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为学校健康教育及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抽取8所中学、1所大学共3934名学生进行健康危险行为问卷调查。结果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主要为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缺乏体育锻炼、故意和非故意伤害、自杀、吸烟、饮酒、接触毒品和无保护性行为。大部分危险行为发生率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学习阶段学生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青少年学生存在多种健康相关危险行为。应从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入手,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或减少危害健康行为的发生。

  • 标签: 饮食习惯 创伤和损伤 物质相关性障碍 性行为 青少年 城市
  • 简介:摘要:心理行为问题是现阶段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生长的最主要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不良行为问题有着一定上升趋势,对儿童身心带来十分严重的损害和影响。因此,为保证儿童青少年健康发展,社会对于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研究越来越深入,对于影响干预因素以及健康教育了解更加全面。本文就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研究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 标签: 儿童青少年 心理行为问题 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青少年时期,即从小学升学至中学也就是孩童时期过渡到青少年时期,由于青年生理心理发展不够健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完全,他们无法适应周围的环境和生活,无法很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无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就会对新环境表现出各类应激反应,即偏差行为。因此,青少年偏差行为矫正对于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青少年的偏差行为要以预防为主,进行自助干预和他助干预,通过养成教育培养青少年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减少偏差行为的发生。

  • 标签: 青少年  偏差行为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区青少年精神障碍的心理护理和行为指导效果。方法:选择时间为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上海市闵行区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社区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100例,依据不同干预方式划分成观察组(心理护理和行为指导的方式);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分析两组conners行为量表、心理情绪状态等。结果:观察组的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多动指数、心身问题、冲动-多动、焦虑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青少年 精神障碍 社区 心理护理 行为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现代皮肤病中的痤疮为青少年普遍产生于表皮炎症的症状,也给多数青少年带来不利的影响。在生活中会产生缺乏自信的心理,认为长了痤疮而不敢正视他人。且容易焦虑,抑郁,患得患失,用手挤压痤疮从而留下疤痕导致严重影响皮肤表皮细胞组织。并使自我形象受损,更多的是处于一种自我否定的环境之中,不能与外界乐观开朗的接触,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1市面上普遍存在的快速治愈痤疮的药物,良莠不齐,通过市场需求度的增大而利用消费者盲目求快的心理,促使患者消费,可治疗效果并不尽去人心,多留于表面功夫,有的价格昂贵,给多数普通家庭带来不小的负担。更有甚者,口服药物,打乱人体正常机制,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放弃治疗,甚至危害生命。

  • 标签: 散热消疮汤 青少年 痤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伴有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执行功能情况。方法 选择2021年3月到2023年3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32例伴有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到我院治疗的22例伴有自杀性自伤行为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执行功能进行对比。结果 ①观察组的MOT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的SWM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除拒绝总数这一项外,观察组的RVP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伴有自杀性自杀行为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而言,伴有非自杀行为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执行功能明显更好,临床要采取措施进行积极的引导,避免患者逐渐形成自杀性自伤行为的抑郁障碍而加重病症。

  • 标签: 非自杀型 自伤行为 青少年 抑郁障碍 执行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时代的进步促使我国民众提升视力保护观念。尤其青少年群体,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增强身体素质,提升健康防范意识,符合国情发展需要。但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近视情况逐年递增,造成这一情况的成因多种多样。基于此,本文就青少年近视防控展开探究,简要分析导致目前青少年近视成因,列举出两方面因素进行阐述。并着重提出青少年近视防控有效措施,意在通过具体措施的落实,真正推动健康中国整体发展目标实现。

  • 标签: 青少年 近视 防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逐年增高,已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为了孩子们的机体健康,我们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儿童、青少年健康,关注儿童、青少年饮食安全,调整饮食结构。

  • 标签: 肥胖 预防 社会 儿童 青少年
  • 简介:摘要: 此次为了研究尼泊尔青少年幸福感指数与自我、学校、居住环境、朋友、家庭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此研究引用了心理学普遍量表《 General Life Satisfaction Level 》对尼泊尔当地的中学生进行集中问卷的调查、数据收集、统计分析和访谈,深度并科学的得出结论 。

  • 标签: 青少年幸福感 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积极心理干预(PPI)应用在抑郁障碍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青少年中的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2年5月我院的50例抑郁障碍伴NSSI青少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纳入25例,提供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纳入25例,提供PPI),评价组间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渥太华自我伤害调查表(OSI)。结果:干预后,观察组HAMD、OSI更低,P<0.05。结论:对抑郁障碍伴NSSI青少年实施PPI,能够减轻抑郁程度及NSSI,值得推广。

  • 标签: 积极心理干预 抑郁障碍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青少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患者通过合用盐酸氟西汀及认知行为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以盐酸氟西汀治疗, 观察组合用盐酸氟西汀、认知行为治疗。结果:施治前HAMD抑郁量表评分2组横向比较差异微小P>0.05,施治后与对照组做横向对比HAMD抑郁量表评分为观察组较低P<0.05;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06%,对照组为85.29,P<0.05。结论:对于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患者通过合用盐酸氟西汀及认知行为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心理状态并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非自杀性自伤 青少年 盐酸氟西汀 认知行为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