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2 个结果
  • 简介:英语词典的雏形是为帮助人们学习拉丁语等外语的词汇对照表。随着文艺复兴期间人们对外语学习的需求不断增强,各种类型双语词典层出不穷。1603年由考德雷编写的ATableAlphabeticall是最早的英语单语词典。本文对这部在词典编纂史上起着承先启后作用的词典作了评介。

  • 标签: 单语词典 词典编纂史 考德雷
  • 简介:清光绪年间佚名所著《均表》分古韵十九部,并证以谐声及群经押韵。其古韵分部虽未达到同代学者应有水平,但其对冬部、月物部、文部、元部、阳部声符的处理都值得称道,如文部声符已非常接近王力。此外作者亦将质部独立、东冬部分立、侯部配有入声、从脂微部中独立出月物部。《均表》的发现,丰富了清代古音学的内容。

  • 标签: 《声均表》 古韵分部 光绪年间
  • 简介:<正>引论原本《玉篇》的反切是研究南北朝时期江南语音的重要资料。目前国内还没见到对原本《玉篇》的反切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章。周祖谟先生曾据日本《篆隶万象名义》书归纳出原本《玉篇》音系,这是对《玉篇》研究的大贡献。不过由于《名义》书材料的种种缺憾,也有人对周先生的结论持怀疑态度。孰是孰非,参考原本《玉篇》的反切,当更容易作出正确判断。

  • 标签: 玉篇 广韵 反切 残卷 声类 舌上音
  • 简介:春秋语料中的第一人称代词有6个,即“我、余(予)、朕、台、吾、卬”。“我”、“余(予)”常见,其余不常见。“余(予)、朕、卬、吾、台”等只表示单数,而“我”既可以表示单数,也可以表示复数。“余”、“朕”、“台”、“我”这些第一人称代词不具有方言性。“卬”是“吾”的源头,“吾”是“卬”的变体,它们是西方周族人的方言词,“卬”始终未能进入共同语,“吾”在春秋时代开始进入共同语。

  • 标签: 春秋 第一人称代词
  • 简介:杨从时编《重编改正四全形等子》,现藏日本国立公文书馆,时代最晚不会晚于明代中叶,是四库本以前的唯传世《四等子》本子。文章对重编本在校勘学上的价值及其切身与见母列位问题做了说明,梳理了重编本所反映《四等子》与《指玄论》的密切关系。

  • 标签: 重编改正四声全形等子 四声等子 杨从时 指玄论 见母列位 等韵学
  • 简介:自然、社会、心理形象是多维的存在,语言形象则是维的、线性的。将多维的自然形象经过艺术抽象转化为线性的语言形象,这是文学家的事业,而这种转化又有两种形式:是向无声有形的书面语言流转化,是向有声无形的口头语言流转化。因此,文学语言之“线性”是“双股”而非“单”的。

  • 标签: 文学语言 语言形象 自然形象 心理形象 艺术抽象 书面语言
  • 简介:无哀乐论》是中国美学史上的篇旷世奇文,但对文本的解读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事实上,《无哀乐论》的美学及哲学内涵远未揭露出冰山角,其在中西美学史及哲学史上也远未得到它自身应得的地位和尊重。本文将以皮尔斯现象学和符号学为参照,细绎《无哀乐论》所揭示的深刻的第一性、第二性、第三性范畴内涵以及符号在美感中的作用,从而解蔽《无哀乐论》,彰显《无哀乐论》的特质,重估《无哀乐论》在中西美学史及哲学史上的价值和贡献。

  • 标签: 嵇康 皮尔斯 《声无哀乐论》 现象学 符号学 美学
  • 简介:汉语鼻音输出的声学线索表明,音节末尾的鼻音差别经常难以辨认。迄今为止,少有研究探讨汉语第一、二语言学习者的鼻音感知过程差异,即他们在辨认鼻音的过程中程度和方向上有何异同。同时还应考虑语言背景(第一还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元音组合(如[i、?、a、y、ua、u?、ia])、语音环境(如音节首还是音节尾)等因素对感知的影响。经过实验统计和分析,由印欧语发展而来的言语学习理论,例如言语学习模式和标志性差异假设在解释汉语鼻音感知方面存在定局限性,需要建立个新的三维交互模型以解释其认知机制。

  • 标签: 汉语鼻音 鼻音融合 感知 交互模型
  • 简介:<正>公元前五一四世纪,正是古希腊奴隶制城邦的发展和繁荣时期。当时,科学、哲学、历史、文学艺术都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适应社会政治生活的需要,产生了种研究演说的学问,这就是古希腊的修辞学。古希腊奴隶主民主制度,为演说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象伯里克利执政时代(公元前443—429年),民主政体有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举凡城邦大事,都在会上讨论。雅典公民只要年满二十岁,就不受财产或其他资格的限制,人人都有发言权、选举权。参政者或在公民大会上发表演说,或在议事会上进行争辩,都须具有演说的才能和训练。再者,当时诉讼十分频繁,而在民主制度下实行的是陪审法庭制度,陪

  • 标签: 亚里斯多德 修辞学名著 修辞学简介
  • 简介:汉语、朝鲜语的“邑”、“猒”系存在着系列对应词。它们证明上古汉语影母跟朝鲜语的^*k-或^*φ-对应,上古汉语的缉部、叶部和谈部分别跟朝鲜语^*-∧p/^*-op、^*-δp和^*-δm/^*-δp对应。

  • 标签: 朝鲜语固有词 上古汉语 对应词 谐声系联
  • 简介:清儒的“因求义”,包含了异体同词与异词同源两个层次的研究成果。它们的形成与汉字记录汉语有关。异体同词的研究成果可构成词源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异体同词 异词同源 因声求义
  • 简介:人们在呼唤动物时有使用嗒嘴音的强烈倾向。通过调查世界范围126个地点,看到所有调查点均使用嗒嘴音呼唤至少种动物。平均每个调查点出现2.51个嗒嘴音。最常见的前5个嗒嘴音是:齿圆唇嗒嘴音,齿嗒嘴音,双唇嗒嘴音,卷舌圆唇嗒嘴音,双唇除阻唇齿吸擦嗒嘴音。使用嗒嘴音呼唤动物有明显的类型学特征,例如卷舌圆唇嗒嘴音(用于唤鸡)和双唇除阻唇齿吸擦嗒嘴音(用于唤猫)几乎只见于汉语调查点;而边嗒嘴音(用于唤马)只见于非汉语调查点(尤其见于欧洲)。嗒嘴音如此广泛地用来呼唤动物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嗒嘴音是人类特有的声音,嗒嘴音更可能针对动物,嗒嘴音感知显著性很高,嗒嘴音包含足够的次类,嗒嘴音易于发音。

  • 标签: 嗒嘴音 呼唤动物声 语音共性 语音类型学 语言成因
  • 简介:般认为,第一人称代词没有敬称的形式。但在河北平山方言中,却发现有第一人称代词“我”的敬称用法。在称说自己长辈时用“我”,在称说平辈或晚辈时用“俺”,音[n]。两者在其他语法表现上也不同。

  • 标签: 第一人称代词 敬称
  • 简介:普通话的重叠式至少由两个以上的层面构成:重叠1在第一层面构成,这层面不具有循环性,只有轻声规则与之对应。重叠2是在稍后的层面上形成的,词汇形态构成的过程在这层面上是多层次的,与之相对应的音系规则是三变调和轻声规则,循环规则三变调在后循环规则轻声规则之前运用。

  • 标签: 重叠式 三声变调 轻声 词汇音系学
  • 简介:本文依据《汉语大字典》所列音项、义项对《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前410组字中选用字与异体字的音义对应关系进行了全面测查,对表中的完全异体字、包孕异体字、交叉“异体字”和讹误“异体字”及其下属类型进行了定量分析,在测查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表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以期为总结异体字整理工作的经验教训和研制《规范汉字表》提供参考。

  • 标签: 《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 前410组字 定量分析
  • 简介:由中央民族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三家主办,泉州师范学院承办的“第一届中国语言及方言语言接触问题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4月14~15日在福建省泉州市举行。与会代表均是近年来在语言接触方面有研究的专家学者。他们来自大陆、香港、台湾等地的10余所高校研究所。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语言接触 中国语言 泉州市 方言 中央民族大学
  • 简介:<正>为了促进修辞学研究工作、培养和扩大修辞学研究和教学队伍,中国修辞学会华东分会于一九八二年暑期在青岛师专举办了第一期修辞学讲习班。讲习班为期三周。一百二十多名学员来自华东和全国各地院校和有关单位。大部分是高校教师、也有记者、诗人等。担任讲习班主讲的教师是:上海外国语学院王德春副教授、河北师范大学黄宏煦教授和华中师范学院郑远汉副教授。他们讲了现代修辞学理论、国外修辞学研究方法和传统修辞学等方面的问题。讲习班采取大班上课和分组讨论相结合的方

  • 标签: 中国修辞学 举办修辞学 会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