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7 个结果
  • 简介:国内许多翻译家和学者对中国典诗歌进行过大量翻译,然而出自国内翻译家之手的译品在西方世界却很少会受到读者欢迎。国内翻译家和西方翻译家对中国典诗歌翻译的总体策略存在较大差异,以及西方读者对诗歌的审美情趣也有自己的特点。通过对中诗英译实践所存在的问题和差异的分析,以构建合理的翻译模式。

  • 标签: 中国古典诗歌 读者 总体策略 审美情趣 翻译模式
  • 简介:Inthe1930s,thecouplebegansurveyingandrecordingthecountry’soverlookedancientbuildings,inanefforttobeginpreservingthem.20世纪30年代,为了开展对中国建筑的保护工作,这对夫妇开始勘察那些无人关注的古建筑,并做记录。20世纪30年代,林徽因和梁思成开始对中国的古建筑珍品做详细的记载。

  • 标签: 古建筑 梁思成 林徽因 中国 30年代 20世纪
  • 简介:意象是中国典诗歌中的重要元素,是中诗英译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部分。译者理解原诗中对比式意象组合就是寻求意象组合与认知语境间最佳关联的过程,需要理解意象组合方式所产生的特殊语境效果,并使译文中的对比式意象组合能产生和原诗中类似的语境效果。本文从关联翻译理论的角度探讨中国典诗歌中对比式意象组合的英译过程中的最佳关联。

  • 标签: 中国古典诗歌 对比式意象组合 最佳关联 语境效果
  • 简介:哥德斯密(OliverGoldsmith,1728-1774)的《世界公民》(TheCitizenoftheWorld,1763)出版于英国的“中国热”登峰造极的18世纪60年代。它先以“中国人的信札”(“ChineseLetters”)为名于1760年初在刚创刊的《公薄报》上连载,由于大受欢迎,两年后结集出版,题名为《世界公民》,

  • 标签: 世界公民 中国人 社会弊端 英国 信札 哲学家
  • 简介: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国高校英语专业课堂教学,了解学生学习风格,为高校英语专业教师提供参考,使教师的教学风格适应学生的学习风格;同时让学生明确自己学习风格的长处和短处,并根据自己学习需要做出恰当的调整,培养和丰富学生的学习风格,本文对中国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了调查,探讨了形成该风格的社会和文化原因,并提出了如何针对学生的学习风格改进英语课堂教学,提高英语专业的教学质量。

  • 标签: 文化背景 英语专业 学习风格
  • 简介:中国各类艺术中,绘画和书法在西方获得欣赏和承认的过程最为漫长。虽然有些中国画早在17世纪就已经流入欧洲,但是西方人真正试图理解画面背后陌生的审美观却要晚得多。反过来说,西方美学对中国的影响也很缓慢。在中国宫廷奉职的耶稣会画家们起初确实引发了中国人浓厚的兴趣。

  • 标签: 中国书法 中国画 17世纪 西方美学 西方人 审美观
  • 简介:世界上一些最富有的国家的民众开始视创新为其经济之基础。而创新作为发达世界经济的一部分已有两个多世纪了。确实,直到工业革命前,千百年间,收入都停滞不前。工业革命后,人均收入飙升,一年比一年高,其间只偶尔被周期性波动打断过。

  • 标签: 学习型社会 世界经济 工业革命 人均收入 周期性波动 创新
  • 简介:大多数商店橱窗尽情展示的.是在其店中能买到什么。但北京旅游购物中心秀水街的橱窗却有点儿与众不同:两张政府公告贴在那儿,告诉人们什么商品在那儿不能买。奢侈品牌Prada、LouisVuitton及Burberry等即在不能购买之列。该公告意在提醒顾客.不要糊里糊涂买到假货。但事实是,许多人虽明知是假货仍愿购买。而且可以不夸张地说,

  • 标签: 中国人 身价 购物中心 奢侈品牌 秀水街 橱窗
  • 简介:随着时代的发展,精神产品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精神产品生产的有关行业正从属于物质产品再生产总过程领域的第三产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与第一、二、三产业相并列的独立产业。在1996年出版的王树林主编的《21世纪的主导产业一第四产业》一书中,作者认为第四产业的内涵应当包括“科学研究行业(含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教育行业、文化行业(含文艺创

  • 标签: 精神产品 出版 科学研究 主编 文化行业 教育行业
  • 简介:尽管认知主义在二语习得研究中占主导地位,在近15年内社会文化视角逐渐成为二语习得研究的一个热点。狭义的社会文化理论,即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主要包括中介、控制、内化、临近发展区、搭手架、私语/内语、活动理论以及心理发展研究方法等与语言密切相关的八个命题。这些概念被广泛地运用于二语习得研究,并对二语教学带来了有益的启示。然而,社会文化理论不能替代目前二语习得研究的主流方法,只是在此基础上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 标签: 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 二语习得 社会文化视角
  • 简介:全世界都在悼念斯蒂芬·霍金教授,尤其在中国,人们对他的去世纷纷表达缅怀之情,无论科学家、学生,还是政府,甚至还有男孩演唱组合的明星,都对这位具有远见卓识的物理学家无比崇敬。

  • 标签: 中国 霍金 演唱组合 物理学家 远见卓识 科学家
  • 简介:中国的新年也称为春节。新年一般是在1月30日到2月20日之间的某一天。中国的每一年都分别由循环出现的12生肖代表,即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和猪。中国新年是中国最隆重的节日。

  • 标签:
  • 简介:在现今的互联网+时代,人们借助各种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彼此间对话畅通无阻,其中汉英双语方式的互动更为频繁,汉英语码转换更是一大特点。以社会语言学为理论框架,选用微信聊天记录为语料,研究会话中汉英语码转换的社会功能,同时,还探析男女性别在使用语码转换功能上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为语码转换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丰富了社会语言学中语码转换的实证研究。

  • 标签: 社会语言学 汉英 语码转换 微信聊天 社会功能
  • 简介:中国汉字是象形表意文字,中国人见山明意。一个“山”字把各种类型的山和不同意义的山都包含其中,它具有概括性、模糊性和包容性。翻译就是译义,让外国读者理解、认可和接受中国文化。

  • 标签: 中国汉字 翻译 山名 表意文字 外国读者 中国文化
  • 简介:扫视中国叙事学的创建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到有识的中国学者一方面借鉴和吸收西方叙事学的新思维,发现中国叙事学的文化密码;另一方面梳理古代叙事史料,概括和提升中国叙事形式的基本内涵,借用、重组和创新自己的话语方式。这一过程艰难选择,最终以《中国叙事学》为标志完成了。其价值就在于召唤和影响一大批中国学人走自己民族化的理论之路。

  • 标签: 叙事学 民族化建构 体系
  • 简介: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翻译人才的需求呈上升趋势,但是,翻译热并非意味着翻译教学可以高枕无忧,高校培养的翻译人才难以满足社会需求。翻译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培养模式的独特性,而传统翻译教学模式已不适合翻译人才的培养,因此,翻译人才的培养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本文拟从中国翻译人才培养的现状、社会需求、教学现状和教学改革等方面入手,探索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翻译人才培养之路.

  • 标签: 翻译人才 翻译培训 社会取向 翻译教学
  • 简介:Atkinson(2002,2010a,2014)以认知科学领域关于扩展认知和具身认知的相关研究为基础,结合当前二语习得研究理论的发展,提出了二语习得社会认知论。该理论强调心智、身体和世界共同作用并影响二语学习,主张语言学习的目的在于支持学习者动态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态环境,学习者内部认知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协同是二语学习的基本条件。本文介绍二语习得社会认知论的背景、主要观点、方法特色等,并讨论其理论价值和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 标签: 二语习得 社会认知 协同
  • 简介:曾几何时,人们跨上皮实的飞鸽牌自行车,身着色彩单调的中山装,在中国城市的大街小巷汇聚成滚滚的自行车河流,而这条河流已经干涸很久了。

  • 标签: 中国 单车 自行车 中山装 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