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Eclipse计划系统中实现放疗剂量交互式表格评估和适形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的自动计算。方法使用Eclipse Scripting API (ESAPI)应用程序开发接口和C#编程语言,以脚本插件结合独立程序的方式进行开发。通过可视化界面编程和调用API中相关剂量查询函数实现了交互式表格剂量评估和HI自动计算,并通过调用API中关于剂量结构创建和结构布尔操作等函数实现CI自动计算。结果选取15例鼻咽癌放疗病例,分别使用本方法和Eclipse系统自带的模块进行剂量评估结果对比,结果显示两种方式评估结果的精度一致(P>0.05),但前者评估效率更高(P<0.05)。结论本文中的交互评估表格界面友好,能够让用户较便捷地进行剂量评估、多计划对比和CI、HI计算,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更好服务于放疗临床和科研工作。

  • 标签: Eclipse脚本API C#编程语言 放疗计划 剂量评估
  • 简介:摘要基于"心肺交互"的动态血流动力学指标是目前指导液体复苏的金标准,但这些指标的监测往往通过有创方法且操作较复杂。近年来,随着每搏连续无创血压监测系统(continuous non-invasive arterial pressure, CNAP)、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和超声测量血流动力学指标等无创手段在临床的出现,这些指标在容量治疗中的应用开辟了新的前景。文章描述了CNAP和超声测量的基于"心肺交互"的动态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其评估患者容量反应性的临床应用。两种手段在临床上的应用存在一定的争议。CNAP评估患者容量反应性是临床液体治疗的新趋势,但其应用条件有限,故目前不提倡完全采用无创的方法来指导液体治疗。但是,其可以作为有创监测的补充,帮助临床医师进行正确的液体管理,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心肺交互 超声 每搏连续无创血压监测系统 容量反应性
  • 作者: 石路 徐伟哲 李洋洋 王菁 叶聪 张延猛 刘晓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2020年第01期
  • 机构:200231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日本千叶大学国际合作研究中心) ,深海载人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上海交大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200231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日本千叶大学国际合作研究中心)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不同界面位置下的人员行为学指标和眼动数据,为全海深载人潜水器舱室界面设计提供参考。方法由E-prime软件呈现模拟全海深载人潜水器舱室界面7个区域的视觉刺激。视觉刺激过程中记录受试对象对刺激反应的正确率和反应时间,同时连续记录受试对象的视觉停留时间、视觉摄入次数、视觉摄入平均时间、平均瞳孔直径、眼跳幅度、眼跳平均加速度和眼跳平均速度等眼动数据。结果正确率由高到低的区域依次为3、6、7、2、1、4、5;反应时间由快到慢的区域依次为3、2、4、6、7、1、5;区域3和区域4的停留时间均较其他区域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区域3和4的视觉摄入次数均较其他区域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区域3的视觉摄入平均时间较其他区域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区域6和7的平均瞳孔直径较除区域3外的其他区域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同区域间的眼跳幅度、眼跳平均加速度和眼跳平均速度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全海深舱室界面设计时优先考虑将关键信息的显示位置布局在区域3和4,重要信息布局在区域1、2和5,次重要信息布局在区域6和7。

  • 标签: 全海深载人潜水器 界面设计 正确率 反应时 眼动数据
  • 简介:摘要21世纪,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物联网技术也因此得以迅速推广应用,逐渐融入到人们生产、生活之中。本文简要介绍了物联网技术,从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数据整合、数据压缩几方面探究了物联网信息感知技术,从用户与网络、网络与内容、用户与内容等方面分析了物联网信息交互技术,以期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 标签: 物联网 信息感知 交互技术
  • 简介:摘要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类心脏激动起源及电传导异常所引起的临床常见心律失常疾病。大量证据指出,炎症反应所介导的心房电生理及结构重构是诱导房颤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而房颤自身的活动也可诱发炎症反应进而形成房颤致房颤循环。本文将阐释房颤与炎症反应之相互促进关系。

  • 标签: 心律失常 心房颤动 炎症因子 免疫细胞 心房重构
  • 简介:摘要细胞自噬为机体维持内环境稳定并降解胞内成分的一种溶酶体清除程序。在病毒感染过程中,自噬发挥双向作用。自噬可以在固有免疫中通过自噬溶酶体直接消化清除胞内病原体,另一方面,病毒也会影响或利用自噬使自身得以逃避机体免疫反应。文章就病毒感染与细胞自噬的交互作用作一综述。

  • 标签: 自噬 病毒感染 固有免疫 适应性免疫 病毒复制
  • 简介:摘要与传统卫生技术评估不同,医院卫生技术评估(hospital-based 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HB-HTA)主要基于医院视角开展经济学分析,常用成本-效果分析结合预算影响分析,关注当期的医疗成本与效果,支持医院内部卫生技术准入、采购定价、淘汰等决策。在我国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大环境下,基于HB-HTA的院内科学决策显得尤为重要。作者从卫生技术的经济学特性出发,分析HB-HTA与传统HTA在开展经济学评估时的差异,介绍HB-HTA经济学评估的步骤、内容、指标与方法等,并提出相关建议。

  • 标签: 医院卫生技术评估 经济学评估 成本-效果分析 预算影响分析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交互画像法在麻醉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麻醉科见习的北京大学2018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3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8名学生采用交互画像法进行培训,对照组14名学生采用传统方法培训,见习结束后通过理论考核、随堂技能测试及问卷调查结果来评价教学效果。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分别为(19.43±2.84)分和(18.71±1.81)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8,P=0.094);试验组学生气管插管成功率为18/18,椎管内麻醉成功率为18/18;对照组学生分别为12/14和14/14,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在独立画出喉镜解剖[(9.72±0.56)分比(6.79±2.81)分]和完成椎管内穿刺操作[(8.67±1.29)分比(5.93±2.60)分]2方面的自评分高于对照组学生,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麻醉见习教学中使用交互画像法可以有助于学生掌握麻醉科基本理论和临床基本技能,并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

  • 标签: 麻醉 交互画像 教学方法 医学教育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以来,各国实施不同的防控措施,影响了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特征。2020—2021年,流感活动水平均较低,但须警惕随着各国防控措施的调整,流感可能会发生较高强度流行反弹。为做好流感应对,本期组织专家发表流感系列研究,提示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间不能轻视流感防治工作。建议开展新冠肺炎与流感的交互作用研究,以探索疾病流行特点,研发新技术和新工具提高监测预警效率,识别疫苗接种的障碍因素,促进干预措施科学实施,实现多病共防共控。

  • 标签: 流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交互作用 疫苗接种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交互学习方式是否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法2017年9月至2018年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实习的2014级医学本科生共266人,血液学临床见习部分采用交互学习方式进行教学。采用问卷调查及考试成绩评估交互式学习在儿科临床见习中的作用,并了解学生对交互式学习的满意度。考试成绩与2016年同期实习的146名采用传统教学的2013级学生进行比较。应用SPSS 19.0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本次问卷调查中有95.8%(230/240)的学生认为交互式学习能提高学习积极性,97.5%(234/240)认为其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有帮助,93.3%(224/240)认为交互式学习能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90.9%(218/240)认为能提高自学能力,94.2%(226/240)认为能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96.2%(231/240)认为提高了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文献检索能力、PPT制作能力等)。②采用交互学习形式的学生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的学生成绩(P<0.01)。③在本次问卷调查中92.5%(222/240)的学生接受交互教学形式。结论交互式学习可以提高医学生的学习能力,值得在见习课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科 见习 交互式学习 教学形式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在评估骨科患者DVT发生风险中的有效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4月—2019年3月安徽省立医院骨科患者中确诊为DVT的52例患者作为DVT组,按1∶2配比将同期骨科104例非DVT患者作为非DVT组。采用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进行DVT风险评分及危险度分级,探讨不同危险度分级与患者DVT发生风险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探讨骨科患者DVT发生的风险因素。结果DVT组Caprini评分为(12.25±4.26)分,高于非DVT组的(7.18±2.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27,P<0.01)。DVT组与非DVT组Caprini危险度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78,P<0.05);Caprini危险度分级中,极高危患者发生DVT的风险为非极高危患者的7.099倍(95%CI:1.604~31.41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25 kg/m2、卧床≥72 h、下肢肿胀、石膏/肢具固定及选择性下肢关节置换术5个因素是患者发生DVT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对骨科患者的DVT发生风险具有较好的预测性;护理人员可根据DVT发生的高危因素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该模型的分层管理也可使DVT风险人群得到有效分层预防,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深静脉血栓形成 骨科 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
  • 简介:摘要面部美学的研究主要包括美的表现和美的评估两个方面,和美学、数学、生物学、社会学等多方面有关。迄今为止,面部美仍无统一的标准和定义。面部美的一般表现和评估标准有共性的观点:面部美有对称性、平均性、有吸引力的轮廓和五官。对称性是面部美的基本表现,平均脸是面部美的重要参考;符合美学标准的轮廓和五官是面部美的重要特征。审美是人的本能、与异性相吸相关,在不同地区、文化背景下有差异,但这种差异随着全球化而逐渐缩小。

  • 标签: 面部美 面部轮廓 面部五官 平均脸 对称性 审美差异
  • 简介:摘要空域安全评估是确保空域方案安全合理、运行顺畅的有效手段。遵循科学、合理、可操作性的方法和程序开展空域安全评估。可以全而、有效地发现空域方案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以便采取措施消除、规避风险。将风险发生概率、产生的结果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确保空域方案安全性,实现安全关口前移。作为有效的评估方法之一的因果模型,有事件树分析法、故障树分析法、蝶形分析法、事故风险分析四种。在空域划设后,验收安全评估阶段,因果模型可以简洁快速的对空域进行安全评估

  • 标签: 因果模型,事件树,故障树,蝶形分析,事故风险分析
  • 简介:摘要科学合理的临床实践评估是教学质量评估的核心指标。本文对多源反馈评估在临床实践评估体系中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对评估体系的基本要素及流程、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进行探讨,同时以多源反馈评估在实习生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探索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促进临床实践教学中多源反馈评估机制的建立与健全,并为培养优秀医学人才提供保障。

  • 标签: 多源反馈评估 临床实践 教学绩效评估
  • 简介:摘要近年来,基于胃肠道代谢性疾病的防治正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肠道内胆汁酸因其丰富的代谢调控作用逐渐成为代谢性疾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防治的新靶点。笔者对胆汁酸参与调节肠道激素分泌及肠道微生态的代谢调控作用及可能的相关机制进行阐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用户偏好对比条件下的智能车载交互质量评价研究,需要了解智能车载交互软件背景,并且还要选择适当的评价模型,以此来更准确的进行智能车载交互质量评价。

  • 标签: 智能车载 交互质量 用户偏好比 T-BOX
  • 简介:摘要凝血-免疫-炎症三大系统既相互独立又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其功能失调可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已有研究显示,凝血-免疫-炎症三大系统调节功能异常可能会导致早期或中晚期妊娠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就凝血-免疫-炎症三大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在妊娠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进行介绍,并进一步阐述其在产后出血中发挥作用的证据,有助于深入理解凝血-免疫-炎症交互作用在妊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妊娠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线索。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线上线下互动教学联合三维质量理论互评在全科医师规培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规培的24名全科住院医师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另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规培的22名住院医师为观察组,采取线上线下互动教学联合三维质量理论互评教学。培训结束后比较两组理论知识、技能操作和病例分析考核成绩,临床能力及教学满意度。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t检验和秩和检验。结果规培前两组理论知识考核、操作技能考核、病例分析考核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规培后两组理论知识考核、操作技能考核、病例分析考核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规培前两组临床操作技能评估表(direct observation of procedural skills,DOPS)各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规培后两组DOPS量表各维度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高;两组住院医师规培后互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应用线上线下互动教学联合三维质量理论互评有助于提高规培医师理论、技能实践、病例分析考核成绩和临床能力,且获得较高的教学满意度。

  • 标签: 线上线下互动教学 三维质量理论 全科医师 规范化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量表(NRS2002)、主观全面评定法(SGA)和危重症营养风险评分(NUTRIC)评估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营养状况,比较3种评估工具的特点和适用性。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7月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综合ICU收治的315例患者。收集患者基本信息,以65岁为标准将患者分组,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患者的营养状况。应用NRS2002、SGA、NUTRIC对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估,测量患者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肱三头肌皮肤褶折厚度(TSF)、上臂围(AC)、小腿围(LC)等人体测量指标,并检测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淋巴细胞总数(LYM)、血红蛋白(Hb)、C-反应蛋白(CRP)等血生化指标。应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3种营养评估量表与其他客观营养指标的相关性;采用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3种量表评估ICU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因素。结果315例ICU患者中男性183例,女性132例;年龄<65岁143例,≥65岁172例。在男性患者中,与年龄<65岁者相比,年龄≥65岁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年龄、BUN显著升高,身高、体重、BMI、TSF、AC、LC、Alb、PA显著降低,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女性患者中,与年龄<65岁者相比,年龄≥65岁者APACHEⅡ评分、年龄、SCr、BUN显著升高,身高、Alb、PA、Hb显著降低,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RS2002评估存在营养风险(NRS2002≥3分)的患者比例为87.62%(276/315);SGA评估显示营养不良(SGA为B级或C级)的患者比例为62.86%(198/315);NUTRIC显示高营养风险(NUTRIC≥5分)的患者比例为66.03%(208/31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ICU患者NRS2002、SGA与NUTRIC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NRS2002与SGA=0.522,rNRS2002与NUTRIC=0.392,rSGA与NUTRIC=0.442,均P<0.01)。在3种评估工具中,SGA与评估营养状态的血生化指标和人体测量指标的相关性最好,NRS2002次之,NUTRIC最差。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BMI、AC、BUN和TG是NRS2002筛查ICU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优势比(OR)分别为2.535、0.404、1.438、0.858、2.391,均P<0.05〕;APACHEⅡ评分、年龄、体重、TP、BUN、LYM和CRP是SGA评估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OR分别为1.074、1.038、0.921、0.947、1.077、1.625、0.991,均P<0.05);APACHEⅡ评分、年龄、LYM和CRP是NUTRIC评估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OR分别为1.159、1.049、0.715、0.995,均P<0.05)。结论NRS2002、SGA、NUTRIC评估ICU患者营养状态简便易操作,其中NRS2002阳性筛查率最高,适用于ICU病情较轻患者;SGA最能反映ICU住院患者的营养状态;NUTRIC与反映营养状态的客观指标的相关性较差,但其指标客观且易获取,适用于ICU中病情危重且意识不清的患者。营养评估工具应与患者的性别、年龄、人体测量指标及血生化指标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估

  • 标签: 营养风险筛查2002 主观全面评定法 危重症营养风险评分 重症医学科 营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