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无哀乐论》与皮尔斯现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声无哀乐论》是中国美学史上的一篇旷世奇文,但对文本的解读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事实上,《声无哀乐论》的美学及哲学内涵远未揭露出冰山一角,其在中西美学史及哲学史上也远未得到它自身应得的地位和尊重。本文将以皮尔斯现象学和符号学为参照,细绎《声无哀乐论》所揭示的深刻的第一性、第二性、第三性范畴内涵以及符号在美感中的作用,从而解蔽《声无哀乐论》,彰显《声无哀乐论》的特质,重估《声无哀乐论》在中西美学史及哲学史上的价值和贡献。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符号与传媒》 2015年1期
出版日期 2015年01月1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