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顺应时代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卫生事业的信息化应用也不断普及,随着而来的是医院数据库信息的膨胀。基于区域卫生信息系统,有效利用资源为卫生管理做决策支持已经成为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决策系统的体系结构以及相关功能模块,并结合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成效与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

  • 标签: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卫生管理 决策支持 系统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认知行为疗法联合齐拉西酮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支持系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2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时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BPR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分结果显示研究组的社会支持系统状况明显改善且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支持系统的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 简介:东至县胜利镇位于县城北部,东临升金湖,西频长江,南、北分别与疫区乡镇大渡口、东流镇相连,是全县七个疫情控制乡镇之一。全镇有19个行政村流行血吸虫病,历史累计钉螺面积2039.38hm^2。经过多年积极有效的血吸虫病预防和控制,钉螺面积被大幅压缩,降至目前的752.47hm^2。为全面了解胜利镇钉螺及感染螺分布状况,探索新的防治策略和防治措施,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现对东至县胜利镇钉螺及阳性钉螺分布状况进行分析。

  • 标签: 钉螺分布 东至县 血吸虫病预防 钉螺面积 疫情控制 行政村
  • 简介:摘要阴道炎是妇科门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女性阴道黏膜及粘膜下结缔组织发生炎症造成的疾病,从生物解剖学以及医学角度来看,阴道是一条天然的防御屏障,对病原体的侵入起到良好的防御作用。病原体易于侵入体内是由于阴道的防御功能遭到破坏,从而引发阴道炎症,幼女以及绝经后女性是阴道炎症的多发群体,这是体内雌性激素缺乏造成的,并且幼女以及绝经后女性的阴道上皮脆弱,细胞内糖原含量达不到标准值,阴道内PH值呈现中性,这些都是造成女性阴道抵抗力低下的原因,容易感染上阴道疾病。中医论证,长期用玫瑰泡水喝可缓解治疗阴道炎。

  • 标签: 阴道炎 病原体分布 影响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支持对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癌症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心理支持,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心理支持后,各项生存质量功能评分明显优于护理前,同时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癌症患者的心理表现,采取心理支持的护理效果很好,可改善不良心理状态,促进生存质量的提高。

  • 标签: 心理支持 癌症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胃肠癌患者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56例胃肠癌患者,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肠外营养支持,实验组患者术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1周时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水平和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1周时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经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肠癌患者术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可迅速改善营养状况,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对患者的康复有益。

  • 标签: 肠外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支持 胃肠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全胃肠外营养(Totalparenteralnutrition,TPN)即不经口也不经胃管或胃肠造口,而是经静脉输注营养液来供应病人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包括热量(碳水化合物、脂肪乳剂)、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水。通过对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使用全肠外营养液(TPN)的科室和处方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分析我院2014年1月—6月分500张TPN处方资料。从处方分布、配方、剂量等进行分析,发现我院TPN处方基本合理,仍有部分处方存在不合理性。经过组织科室多方学习与协调,现临床医生严格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配方,关注TPN配伍稳定性、控制使用疗程减少TPN治疗的并发症,充分发挥了TPN支持治疗作用。

  • 标签: 处方 合理用药 TPN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液标本细菌的菌株分布及药敏分析。方法法国梅里埃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及配套的细菌鉴定与药敏卡,旗云软件导出数据,应用WHONTE5.6对数据统计分析。结果2012.10月-至2014.3月送检的3984份尿液标本中,分离出病源菌1070株(去重复株后为879株,其中一份尿液标本分离出2株病原菌有21份尿液标本),阳性率26.3%。排列前5位的菌株为大肠埃希氏菌、屎肠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粪肠球菌、奇异变形杆菌。耐药性分析为临床经验用药提供依据,减少抗生素滥用及耐药菌株的院内传播。

  • 标签: 尿液标本 药敏分析 分离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症监护病房(ICU)病原菌的分布于耐药性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感染标本422份,对细菌进行鉴定与药敏试验,并对耐药结果进行分析。结果ICU医院感染以鲍曼不动杆菌为首,占19.34%,具有多重耐药性。结论ICU病房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耐药性较高,应定期对ICU病房的病原菌分布以及耐药情况进行检测,从而为临床用药提供借鉴。

  • 标签: 病原菌 重症监护病房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败血症患者血液感染主要病原菌的分布和及耐药情况。方法对我院2164例血培养标本所分离病原菌及其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64例血培养标本共检出178株病原菌,阳性率为8.2%,主要病原菌按检出率依次为CNS(29.8%)、大肠埃希菌(22.5%)、金黄色葡萄球菌(11.8%)、肺炎克雷伯菌(8.99%)、白色念珠菌(5.06%)。CN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和氨苄西林高度耐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和哌拉西林高度耐药。结论我院血培养病原菌以CNS和大肠埃希菌为主,及时监测病原菌分布、耐药状况可为临床诊治败血症提供依据。

  • 标签: 血培养 败血症 病原菌 药敏试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念珠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现状,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02月-12月期间的临床念珠菌感染标本,对分离鉴定出为念珠菌的菌株及其药敏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分离培养出了483株念珠菌,其中男女比例为57.1/42.9;中老年感染的病例占89.8%;所有的感染病例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分离率最高为353株(73.08%),其次为光滑假丝酵母菌64株(13.25%),热带假丝酵母菌40株(8.28%);药敏结果显示两性霉素B敏感性最好,敏感率是100.0%。结论临床标本中感染无性别差异;中老年人更易感染念珠菌病;念珠菌感染主要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应重视真菌病原学检查及药敏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选择和使用抗真菌药物。

  • 标签: 真菌感染 念珠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呼吸道感染的菌种分布及其耐药性监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导致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细菌进行培养分离及药敏试验,监测其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从培养标本中检出568株致病菌,其阳性率为34.4%。呼吸道感染常见菌种为铜绿假单胞菌237株,克雷伯菌属98株,大肠埃希菌5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4株,占总数的73.9%。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论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多重细菌耐药情况较为严重;抗生素的选用应该依据感染菌种药敏实验分析的结果,细菌学检查是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和减少细菌耐药的最佳方法。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细菌分布 耐药性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胃癌切除术后的应用价值及优点和护理。方法选择2007年11月~2010年11月胃癌手术患者47例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N)24例和静脉营养组(PN)23例。分别采用早期肠内营养(EN)和静脉营养(PN),记录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肠内营养组(EN)每天监测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记录有无腹痛、腹泻、腹胀和呕吐情况。结果两组术前后体重改变,肠鸣音恢复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肠内营养组(EN)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静脉营养组(PN)(P<0.05)。结论营养不良是外科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重要原因,肠内营养(EN)与静脉营养(PN)相比具有更符合生理,有利于维持肠道粘膜细胞结构与功能完整性,并发症少且价格低廉等优点。

  • 标签: 胃癌 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80例重症患者按给养方式分为肠外营养组40例(PN)和肠内营养组40例(EEN),入ICU48h内分别进行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结果治疗后EEN组和PN组血浆中TP、Alb、Hb均显著升高(P<0.05),PN组ALT、Cr较EEN组显著升高,EEN组CRP下降较PN组显著(P<0.05)。结论早期达标的肠内营养能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保护消化道黏膜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危重症
  • 简介:摘要气管切开对危重症患者抢救具有重要意义,但气管切开给语言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造成护患双方语言交流障碍,即沟通障碍。沟通是信息从一个人传递到另一个人的过程1,分为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在实践中,语言沟通可以说是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始终,但对于气管切开患者来说,由于暂时的失声,导致语言交流障碍,由于非语言沟通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吸引力,又可跨越语言不通的障碍,比语言性信息更富有感染力,所以非语言沟通在护患交流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不仅可以丰富护理人员沟通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采取各种方式能有效地增进护患互动,从而改善护患关系2。

  • 标签: 非语言交流 气管切开 患者 情感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铜绿假单胞菌分布情况,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程度并提出指导意见。方法采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以及配套GPS110药敏板检测2011年全年送检标本。结果鉴定出139株铜绿假单胞菌,大部分铜绿假单胞菌是从痰液中分离出(占74.1%);主要分布神经内科68例(占48.92%)、神经外科24例(占17.3%)、ICU21例(占15.1%);对泰能、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等敏感性较高,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妥布霉素等耐药性较高。结论本院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检出于痰液标本和神经内科,并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率较高,与该科室没有做好消毒隔离、控制院内感染以及抗生素使用不合理有关,应对重点科室加强管理,防止院内感染爆发,控制多重耐药株的流行。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性 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了解临床标本分离培养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的临床标本,使用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细菌学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在126株鲍曼不动杆菌中,大部分(76.2%)是从痰液标本中分离得到,重症监护病房分布占了主要部分(40.5%)。临床常用治疗药物中,鲍曼不动杆菌对米诺环素与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性较好(>90%),其它临床常用药物的敏感性均较差(<50%)。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多层耐药现象严重,应加强耐药性监测,减少及防止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医院内感染。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为偏远医院确定红细胞库存水平,建立一种多属性决策方法。方法基于逼近理想解排序决策方法,选取临床急诊用红细胞保证率、临床择期用红细胞保证率以及红细胞库存管理费用为决策属性,建立考虑决策偏好的偏远医院红细胞库存水平多属性决策方法。结果所构建方法能根据不同的决策偏好,对偏远医院红细胞库存水平备选方案进行排序。结论应用所构建方法得到的排序结果,可为偏远医院确定适宜的红细胞库存水平提供参考。

  • 标签: 红细胞库存 多属性决策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症监护室中高龄脑出血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64例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32例,给予肠外营养治疗。在治疗前后,对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对比,对疗效进行判断。结果观察组血清白蛋白明显升高,血糖及ALT明显降低,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从治疗有效性来看,观察组32例患者中,26例治疗有效,有效率为81.25%;对照组32例患者中,16例治疗有效,有效率为5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肠内营养支持疗法能够降低营养底物不足,调节细胞代谢,降低了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因此,在治疗高龄脑出血患者中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 标签: ICU 老年人 脑出血 肠内营养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专职护士心理支持在宫颈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本院妇科收治的160名宫颈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由普通护士对宫颈癌患者实施宫颈癌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由专职护士对宫颈癌患者实施宫颈癌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系统的心理支持,在治疗后3月对2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量表(LSR)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结果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抑郁,焦虑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评分治疗后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专职护士心理支持可有效缓解宫颈癌术后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对宫颈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