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某高校大学入校体检肝功异常指标,分析大学肝功异常的原因及预防对策的影响。方法选取某校2010到2012届入校以及毕业体检肝功异常者,对其进行乙肝表面抗原以及肝功四项进行复查。结果相较于入学时,某校大学毕业体检肝功能异常的比例明显增高;异常原因主要是慢性或者是急性乙肝病毒引起的;在肝功能异常指标中,TBA、TBIL异常所占的比例较少,单纯的AST、ALT升高为主。结论高校大学在毕业时的身体状况不好,应当积极做好疾病的早期预防和诊治,以及加强健康的指导以及健康教育,提升大学健康水平。

  • 标签: 大学生 肝功能异常 预防对策 常见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癔症急性发作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5年笔者所在校医院收治的68例急性发作癔症患者,回顾分析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暗示治疗、护理对策。结果癔症急性发作的应急处理很重要,暗示治疗配合个性化心理护理效果满意。结论大学癔症急性发作与素质和人格类型、社会文化因素、精神刺激有密切关系。暗示治疗、进行个体化心理护理,是治愈癔症急性发作和预防复发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大学生 癔病 急性发作 原因 护理
  • 简介:摘要关注大学的心理健康是培养优秀的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重要内容,大学的心理健康程度关乎我国人才的品德素质和精神素质,影响我国人才素质的整体水平。当今,大学心理健康存在一些灰暗面,也就是心理亚健康现象,对这种心理亚健康进行合理科学的护理干预,是促进大学心理健康的重要实践。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亚健康 成因分析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编制大学QQ空间自我表露问卷,以测量大学的QQ空间自我表露程度,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通过查阅文献,研究组成员深入探讨、定性访谈及专家检验,编制大学QQ空间自我表露问卷,随机选取202名大学进行施测,并对调查数据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以及信度分析。结果大学QQ空间自我表露问卷包括内容公开、经历分享、情绪情感表露3个因子,共计14个条目。对数据进行适当性检验及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说明数据适合做因素分析(KMO=0.76,χ2=615.034,P<0.01)。对获得的14个条目使用主成分分析、正交旋转法抽取因素,生成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3个,累积方差解释率为61.46%。三因子转轴后的因素负荷范围为0.47~0.88,3个因子的特征值分别为4.514,2.730及1.360。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大学QQ空间自我表露的三因子结构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各拟合指数:χ2/df=1.979(χ2=146.44,df=74),CFI=0.857,TLI=0.824,GFI=0.835,RMSEA=0.099,拟合指数尚可。问卷及三因子的Cronbachα系数为0.82,0.84,0.79,0.79。结论大学QQ空间自我表露问卷的信、效度均达到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 标签: 大学生 自我表露 QQ空间自我表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大学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的特点。方法采用学校自制的大学心理压力感问卷与应对方式量表对我校400名大学进行调查,并进行分析。结果调查发现,大学的压力主要来自学业、人际、家庭、情绪以及择业方面。在应对压力的过程中,大学采取的应对方式主要有解决问题、向他人求助、自我幻想、退避合理化以及自责等。同时,与男生相比,女生在应对压力上更倾向于通过求助他人或者幻想来解决(P<0.05)。结论在今后的教学中,学校应该有针对性的对大学开展心理辅导,适当引导大学改进压力应对方式,帮助其减轻心理压力,以更积极的态度应对各方压力。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压力 应对方式 特点
  • 简介:目的探讨师范类大学生涯适应力的现状,为我国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师范类大学的职业心理特点,进而促进国内师范类大学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职业心理学调研依据和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贵州省4所普通高等师范院校抽取471名在校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涯适应力问卷(CSCAQ)评估研究对象的生涯适应力水平。结果研究对象CSCAQ生涯人际因子得分为3.76±0.61,生涯好奇因子得分为3.49±0.73,生涯控制因子得分为3.13±0.72,生涯自信因子得分为3.68±0.62,生涯调适因子得分为3.76±0.57,生涯关注因子得分为3.57±0.64。不同性别研究对象CSCAQ各因子得分比较,女生在生涯人际与生涯自信2个因子上的得分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研究对象在生涯人际、生涯好奇、生涯自信、生涯调适、生涯关注5个因子上的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父母文化程度不同研究对象在生涯人际、生涯好奇、生涯控制、生涯自信、生涯关注5个因子上的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师范类大学对生涯发展的认识还有一定的片面性,且不同性别、年级及父母文化程度不同的师范类大学其生涯适应力水平有差别。若想进一步提升师范类大学的生涯适应力水平,可以从政府、学校及师范类大学自身3个方面入手。

  • 标签: 师范类大学生 生涯适应力 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拒绝敏感性与愤怒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自尊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期待拒绝倾向性量表、状态-特质愤怒表达量表、罗森伯格自尊问卷对湖南省某大学的200名学生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拒绝敏感性与状态愤怒、特质愤怒以及愤怒内部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与自尊呈负相关(P<0.05)。而自尊与除愤怒外部表达、控制愤怒外部表达外的所有变量均呈显著相关(P<0.05)。自尊在拒绝敏感性与状态愤怒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P<0.01),在拒绝敏感性与特质愤怒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P<0.01),在拒绝敏感性与愤怒内部表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P<0.05)。结论大学拒绝敏感性和自尊是影响其愤怒体验的重要因素,且自尊是拒绝敏感性与愤怒的中介变量。

  • 标签: 拒绝敏感性 状态愤怒 特质愤怒 自尊
  • 简介:目的对大学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就应对方式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探讨。方法选取600名在校大学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来进行问卷调查,并制定应对方式。结果大学SCL-90项目分值均明显低于全国大学常模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学在敌对、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3分的检出率分别为4.60%、3.89%、3.89%,表现较为突出;SCL-90的10项因子分与总分同消极应对方式比较,二者呈正相关(P〈0.01),与积极应对方式比较,二者呈负相关(P〈0.01)。结论大学心理健康状态不是特别理想,影响大学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是应对方式。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健康 现状 应对方式
  • 简介:目的探讨大学自我伤害(自伤)行为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取武汉地区10所不同层次高校19662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伤行为问卷、情绪调节困难量表和艾克森人格量表,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和二分类两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变量。结果大学自伤行为检出率为1.8%,有自伤行为大学在情绪调节困难和人格得分上均高于无自伤行为大学(均有P〈0.05)。二分类两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在学校水平具有聚集性,性别、来源地、留守经历、情绪调节困难、人格量表得分是自伤行为的影响因素(均有P〈0.05)。结论应注重培养大学积极乐观的应对困难方式,发挥同伴教育的干预作用。

  • 标签: 非自杀性自伤 LOGISTIC回归 人格障碍
  • 简介:目的了解及分析大学营养健康现状及其对营养知识的认知情况,为更好地开展针对该群体的营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于武汉某大学抽取430名大学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及不同年级研究对象BMI等级分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营养行为方面,研究对象选择食物的第一依据为口味或习惯(68.83%),其次为营养价值(61.86%);仅14.88%的研究对象坚持每天吃早餐。在营养知识方面,研究对象营养知识水平为“优秀”的共27人(6.28%),水平为“良好”的共133人(30.93%),水平为“中”的共210人(48.84%),水平为“差”的共60人(13.95%);研究对象营养知识得分为20.42±7.81,不同专业研究对象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医学类专业学生的营养知识得分高于其他专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营养态度方面,78.14%的研究对象表示愿意为了健康改变饮食习惯,15.35%表示经常关注饮食营养健康,61.63%表示有时关注饮食营养健康。此外,研究对象营养知识的获取途径主要为网络(70.93%),而研究对象对营养知识的需求类型主要包括日常食谱的制定(55.35%)及食物的正确烹饪方法(52.79%)。结论目前大学的营养知识水平较差,但营养态度较好,该群体对日常生活中的三餐饮食相关营养知识较为感兴趣,且网络是对其开展营养健康教育的较好途径。

  • 标签: 大学生 饮食 营养健康 认知
  • 简介:摘要功能动作筛查(FMS)是最热门的运动评价体系之一,这一理论包含了七个基本动作的运动损伤风险筛查测试,它测试易操作、评价简单。本文认为以往的体育课堂上并不能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上课前应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身体状况以及学生在完成特定动作时身体所显露出来的薄弱环节;采用FMS测试手段在课前对学生身体功能动作灵活性、稳定性和对称性等进行评估,将情况相似的学生进行同质分组,并进行分组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问题制定不同的小组计划,为每一组学生设计合理的有针对性的纠正动作练习来矫正他们在运动过程中存在的动作缺陷,重建动作模式,使每个学生真正从体育课堂中受益。

  • 标签: 功能动作筛查 公共体育课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健康课程对大学情绪及寻求心理帮助态度的影响。方法对广州某医科大学3144名一年级学生进行为期3个月的心理健康课,课程前后选用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态度量表(ATSPPH)、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量表(PANAS)进行测评,并采用心理健康课程调查表进行课程满意度及效果评价。结果面对心理困惑时,75.72%大学选择向朋友倾诉,只有3.39%会求助于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科医师;大学对心理健康课程的总体满意度较高,70%以上大学能从课程中获取心理学相关知识,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并逐步促进自我人格完善;课程后,大学积极情绪的出现频率从29.06%上升到30.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64,P〈0.01),而消极情绪的出现频率无显著性差异(t=0.57,P=0.572〉0.05);大学寻求心理帮助态度的总分及各维度因子分均显著提高(t值分别为-22.45、-23.44、-7.12、-7.24、-19.96,P均〈0.01)。结论心理健康课程可增加大学的积极情绪并改善其寻求心理帮助的态度。

  • 标签: 心理健康课程 积极情绪 消极情绪 寻求心理帮助的态度 大学生
  • 简介:摘要网络时代,可以发挥网络优势优化、拓宽高校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本文就网络心理教育的特点以及如何利用校园网进行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的探析。

  • 标签: 网络 心理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长久以来人口问题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国家正逐步调整现有计划生育政策,于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孩,这一新政最大影响者则是80、90后群体,女大学作为此群体的主要人群,她们生育观不仅关系到大学自身的幸福度与发展,同时也对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影响。本文主要以推进女大学健康生育观教育的思路与途径为重点,提出相关建议和意见。

  • 标签: 全面二孩 女大学生 生育观
  • 简介:摘要在高校教育体系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占据着核心地位,对于提升大学思想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多种社会思潮涌现,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基于“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视角开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提升大学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方式。本文立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探索从“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视角提升高校思政工作水平的有效路径。

  • 标签: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人文关怀 心理疏导
  • 简介:目的探讨核心自我评价在大学应对方式与学习倦怠关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对586名在校大学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积极应对方式与核心自我评价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身心衰竭、学业疏离、低成就感及学习倦怠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消极应对方式与核心自我评价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与身心衰竭、学业疏离及学习倦怠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核心自我评价与身心衰竭、学业疏离、低成就感及学习倦怠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核心自我评价在积极应对方式与身心衰竭关系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69.00%。核心自我评价在积极应对方式与学业疏离、低成就感及学习倦怠总分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分别为20.08%,17.05%及23.80%。结论核心自我评价在积极应对方式与学习倦怠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因此,高校可以通过培养大学的自信心,引导大学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以此提高大学的自我评价水平,最终达到提高大学学业成绩和保证大学身心健康的目的。

  • 标签: 应对方式 学习倦怠 核心自我评价 中介作用
  • 简介:目的调查医科院校与非医科院校大学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K-A-B),探讨各自存在的营养问题及其营养教育需求和可行的教育模式。方法随机选取重庆市的医科院校和非医科院校各1所,在每所院校中随机选取40名大学进行专题小组讨论,同时,在2所院校中各随机选取6人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无论医科院校还是非医科院校,大学的营养知识都较匮乏,获取营养知识的渠道有限,且非医科院校更为突出。大学均存在较多营养误区和不良营养行为。医科院校高年级大学营养知识水平较低年级好,但仍有许多不良营养行为。大多数大学愿意接受营养知识教育。结论医科院校与非医科院校大学的营养KA-B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大学对营养教育的需求较大。高校应采取多种教育方式,加大对大学的营养知识教育力度,从而促进大学营养观念的改变,进而使其养成健康的营养行为,最终提高大学的营养状况和身体素质。

  • 标签: 大学生 营养 知识 态度 行为 定性研究
  • 简介:目的分析翻转课堂新型教学模式在高职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策略研究。方法将该校2016级三年制护理专业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新型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课程完成后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测试,对比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实验组学生的教学模式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的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绝大部分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表示接受和支持。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是新课改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为教学体制改革开创了新观念和新格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学习能力及生物化学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提高,锻炼了学生综合能力和思维能力。

  • 标签: 高职医学 翻转课堂 生物化学 教学改革
  • 简介:目的:了解西部某医科大学学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鼓励医学生到基层工作提供政策建议。方法:以西部某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全科医学和公共卫生专业在校医学生为调查对象,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编制适合该大学在校医学生的调查问卷,应用SPSS17.0进行描述性和方差分析,最后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寻影响该校医学生基层工作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该校医学生基层工作意愿得分在3.40~4.00之间,基层工作意愿在性别、专业层次、年龄、户籍和专业类别等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年龄≤20岁、专科、农村户口和公共卫生专业的医学生基层工作意愿更高。结构方程模型拟合较好,家庭因素、工作环境、经济因素、未来发展对基层工作意愿的系数分别为0.044、-0.131、0.858和0.840。经济因素和未来发展因素是该校医学生基层工作相对比较重视的因素。结论:该校医学生基层工作意愿整体上不高,考虑医学生到基层工作意愿的影响因素,应重点关注经济因素和未来发展因素。

  • 标签: 医学生基层工作意愿 影响因素 结构方程模型
  • 简介:摘要高职学院中的护理专业中有一门人体解剖的课程,通过对人体解剖学课程的学习会让学生对人体的结构更加了解,从而对自己的学业发展有一定的帮助。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人体解剖课程是十分重要的,对于他们后期的实际操作有很大的影响。本篇文章主要介绍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教学的现状以及一些改革意见。

  • 标签: 护理专业 人体解剖 现状 改革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