合生理态。

  • 标签: 健康女性 性激素 EPQ-RSC量表评分
  • 简介:探讨了大学生在社交网站中的印象管理倾向与自尊、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大学生社交网站基本使用情况调查表、大学生社交网站印象管理倾向问卷、罗森伯格自尊量表以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研究。发现大学生对社交网站的使用率很高,社交网站好友与现实中的人有很大重叠,并带有强烈的交往动机;大学男生和女生在他人导向的印象管理倾向、一般自我效能感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社交网站他人导向的印象管理倾向与自尊水平显著负相关。

  • 标签: 大学生 社交网站 印象管理 自尊水平 一般自我效能感
  • 简介:了解大学生手机成瘾者的应对方式、情绪以及人格特质的状况。通过手机成瘾倾向量表筛选出126名手机成瘾者与120名非手机成瘾者,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正负情绪量表对成瘾组和对照组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大学生手机成瘾者的消极应对、负性情绪以及神经质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大学生手机成瘾者倾向于使用消极应对方式、更易产生负性情绪以及具有高神经质人格特质。

  • 标签: 大学生 手机成瘾 应对方式 情绪 人格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