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肢体严重创伤的显微外科修复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3月30例医院收治严重肢体创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采取显微外科修复方法,共计15例)与对照组(采取常规修复治疗方法,共计15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喉显微手术前预注右旋美托咪定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 2019.1-2019.12月收治的 100例进行喉显微手术的患者,利用双盲法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 50例,使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组( 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右旋美托咪定进行预注),观察两组患者不良情况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为喉显微手术患者手术前利用右旋美托咪定进行预注能够起到良好的麻醉效果,同时还降低了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可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牙体牙髓病学实验教学中,应用口腔手术显微镜是否行之有效。方法:从我校口腔医学院选择80名学生作为教学实验对象,分为A、B两组,每组随机分配40人,A组在教学中使用口腔手术显微镜进行离体磨牙根管预备、离体牙根管充填、离体下颌磨牙Ⅰ、Ⅴ类洞制备等实验,B组则为直视进行相同实验操作。由教师对实验结果做出评判,分别对A、B两组的实验操作进行评分,最后发放问卷对两组学生的意向进行调查。结果:离体下颌磨牙Ⅰ、Ⅴ类洞制备实验中,A组评分为(89.93±2.23)分,B组为(89.87±2.98)分。离体牙根管预备、充填实验中,A组评分为(93.41±2.36)分,B组为(89.11±3.56)分。问卷结果里,对比A、B两组结果发现,学生更支持应用口腔手术显微镜,但仍有部分A组学生持否定态度,表示口腔显微镜的操作有一定难度,不适合教学。结论:在牙体牙髓病学实验中应用口腔手术显微镜有助于提高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显微镜在实际操作中有一定难度。

  • 标签: 口腔手术显微镜 牙体牙髓病学实验 教学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病人身体围度特征。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对入院 2型糖尿病患者 102例,测量 12项围度指标, 6项皮褶指标,进行分析。结果:男性患者围度与女性患者相比较,差异性集中在 50~、 60~年龄段。各项皮褶厚度比较男性患者于女性患者差异性集中体现在 40~、 50~、 60~年龄段。结论: 2型糖尿病围度级皮褶厚度值差异性可能与糖代谢、激素水平、年龄有关。

  • 标签: 2型糖尿病 围度 皮褶厚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足显微外科术后患者不同时间段的疼痛程度及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择本院于 2015年 2月至 2017年 2月期间收治的 38例行手足显微外科术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对其术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价,记录不同时间段的疼痛程度并进行比较,且针对性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午后 12点至 4点和晚上 8点至 12点疼痛程度评分显著高于其他时间段上午 8点至 12点,下午 4点至 8点,凌晨 12点至 4点,清晨 4点至 8点, P< 0.05;疼痛持续时间低于 30min干预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 P< 0.05。结论:手足显微外科术后疼痛程度较严重,且在午后和晚上疼痛持续时间和程度会加重,而在疼痛持续 30min内实施非镇痛药物护理干预便可起到明显的缓解作用。

  • 标签: 手足显微外科术 疼痛程度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和分析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9年 9月至 2020年 1月期间收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113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患者的实际情况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三叉神经部分感觉根切断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5.36%)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 19.30%),且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 94.6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84.2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疗法在三叉神经痛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对于有明显血管压迫的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且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患者预后明显好于行三叉神经部分感觉根切断术的患者。

  • 标签: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 三叉神经痛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毛囊角化疾病的临床特点以及遗传特点。方法:将我国 2010年 -2020年期间报道的毛囊角化病家族系统展开一系列的分析依旧研究,最终分析毛囊角化症的临床特点以及遗传特点。结果:通过本次实验分析研究发现:( 1)毛囊角化症属于体染色体显性遗传。( 2)我国患有毛囊角化症疾病的人群,主要的临床表现常以皮脂溢出部位毛囊角化性丘疹为主。( 3)系谱患有毛囊角化症的报道,比较常见的是一些小系谱,且系谱中的男性以及女性比例不见君等。( 4)系谱常为不规则的显性。( 5)同一个系谱中患有毛囊角化症患者的实际表现也存在部分差异。结论:毛囊角化病属于一种高度外显性率的体染色显性遗传疾病,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就是毛囊角化性的丘疹病变,且疾病逐渐发展可以合并其他的疾病症状,不同的疾病患者症状表现度也存在着部分差异。

  • 标签: 毛囊角化症 临床特征 遗传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血液标本检出细菌的临床特征以及耐药性,以期为血液感染治疗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择在本院于 2018年 1月 -2020年 1月实施血培养的样本资料实施分析,探究细菌检出情况、临床特征,分析病原菌的耐药特点。结果:回顾性分析样本资料后结果表示检出细菌共计 367例,其中分离率排名第一者为大肠埃希菌,所占比例为 47.41%,依次为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分析结果表示大肠埃希菌、广谱 β-内酰胺酶检出率分别为 36.78%( 64株)和 28.81%( 17株),其中广谱 β-内酰胺酶阳性菌株耐药严重,有 4例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耐药, 2株对美罗培南耐药。结论:在血液感染中检出的细菌以肠杆菌科为主,临床所应用的敏感药物为碳青霉烯类,需要根据病原菌分布特点以及耐药性加强血液感染的检测,制定有效的抗菌方案,从而保证患者治疗安全性。

  • 标签: 血液标本 细菌 临床特征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胸痛的临床特征及有效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将我院80例急诊胸痛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救治,实验组实施对症救治。比较两组胸痛抢救成功率、胸痛缓解时间、抢救时间。结果:实验组胸痛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胸痛缓解时间、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诊胸痛患者实施对症救治效果确切,有利于缩短救治的时间和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急诊胸痛 临床特征 有效治疗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脑肿瘤手术患者行神经导航显微外科的效果。方法:在 2016年 4月到 2018年 4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脑肿瘤患者选取 48例,根据计算机表法将其均分 2组,各 24例。对参照组在常规显微镜下手术,对实验组行神经导航显微外科治疗。分析 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病灶全切率、临床各项指标。结果:实验组病灶全切率高于参照组,并发生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临床各项指标均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显著( p< 0.05)。结论:在脑肿瘤患者手术中应用神经导航显微治疗,可明确手术范围,对病灶进行定位,具有较小的创伤性,将病灶全切率予以提升,控制并发症发生。

  • 标签: 神经导航显微外科 脑肿瘤 病灶全切率 并发症发生
  • 简介:摘 要:手足口病在小儿群体中十分常见,为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全年均有发生,5至7月多发,手足口病主要症状是发热,可以伴有手掌,脚掌斑丘疹或疱疹,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严重者甚至威胁生命,为了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和流行,根据本地区儿童手足口病发病情况,展开小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措施探讨。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特征 疾病预防
  • 简介:【摘要】1、目的 探讨驻疆部队官兵的人格特征与疲劳状况的相关性。2、方法 对驻乌鲁木齐市某部474名官兵进行艾森克人格问卷和疲劳评定量表进行测评分析。3、结果 驻疆部队官兵艾森克人格问卷各维度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疲劳评定量表因子分显著高于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4、结论 驻疆部队官兵人格特征与疲劳状况关系呈显著相关。

  • 标签: 驻疆部队 疲劳状况 艾森克人格问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年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超声的特征分析。方法:本次研究的目标选择为2019年3月至2020年5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研究开展中,根据患者所处的年龄段,患者分为A组(42例)、B组(42例)以及C组(42例),对所有患者均开展心脏超声检查,在此基础上对三组患者的特征分析进行对比。结果:在本次研究的临床对比过程中,3组患者不同心肌梗死部位发生率的差异对比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除此之外,年龄最大的C组患者在左心房内径超过39mm、左心室内径超过50mm、LVEF<50%发生率等指标上,明显较A、B两组患者更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中,年龄在70岁以上患者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应用心脏超声检查可以很好的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确定,为其治疗和护理措施的制定提供充分的帮助,进而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

  • 标签: 不同年龄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超声 特征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安丘市2015—2019年学校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为相关部门学校传染病防治决策提供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安丘市2015—2019年学校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安丘市2015—2019年共报告学校传染病16种657例,5年平均发病率为114.19/10万;乙、丙类传染病发病率低于同期全人群发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78.76,70.98,P值均<0.01)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流行性感冒、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水痘、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占报告发病数的87.37%;发病呈明显的季节性双峰分布,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报告421例,占64.08%;有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7种382例,占报告病例数的58.14%结论学校传染病防控的重点为呼吸道传染病;乙类传染病防控的重点人群为高中,丙类传染病防控的重点人群为小学;疫苗接种对学校传染病防控至关重要;学校应及时开展社会行为干预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 标签: 学校,传染病,流行特征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在根管治疗中的效果观察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牙体牙髓科就诊的需要根管治疗的患者作为探究对象(例数: 100例;时间: 2017年 7月 -2019年 2月),实施信封方式随机进行分组, 50例 /组,分为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和根管显微镜联合超声技术治疗的实验组,比较 2组患者的治疗时间、临床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时间( 43.85±12.53) min,比对照组治疗时间短,临床有效率为 96.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 80.00%,并发症发生率为 2.00%,比对照组发生率 14.00%低,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小于 0.05。结论:对牙髓炎及根尖周炎患者实施根管显微镜联合超声技术能够缩短治疗时间,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应用。

  • 标签: 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 根管治疗 临床效果 不良反应发生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HPV ) 阴性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7 年 6 月 -2020 年 2 月本院接收的 250 例 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 高危型 HPV 的阳性和阴性分为两组,即阳性组( 225 例 )和阴性组( 25 例 )。对两组进行高危型 HPV分型检测,就两组的病理特征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阴性组的腺癌检出率明显高于阳性组 (P<0.05) ,而两组的鳞癌、腺鳞癌、小细胞癌、神经内分泌癌和子宫颈黏液性癌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 P >0.05 )。 结论 高危型HPV 阴性宫颈癌患者的腺癌 病理特征较为明显。

  • 标签: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阴性 宫颈癌 病理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哮喘药物基因多态性与哮喘儿童临床特征、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133例自2018年7月~2020年5月我院儿童呼吸科门诊收治的哮喘患儿,采集患儿外周静脉血并实施基因多态性位点基因分型检测。结果:ADRB2 rs1042713检出率偏低,其他SNPs检出率均高于99.0%。结论:SNPs为临床进行疾病易感性以及以及基因遗传变异做常用遗传标记,相关分析为多基因疾病常用研究方法,为了提高用药针对性及安全性可于用药前进行基因诊断的方式为哮喘患儿提供最佳用药方案。

  • 标签: 抗哮喘药物 基因多态性 哮喘儿童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15-2019年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监测的淮安市淮安区2015-2019年各医疗机构诊断报告的乙肝患者信息,分析不同人群、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发病情况。结果:2015-2019年分别报告乙肝病例541例、529例、573例、531例、286例。男性发病率要高于女性,农民(含农民工)患有乙肝的几率较高,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