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开展护理质量督查模式,对以往护理质量体系评价模式进行提升,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进一步发展。方法:成立护理质量督查小组,运用护理助手app模式,对院内护理人员包括服务规范、护患沟通及护理礼仪等综合素质进行督查及考核。结论:护理助手app模式结合良好的护理质量督查方式可以高效、直观的反应护理质量水平及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护理质量缺陷的发现,从而促进护理工作的持续开展。

  • 标签: 护理质量 督查 质控小组 护理助手app模式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 责任助产 护理 模式对 于 产房 的 护理质量影响 。 方法 : 选取于 20 19 年 2 月 -20 20 年 3 月本院所收治 产妇 88 例作为此次临床研究的对象,借助随机分组处理方法,将 产妇 平分两组, 各组产妇均 44 例, 即为 实行 基础护理 的基础组 、 实行责任助产护理模式的实验组 ,观察分析 两组的应用情况。结果: 在 两组 产妇 的 产程时间上,与 基础组 比较, 实验组 产程时间 极短 ,差异显著, P<0.05 ; 针对于 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 ,与 基础组 比较, 实验组妊娠结局良好 ,差异显著, P <0.05 ; 针对于 两组的护理质量 ,与 基础组 比较, 实验组 有着十分突出的应用优势,差异显著 , P <0.05 。 结论: 责任助产 护理 模式 ,其 对 于 产房 的 护理质量影响 十分确切,值得持续推广应用。

  • 标签: [ ] 产房 护理质量 责任助产 模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效果。方法从2010和2015两个时期的青岛市各大医院卫生服务机构中,选择30851份灭菌物品,并进行统计分析。2010年的一年到2011年一年,在这段时间内,对10374个产品进行了随机抽样,在这段时间内,还没有执行过持续的品质改善计划;2015年度是从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在这段时间内,随机抽取了20477个灭菌物品,在这段时间内,我们要对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构建出一个现代化的消毒供应中心持续的质量改进体系,并对这两年时间内的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进行对比。结果与2010年相比,2015年各物资配送中心的消毒剂损失率显著降低,P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持续质量改进 质量管理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中,中药的地位日益显著,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中药的制备流程大概如下:将中医理论作为基础,原料采用中药药材,按照一定的工艺手法和步骤将其作为中药制剂,再将其运用于临床的治疗中。本文主要分析中药质量控制模式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标签: 中药 质量控制 现状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PDCA模式对住院部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4月至2023年5月期间住院部收治的60例住院患者,其中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期间收治的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收治的30例患者纳入研究组,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有12名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其中对照组护理人员接受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护理人员接受PDCA模式护理管理,评价对比两组护理管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管理质量各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模式的开展可以有效提升住院部护理管理质量,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住院部 护理管理 PDCA模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PDCA护理模式对小儿哮喘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62例小儿哮喘患儿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常规护理+PDCA护理模式,并对两组肺功能指标和护理质量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 最大深吸气后做最大呼气、最大呼气流量)、护理质量评分(知识教育、病房管理、护理操作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小儿哮喘患儿PDCA护理模式,能够帮助患者更好的改善肺功能,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PDCA护理模式 小儿哮喘 肺功能指标 护理质量评分
  • 简介:摘要:随着临床诊断消化道诊断的临床使用增加,在为消化系统患者提供治疗服务时,消化道诊断的风险增加。传统的肠胃肠道患者护理管理模式忽视了内部诊断技术的监管要求,如规划护理、预期护理、及时护理等。在整个医疗保健中对内脏疾病进行消化,临床工作的前半期的某些部分有时消化不良,包括:对肠道疾病的客观评估是不正确的,他们不充分或其他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以及最后的疏忽等,将严重影响诱发并发症的临床结果。而新型模式PDCA 循环模式又叫戴明环,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首先提出的,包含计划 (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四个阶段。旨在改进门诊医院的质量控制,采取措施和行动,优化使用工作护理服务,在不断改进的临床护理过程中提供高质量的护理,通过病人的身体和情绪康复,病人的治疗以及减少疾病护理冲突的可能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眼科患者护理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以本院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两年间的70例眼科疾病患者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法对这70例患者进行分组,共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对所得结果进行比较,例如健康调查简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护理满意程度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病率等。结果:观察组、对照组在护理前,健康调查简表评分差异较小,且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后,观察组的健康调查简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在护理前,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差异较小,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护理后,观察组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程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改善眼科患者护理质量方面,持续质量改进发挥着重大作用,不仅可以帮助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而且可以降低患者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眼科 患者 护理质量 改善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全员参与质量管理模式对内分泌科护理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择本院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8 月接受的 56 例 内分泌科患者为对象,其中 28 例没有进行 全员参与质量管理模式的作为对照组, 28 例进行 全员参与质量管理模式 护理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具体的效果分析和对比。 结果: 分析和研究两组案例的护理质量评分,观察组的效果评价、质量标准、健康教育、护理实效等分数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是 92.8% ,对照组是 71.4.% 。 结论 :针对内分泌科的患者采取 全员参与质量管理模式 ,有重要的作用,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借鉴和实施。

  • 标签: 全员参与质量管理模式 内分泌科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层级管理模式对精神科护理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1月— 2019年 11月精神科基础护理人员 120名,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 60名。我院自 2016年 1月后开始实行层级管理模式,对比实行前后护理工作的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实施层级管理模式后,护理工作的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为 95.0%,对照组为 8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精神科实行层级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促进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从而改善医院的社会形象,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层级管理模式 精神科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产妇焦虑和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在2020年5月—12月间,从产科选择70例分娩产妇,按照预估分娩先后时间,将先分娩的35例产妇作为常规组,将后分娩的35例产妇作为实验组。对两组产妇采用一般护理模式和产科护理新模式。观察产妇生产方式和情况,并检测其焦虑抑郁情绪。结果:实验组产妇选择自然分娩人数更多、生产速度更快,且情绪更加平和稳定。结论:产科护理新模式能缓解产妇焦虑情况,提高分娩质量,建议加大运用此护理模式

  • 标签: 产科护理新模式 分娩质量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骨科科室护理中应用责任交互式护理模式所起到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骨科患者8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责任交互式护理模式,通过对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分析来对护理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应用责任交互式护理模式的观察组患者平均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同期对照组,且患者对责任护士知晓率、对亲情护士以及护理满意度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责任交互式护理模式应用在骨科患者护理中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疾病康复效率,也能从细致、全面的护理服务中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责任交互式护理 骨科护理 护理质量 分析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KABP模式健康教育对妇科肿瘤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到2020年6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肿瘤病房院诊治的妇科肿瘤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根据GSES量表进行两组量化和评判,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意外事件发生率和护理缺陷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GSE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KABP模式 健康教育 GSES量表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质量改进模式对ICU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2023年1月1日收治的100例ICU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呼吸机集束化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质量改进;比较两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一次性脱机成功率、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性脱机成功率、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机械通气 早期康复护理 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1+3质量改进”模式在提高医院药库药品管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结合我院药库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利用“1+3质量改进”模式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比较改进前后的盘点错误率、药品过期率、药品变质率、药品周转时间、药剂科人员对药库管理工作满意度评分。结果 改进后的盘点错误率、药品过期率、药品变质率、药品周转时间显著低于改进前(P

  • 标签: 药库 “1+3质量改进”模式 周转时间 满意度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讨在血站采血质量管理中,运用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干预模式对血液采集质量控制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同一采血组2021年7月1日-2021年7月30日沿用常规质量管理模式为对照阶段;2021年9月1日-2021年9月30日采用质量管理有效干预模式为实验阶段。对照阶段采取常规质量管理模式,对450例成功献血人员及关联的采血过程和关键质量指标进行效果评价;实验阶段运用质量管理体系有效干预模式用于另外450例成功献血人员及关联的采血过程和关键质量指标的效果评价。就前后两个阶段献血人员及关联的采血过程和关键质量指标进行比对,包括:献血服务满意率、不符合工作项发生率、血液采集后的合格率、质量抽样合格率。结果 (1)质量管理体系有效干预模式下(实验阶段)献血者服务满意率99.49% ,较常规管理模式(对照阶段)献血服务满意率88.59%满意率更高;(2)质量管理体系有效干预模式下(实验阶段)不符合工作项发生率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循证护理干预模式对老年肺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0例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老年肺心病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睡眠质量评分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指标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睡眠质量各项评分指标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肺心病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措施,不仅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同时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睡眠状态,值得进一步推广其运用。

  • 标签: 循证护理干预模式 老年肺心病患者 生活质量 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