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2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断层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儿童胆道胚胎型横纹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例经超声断层及CDFI诊断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儿童胆道胚胎型横纹患者的声像图进行性综合分析。结果胆道内可见沿胆管生长的呈蜂窝状混合性或不规则稍低回声实质性肿瘤,肿瘤生长部位近端的胆管扩张,肿瘤血供丰富。结论儿童胆道胚胎型横纹具有特殊的超声断层及CDFI影像学特征,可于术前作出早期超声诊断。

  • 标签: 儿童 胆道 横纹肌肉瘤 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膀胱横纹的病变特点及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儿童膀胱横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术后经免疫组化及病理检查证实为膀胱横纹。术后患者死亡。结论儿童膀胱横纹属少见病,恶性程度高,确诊需要靠免疫组化及病理证实,预后不好。

  • 标签: 膀胱肿瘤 横纹肌肉瘤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苦参碱对人横纹RD细胞株CyclinD1、Fas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对数生长期的人横纹RD细胞株,不同浓度苦参碱(0、0.5、1.0、1.5mg/ml)分别作用48h后,RT-PCR法检测CyclinD1和Fas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RT-PCR结果显示,CyclinD1/β-actin比值分别为0.59±0.06、0.35±0.05、0.27±0.02、0.05±0.01,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FasmRNA的表达对照组及各实验组的灰度值分别为0.322±0.02、0.393±0.025、0.516±0.404、0.707±0.252,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照组及各实验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61±0.212)%、(8.70±0.232)%、(17.26±0.12)%、(29.52±0.348)%。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碱能下调横纹RD细胞的CyclinD1mRNA,上调FasmRNA,诱导横纹RD细胞的凋亡。

  • 标签: 苦参碱 横纹肌肉瘤 CyclinD1 Fas mRNA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苦参碱对人横纹RD细胞株CyclinD1、Fas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对数生长期的人横纹RD细胞株,不同浓度苦参碱(0、0.5、1.0、1.5mg/ml)分别作用48h后,RT-PCR法检测CyclinD1和Fas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RT-PCR结果显示,CyclinD1/β-actin比值分别为0.59±0.06、0.35±0.05、0.27±0.02、0.05±0.01,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FasmRNA的表达对照组及各实验组的灰度值分别为0.322±0.020、0.393±0.025、0.516±0.404、0.707±0.252,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照组及各实验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61±0.212)%、(8.70±0.232)%、(17.26±0.120)%、(29.52±0.348)%。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碱能下调横纹RD细胞的CyclinD1mRNA,上调FasmRNA,诱导横纹RD细胞的凋亡。

  • 标签: 苦参碱 横纹肌肉瘤 CyclinD1 Fas mRNA 细胞凋亡
  • 简介:病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低钾导致横纹溶解症的临床病例极为少见,通过各种观察及护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低钾血症 横纹肌溶解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pregnancy)合并横纹溶解症(rhabdomyolysis,RM)的临床特点、治疗、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1年我院收治两例妊娠合并横纹溶解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预后。结果两例RM孕妇、均有CK、ALT、AST、LDH增高,一例急诊行剖宫产术,术后治愈;一例先治愈后行引产术。结论妊娠本身并不会引起横纹溶解症,但会影响RM的治疗。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

  • 标签: 妊娠 横纹肌溶解症 早诊断 早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临床资料老年男性,84岁,因"心慌、胸闷15d"于2011年5月5日入院。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慢性病容,口唇轻度紫绀,心界向左下扩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节律,双下肢无水肿。入院后:三酰甘油3.29mmol/L,肌酸激酶(CK)64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20U/L,乳酸脱氢酶201U/L,血糖9.4mmol/L;心电图检查提示:“心房纤颤,陈旧j性前壁心肌梗死”,结合病史诊断考虑“冠心病、心房颤动、2型糖尿病”。

  • 标签: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苯扎贝特
  • 简介:患者女,64岁,于2012年3月无意中发现左大腿内侧肿物1周来就诊,超声显示低回声肿块,内部回声不均伴侧壁声影,块内未见血流信号,考虑肌纤维瘤,临床采取局部手术切除肿物送病理。

  • 标签: 结节性筋膜炎 骨化型 肌内 横纹 大腿内侧 超声显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乳腺原发性平滑肌肉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1985年1月至2015年1月10例在我院进行诊治的乳腺原发性平滑肌肉患者进行实验观察,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病理特征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乳腺原发性平滑肌肉的临床特征呈一致性;乳腺原发性平滑肌肉的结构特征为单个肿块,无其他临床诊治,并且使用其他特征检测呈阳性,在手术前无法进行有效的判断。肿瘤组织学中乳腺原发性平滑肌肉由梭形细胞构成,并且细胞组织存在明显的异型性以及核分裂。免疫组化的检测为Vimentin、Desmin和SMA阴性。结论乳腺原发性平滑肌肉是一种比较罕见的恶性肿瘤,临床中无显著症状,且诊断需要依靠病理检查,且手术切除的治疗效果比较有效。

  • 标签: 乳腺原发性平滑肌肉瘤 临床症状 病理观察
  • 简介:1病例简介例1:男性,68岁,因右小腿后上方胀痛1月,于2003年6月18日收住院.查体见右小腿后上方明显肿胀,局部可及一包块,质硬,表面光滑无分叶,固定,轻压痛.入院行MRI检查示右小腿软组织内实质性包块.诊断右小腿占位性病变.术中见肿瘤位于皮下肌肉组织内,大小20cm×15cm×13cm,胫后动静脉穿行于其中,肿瘤表面呈灰色,无被膜,剖面为鱼肉状,分出胫后血管,完整切除肿块,见动静脉管壁明显增厚,质硬.术后病检示:血管平滑肌肉.拟行扩大切除,患者拒绝.半年后患者死亡.

  • 标签: 血管平滑肌 肉瘤 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