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网络大学在中国的迅速发展,是信息技术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大学的现状如何?有哪些可借鉴的成功模式和经验?网络大学走向何处?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值得研究的问题。

  • 标签: 中国 网络大学 教学资源共享 教学管理 竞争机制 运行模式
  • 简介: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不仅源于她出众的才华和良好的文学修养,更在于她内心有着超越时代的人生追求和难以圆梦的现实陷落。通过对李清照诗词作品的解读以及对她人生轨迹的探寻,我们可以发现在其跌宕起伏的一生中,她一直在追求着爱情的纯真美好、人格的高洁独立以及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她的这种追求不仅超越了那个时代的寻常女子,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超越了她同时代的男性。李清照的人生追求却又不可避免地充满了曲折和坎坷。她的现实遭遇,虽然是那个时代的必然,但她的理想追求则成为了人们生命追求的永恒。正因为如此,李清照的诗词才能够穿越时空,不断叩击着后人那因现实遭遇而落寞和困顿的心灵。

  • 标签: 李清照 理想追求 现实陷落
  • 简介:20058月9-10日,第五届"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年会在美丽的草原城市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举行,并取得了圆满成功.来自国家机关及企业、地方高校系统、科协系统及军事院校和部队系统的近80个单位的13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人事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正司级巡视员张恩贤同志出席大会并做了重要讲话.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康飞宇教授主持开幕式,呼伦贝尔学院金宝副院长致欢迎词.装备指挥技术学院院长屠恒章少将、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副局级干事周济同志分别代表主办单位致辞.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胡东成教授、常务副院长康飞宇教授,国资委职业经理研究中心主任温亚震教授、装备指挥技术学院训练部部长曲炜教授在大会上作了精彩的主题报告.香港科技大学冷扬教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继续教育处副处长罗平副教授、华育国际IT学校张大力校长也分别就有关专题作了精彩演讲.

  • 标签: “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 2005年 年会 专题报道 会议纪要 呼伦贝尔市
  • 简介:它是一棵孤单的灵树,它扎根于一个偏僻的孤岛。它生来即被诅咒,它可以四季水绿,但却不能直接接触雨水。它的叶子每站一次雨水,灵力便会衰减一分,灵力越弱,它的颜色便会越淡,这是灵物的必然规律。

  • 标签: 《一千年的灵树》 裴小强 中国 当代文学作品 散文
  • 简介:世纪的钟声已经敲响.如果说我们告别的20世纪是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经济的世纪,那么,我们迎来的21世纪将是以基因为基础的生物经济时代,或者说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

  • 标签: 继续教育 21世纪 知识经济时代 人才培养
  • 简介:人才争夺战硝烟弥漫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特别是IT(信息)行业的爆发性发展,在全球造成了人才荒漠,世界面临着“人才危机”!不久前,美国微软公司和IDC等两家市场调查公司联合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2000美国新型IT人才的需求量为16075人.其中竟有84万个职位因找不到技术水平达标者而处于空缺状态:今后10内,日本科技人才将短缺160万到445万;欧洲信息技术专业人才方面的缺口三后将达到170万

  • 标签: 人才大战 新世纪人才 赢得新世纪
  • 简介: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源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人才将成为经济发展的资本。农村经济的发展,当然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新世纪我国农村正面临着以科技和人才为核心的知识经济的挑战。而农村成人教育正担负着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有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专门人才的重任,

  • 标签: 农村成人教育 知识经济 扫盲工作 岗位培训 科技培训
  • 简介:在新的世纪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是保证成人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本文认为成人教师的素质构成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高尚的职业道德、“Y”型知识结构、复合型能力结构、良好的个性品格。要提高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能力素养,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 标签: 成人教育 教师素质 教育质量 职业道德 “Y”型知识结构 复合型能力结构
  • 简介:在新世纪的小说中,仪式的书写是文本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仪式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对于叙事内容的支撑,还有文本背后仪式延续与嬗变的文化意义,如仪式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精神与文化心理。小说从文学的层面上反映出人类的活动与社会关系,仪式在小说所"再现"的世界中,展现出了它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其旺盛的生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仪式书写可以视为小说的灵魂所在。新世纪以来的小说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探索仪式与小说的关系,不仅是仪式研究的诉求,更是新世纪小说研究的诉求。

  • 标签: 新世纪小说 仪式行为 仪式精神 仪式心理
  • 简介:早在20世纪初,中国新闻从业者的职业化道路开始萌芽,但受各种政党关系、国外势力的干扰以及国人自身文化体系的影响,一直发展缓慢。“记者座谈”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新闻记者自己的组织,参与者是在职的普通新闻记者,他们自发参与组织,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术修养、探讨新闻理论、确定自我价值。1935之后,“记者座谈”投入较多精力关注日本侵华事宜。在《记者座谈》专栏上,他们对日本的新闻事业进行详细介绍。后期还有较多文章从职业道德层面对日本媒体进行批判。关于抗战压力下的记者工作如何进行的探讨也曾在《记者座谈》专栏上出现,关注抗战这个特殊背景下新闻记者职业道德操守问题。

  • 标签: 记者座谈 新闻职业化 抗战
  • 简介:20世纪50~70代日本私立大学的经费不足问题日益严重,既有学校自身资金周转问题,也有更深层的政治社会原因。经费匮乏不仅使私立大学公共设施不足,办学条件恶劣,同时使得私立大学以发展文科为主。政府对私立大学的财政补助使其更加依赖政府资助,在办学上更加脆弱。

  • 标签: 日本 私立大学 经费
  • 简介:21世纪教师素质的构成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发展.教师素质构成归纳为四个方面,即增加人文底蕴;具有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观念;具有研究的意识和精神;突出双语教学能力和掌握现代教育手段.21世纪的教师必须由传统单一型向全能型、研究型转变.

  • 标签: 教师素质 构成 教育观念
  • 简介::20世纪中国写作理论经历了四个时期:世纪初:传统写作理论的集大成时期;20代至40代末:白话“文章作法”时期;50代至70代末:“写作知识”时期;80代至2000:现代写作学的勃兴时期。其理论高潮有两次:一次出现在本世纪初;一次出现在80代后期。从逻辑角度看,20世纪中国写作理论有古代形态、近代形态和现代形态。它是沿着“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轨迹演变、推进的

  • 标签: 传统写作理论 白话文章作法 写作知识 现代写作学 理论高潮 理论形态
  • 简介:当前世界经济已经转入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也进入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期。经济是基础,经济结构的重大变革,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传统的思想道德规范体系已发生了裂变,在经济大潮不断冲击下,人们的观念发生了转移,作为社会上最具道德意识,最遵纪守法,最兢兢业业,最稳定的一个群体——教师队伍也发生着潜稳默化的变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和教师社会地位的日益提高,大大激发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绝大多数教师敬业爱岗,努力工作。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我国正处于一个巨大的转型期,各种不健

  • 标签: 师德建设 教师队伍 师德规范 市场经济 知识经济时代 师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