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7 个结果
  • 简介:听障大学在高等融合教育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他们的特殊教育需求不能得到满足,人际交往能力比较差,学习效率不高。需加强对听障大学的学习辅导,提高普通大学对听障大学的接纳度,增进任课教师对听障大学了解,这些措施能有效调动听障大学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 标签: 听障大学生 高等融合教育 学习效率
  • 简介:元音是英语语音的核心构成,其发音直接影响语音的产出质量。采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用语音分析软件Praat评估视障大学及明眼大学对照组的英语前元音产出能力,了解视障大学前元音发音的偏误,探索其产出和感知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建立适合视障群体的语音产出训练方法,提高发音的准确性。

  • 标签: 视障大学生 英语前元音 产出
  • 简介:本研究通过对325名聋人大学文化认同情况的问卷调查,发现聋人大学的文化认同情况较为复杂。超过一半的聋生认同双文化(B),超过30%的聋生认同聋人文化(D),认同健听文化(H)和边缘型文化(M)的聋生较少。聋人大学中不同性别间文化认同情况有显著差异,但不同致聋时间、不同听障程度和不同普校就读经历间无显著差异。

  • 标签: 聋人大学生 文化认同 聋人文化
  • 简介:我的大孩子尹一丁和二孩子尹一木,于1989年和1990年先后从东北育才学校毕业考上大学,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第一任老师的工作是从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天就开始的。孩子不满1岁为婴儿时期。这一时期孩子处于朦胧状态,不会说话,不会走

  • 标签: 育才学校 老师 父母 婴儿 意识培养 朦胧状态
  • 简介:人的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突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是在可能中预想不可能,在不可能中寻求可能。与其他正常儿童一样,聋儿具有天性的好奇心理和强烈的自主创新愿望,作为教师应努力为聋生创设一个富有创造性的外部氛围,将创造兴趣贯穿于教学的始终,积极引导聋生在探究、想象和思辩的过程中发现、发挥自己的创新潜能,从而树立信心,自主发展创新思维。

  • 标签: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聋儿教育 教学方法
  • 简介:特殊学生需要更多的关爱,普通学校可以从营造氛围、创设环境、选配教师等多个角度积极探索可行模式,使残疾学生得到适合其身心发展的教育,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 标签: 特殊学生 关爱氛围 可行模式
  • 简介:全纳教育是一种重组学校资源.改善教学策略以适应学生多样性学习需要的意愿与价值倾向(Johnston&Warwick,1999)。它强调“加强学生的参与.减少学生被排斥”。因此在全纳学校中,学生的参与问题显得非常的重要。

  • 标签: 学生参与 全纳教育 学校资源 价值倾向 学习需要 教学策略
  • 简介: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是我国教育园地里的一朵奇葩,是全国超常少年向往的地方。她的创办是我国高教史上的一项改革与创新,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教育实验。少年班创办20年来,办学成绩斐然,多次受到中央领导同志和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怀与肯定。20年的办学实践,显示了她旺盛的生命力和光辉灿烂的前景。中国科大少年班自1978年3月创办至今,已招收22期共806名少年大学,入学平均年龄不足15周

  • 标签: 少年班 中国科技大学 二十年 少年大学生 改革与创新 办学实践
  • 简介:个别化教育计划是实施个别化教育的总设计。科学有效地制定与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是提高随班就读教育质量的关键。从建立工作机制、联动各方开展评估、制定与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出发,对随班就读多重残疾学生施行个别化教育,对于促进特殊儿童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个别化教育 多重残疾 随班就读
  • 简介:视障学生普遍存在上网目的不明确、甄别信息能力不足、自我管理能力弱等诸多问题。从视障学生特点出发,综合分析社会、个人、家庭和学校等方面因素的影响,通过加强宣传管理、营造良好氛围、渗透课堂教学、多方参与共管、家长积极参与等途径开展视障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可以更好地规避学生不良的网络行为,提高其网络媒介综合素养。

  • 标签: 视障学生 网络媒介素养 对策研究
  • 简介:浙江省宁波市达敏学校是一所创办于1987年的全日制培智学校。学校一贯坚持"一切为了智障学生的生存与发展"的教育理念,提出了"社会大课堂,生活活教材,公民似教师"的社区化课堂教学模式。他们带领学生走进社区,开展社区化教学课程,按年龄能力分别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

  • 标签: 培智学校 社区化 融合教育 宁波市 浙江 教育融合
  • 简介:我国当前发展的具体国情是区域差异大、文化多样,教育要发挥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就必须提高课程的适应性。显然,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已成为学校层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新的视角和焦点。

  • 标签: 校本课程 资源开发 特殊教育 教学方法
  • 简介:山东省淄博市特殊教育中心是一所标准化、园林化、网络化、现代化特殊教育学校。学校主要招收盲、聋、智障等残疾学生,设有学前康复、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职业中专和成人培训等办学层次,现有36个教学班。办学功能定位为淄博市“六个中心”,即各类特殊儿童的康复教育中心、盲聋培智等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中心、各类残疾青少年职业教育中心、全市随班就读指导管理中心、全市特殊教育教科研中心、全市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

  • 标签: 职业教育中心 淄博市 山东省 特殊学生 生命教育 特殊教育学校
  • 简介:在北京市宣武区区委、区政府有关部门支持下,宣武区培智中心学校克服了各种困难,于1996年筹建了专门针对智障学生的职业教育部(简称职教部),其主要的招生对象是16岁以上的大龄智障学生。“十五”期间,学校以职教部为主要基地,在“九五”实践基础上,继续开展了“弱智学生职业教育模式”的研究,在积累的经验和初步形成的职教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智障学生职业教育的规律和具有中国特色的智障学生职业教育模式。

  • 标签: 职业教育模式 智障学生 活模块 多层次 北京市宣武区 能力
  • 简介:在初秋的晴日里,一位老人在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的门前驻足.望着新校牌上"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的字祥,不禁心潮起伏,热泪盈眶.他就是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原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的创办者之一,南京特师的第一任校长杨运青同志.和杨老一起步入校园,看到建校二十年来巨大变化,老校长感慨万端,欣喜不已.

  • 标签: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 教师队伍建设 专业设置 教学计划 校园规划
  • 简介:泰兴市特殊教育学校创办于1991年12月,占地面积14230平方米,建筑面积4184平方米。现有13个教学班,在校生207名,教职工31人。学校秉承“让每个残疾学生有尊严地生活”的办学理念,为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

  • 标签: 特殊教育学校 残疾学生 学校办学 泰兴市 成果展示 江苏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