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项目管理在开展志愿护理服务活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4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运用项目管理法,通过成立专项管理小组,统筹设计,制定方案,实施专项培训,分析项目持续运行5个月以来的上报率、活动类型,采用志愿活动联络员对志愿护理服务活动的认知及态度调查表评价应用效果。结果2019年4—8月,共上报志愿活动49次,平均每月9.8次;活动类型以义诊及护理帮扶为主,分别占30.61%和26.53%。志愿者联络员对志愿护理服务活动认知和态度得分均处于较高水平。结论运用项目管理方法可有效提高志愿护理服务活动的上报率,推动志愿活动的有效开展。

  • 标签: 护理质量 志愿护理服务 项目管理 成效分析
  • 简介:摘要志愿服务作为一种有效载体,在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详述了在服务学习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医疗卫生机构志愿服务活动进行科学深入的调研,合理的岗位设置以及项目化的管理,组织医学生参加了一系列实践,有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医德和坚定的职业信心,提升了他们在管理、沟通、人文素养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实现了学校、医院、医学生和患者多方共赢的目标。

  • 标签: 服务学习 医学生 志愿服务 素质培养
  • 简介:摘要医学生是志愿服务的重要群体之一。本文通过对医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存在问题等深入分析,探索新的志愿服务方向与实施策略。通过实践逐步形成了包括招募、培训、管理、评估和激励机制在内的完整运行机制,在确保志愿服务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为医学生了解临床工作提供宝贵机会,有利于他们专业知识的学习巩固,更好地培养崇高医德。

  • 标签: 医学生 志愿服务 机制 探索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公立医院人文关怀及社工志愿服务的实践情况。方法于2021年1—3月,依托"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第三方评估"项目,收集医疗机构有关"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制度"和"以人文服务为媒介,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典型案例共38份。对案例进行主题词词频统计,探讨当前医院在"注重医学人文关怀,促进社工志愿服务"方面的实践重点。结果对38份案例的主题词进行归类发现,"注重医学人文关怀,促进社工志愿服务"方面的实践重点包括加强社工志愿平台及队伍建设与管理、提供便民优质服务、将人文关怀融入诊疗服务以及打造特色品牌项目4类。结论应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医院文化建设,促进医院人文关怀及社工志愿工作标准化、制度化发展,出台配套措施促进人才队伍专业化、稳定化发展,并基于医患双方开展需求评估以建立常规服务体系。

  • 标签: 人文关怀 医务社工 志愿服务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专业学生从事养老志愿服务活动的初始动机,为养老志愿服务策略和措施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对定期参加长沙市第一福利院养老志愿服务的25名护理专业志愿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使用Colaizzi现象学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提炼出护理专业学生参与养老志愿服务初始动机的4个主题:利己动机、利他动机、亲和动机和成就动机。其中利己动机包含2个子主题:充实大学生活、丰富人生经历,提升自身能力、获得与专业相关的经验;利他动机包含2个子主题:陪伴和帮助老人,消除老人孤独感;亲和动机包含2个子主题:建立情感寄托,弥补缺失情感;成就动机包含2个子主题:勇敢面对挑战、获取成就感,服务社会和他人、实现自身价值。结论护理专业学生参与养老志愿服务活动具有较为明确的初始动机,学校在护理人才培养中可加强对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相关教育,志愿服务管理者可基于初始动机制订相关激励措施和服务策略,从而促进养老志愿团队的扩充和稳定,推动养老志愿服务的发展和完善。

  • 标签: 学生,护理 养老护理 志愿服务 初始动机 定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专业学生从事养老志愿服务活动的初始动机,为养老志愿服务策略和措施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对定期参加长沙市第一福利院养老志愿服务的25名护理专业志愿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使用Colaizzi现象学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提炼出护理专业学生参与养老志愿服务初始动机的4个主题:利己动机、利他动机、亲和动机和成就动机。其中利己动机包含2个子主题:充实大学生活、丰富人生经历,提升自身能力、获得与专业相关的经验;利他动机包含2个子主题:陪伴和帮助老人,消除老人孤独感;亲和动机包含2个子主题:建立情感寄托,弥补缺失情感;成就动机包含2个子主题:勇敢面对挑战、获取成就感,服务社会和他人、实现自身价值。结论护理专业学生参与养老志愿服务活动具有较为明确的初始动机,学校在护理人才培养中可加强对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相关教育,志愿服务管理者可基于初始动机制订相关激励措施和服务策略,从而促进养老志愿团队的扩充和稳定,推动养老志愿服务的发展和完善。

  • 标签: 学生,护理 养老护理 志愿服务 初始动机 定性研究
  • 简介:摘要志愿服务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高度耦合,参与志愿服务是医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渠道。医学生志愿服务在社会、学校、个人层面上存在不足。强化全员性、全过程、全方位志愿服务顶层设计,搭建特色鲜明、常态开展、多方受益的志愿服务平台,创建"校地共建"志愿服务品牌,评选医学生志愿服务先进模范,建立健全志愿服务运行、激励、保障等长效机制,对医学生提升自身志愿服务意识、保障服务过程合法权益、扩大志愿服务影响力、增强志愿服务有效性意义重大。

  • 标签: 志愿服务 医学生 现状 展望
  • 简介:摘要少先队辅导工作要从少先队本身的情况出发,结合现阶段辅导员工作的目标进行。辅导员要引领少先队积极参与活动,并给予他们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充分发挥出少先队员的能动性,使其可以自主管理、不断进步。新时期,少先队辅导工作所面临的挑战也更加严峻,对少先队辅导工作实践的进一步研究也显得更近紧迫。

  • 标签: 少先队辅导 工作实践 策略
  • 简介:摘要少先队作为学校团组织中的一部分,其在学生中间发挥着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榜样作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能够充分发挥出少先队队伍的先进性,成为了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的重点。本文就以少先队辅导工作为内容,对其具体的实施策略进行几方面研究。

  • 标签: 辅导 少先队 新时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对绒毛膜三羊膜囊(dichorionic triamniotic,DCTA)三胎选择性胎的安全性以及影响妊娠结局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期间在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产科因DCTA三胎要求RFA选择性胎病例的患者资料,对手术经过、临床结局和并发症,以及其分娩胎盘进行分析。结果共有12例DCTA病例纳入本回顾性分析,RFA手术时孕周为(15.6±1.3)周,分娩孕周为(36.9±1.1)周(34+4~38+2周)。12例中8例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与未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的病例相比,两组从RFA手术到分娩的间隔差异以及分娩孕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分娩新生儿23例,6例(26%)小于胎龄儿。无论是独立绒毛膜单胎还是单绒毛膜羊膜囊(monochorionic diamniotic, MCDA)保留胎,出生体质量的平均百分位数明显低于单胎妊娠胎儿体质量的第50百分位数(P<0.001)。1例DCTA中的MCDA保留胎RFA术后4 h死亡(8.3%),死前保留胎一度出现胎儿心动过速伴胎动消失,分娩后胎盘检查显示MCDA保留胎侧胎盘苍白而灭胎侧胎盘瘀血。收集10例DCTA中MCDA保留胎存活的胎盘,9例可见保留胎胎盘循环通过胎之间血管吻合支不同程度灌注了灭胎部分胎盘小叶,1例无明显灌注灭胎胎盘的病例MCDA保留胎体质量百分位数最低。结论RFA胎对于DCTA三胎胎安全有效,胎后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手术不影响RFA术后继续妊娠时间,术中监测MCDA保留胎心率和胎动异常与不良结局有关,胎盘检查有助于了解不良结局原因,保留胎生长潜能或许与胎之间的血管吻合类型有关。

  • 标签: 三胎 射频消融术 胎盘 妊娠结局 双绒毛膜三羊膜囊
  • 简介:摘要职工志愿者兼具医院管理参与者和志愿服务者的双重身份,其开展志愿服务对医院管理有其特殊意义。作者通过总结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近年来的实践,提出职工参加志愿服务在医院管理方面具有提升医疗服务品质、优化就医流程、促进医患和谐、提升医院软实力等作用。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创新形式、完善制度、完善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对策,以期更好地发挥职工志愿者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 标签: 卫生服务管理 医院管理 志愿服务 职工志愿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泪小管断裂套环引导置管吻合联合内眦韧带张术治疗外伤性泪小管断裂的效果。方法对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合并内眦韧带断裂71例(71只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手术显微镜下寻找到泪小管鼻侧断端,采用套环引导泪小管置管吻合联合内眦韧带张修复术修复断裂,术后3~6个月拔管,观察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结果术后观察溢泪症状及泪道冲洗结果显示64只眼治愈(90.14%),2只眼好转(2.82%),5只眼无效(7.04%)。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套环引导置管联合内眦韧带张术治疗泪小管断裂合并内眦韧带断裂效果确切,早期观察无并发症。

  • 标签: 外伤,眼 泪器 泪器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健康志愿者的镇静作用。方法选取睡眠状况自评量表评分10~30分的健康志愿者46名,性别不限,年龄22~28岁,体重指数18.5~23.0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23):经皮穴位电刺激组(E组)和对照组(C组)。E组电刺激侧内关穴和神门穴30 min,C组仅连接刺激仪不给予电流。安静平卧10 min(T0),记录BIS值、HR、SpO2和MAP,电刺激期间每隔10 min(T1,2)记录数据,电刺激结束后15 min内每隔5 min(T3-5)记录数据。随后观察是否进入睡眠,第2天随访睡眠状况及是否发生有关并发症。结果与T0时比较,E组T2-5时BIS值降低(P<0.05);与C组比较,E组T3,4时BIS值降低(P<0.05)。2组刺激期间及试验当晚睡眠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时点HR、SpO2和MAP均在正常范围,无试验有关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健康志愿者可产生一定的镇静作用。

  • 标签: 电刺激疗法 志愿者 清醒镇静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江苏省社会志愿团队养老照护师资培训需求的层次与潜在类别,为开展针对性培训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3月至7月,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江苏省13个市100个红十字养老照护社会志愿团队的224名养老照护师资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研究对象培训需求及养老照护知识知晓情况;共发放问卷224份,回收有效问卷207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2.4%。采用SPSS 21.0和Latent GOLD 5.1软件进行描述分析、层次聚类与潜在类别分析。结果养老照护师资对于老年人心理照护、老年人志愿服务和老年人康乐活动等知识与技能中"非常需要"的人数分别为196、196和193例,比例分别为94.7%、94.7%和93.2%。聚类分析显示,培训需求可分为老年人生活照护知识与技能、医疗保健知识与技能、心理护理知识与技能和精神慰藉知识与技能四大类;潜在类别分析结果显示,养老照护师资基于培训需求的不同可分为整体知识与技能高需求组、整体知识与技能部分需求组和医疗保健与心理照护知识与技能高需求组,三个模型对应的潜在概率分别为80.2%、13.0%、6.8%。结论社会志愿团队养老照护师资的培训应重视老年人精神慰藉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培训方案的设置应以师资成员多层次、个性化需求为导向,满足养老照护师资对自身发展的需要。

  • 标签: 养老照护 社会志愿团队 需求分析
  • 作者: 吴小妹1,张杨华2,王璐1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2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第9期
  • 机构:(1.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江西九江332000) (2.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总院分诊科,江西九江332000)
  • 简介:目的:探讨肿瘤康复志愿者心理支持对恶性肿瘤患者的应用研究效果。方法:选取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联合肿瘤康复志愿者实施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结果:护理前观察组自我感受负担(SPBS)评分水平与对照组相近(P>0.05);护理后两组SPBS评分均较护理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量表评分水平与对照组相近(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由肿瘤康复志愿者对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措施,可降低其自我负担感受,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

  • 标签: 肿瘤康复志愿者;肿瘤;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张增强术(mLSRS)治疗大范围肩袖损伤患者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关节四科收治的大范围肩袖损伤患者111例。男性45例,女性66例,年龄(58.0±6.9)岁(范围:40~72岁)。行mLSRS术患者39例,行排线桥缝合术(SB)患者72例,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mLSRS组和SB组患者进行1∶1最近邻匹配。成功匹配39对患者。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评估患者肩关节疼痛情况,Constant-Murley评分评估肩关节功能,肩胛骨平面上肢外展90°力量评估法检查患者侧肩关节外展肌力,Sugaya超声下肩袖愈合分类标准评估术侧肩袖愈合情况。采用t检验、χ2检验、非参数秩和检验、重复测量及多变量方差分析对组间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匹配后,mLSRS组较SB组术后第4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更低[1(2)分比2(2)分,F=5.32,P=0.02];术后1年患者Constant-Murley评分均较术前提高,但两组患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9.1±5.7)分比(87.6±7.3)分,t=1.00,P=0.32],两组患者术侧外展肌力较对侧均下降,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4.28±1.61)分比(4.54±1.64)分,t=-0.70,P=0.49]。根据Sugaya分类标准,mLSRS组患者愈合32例,未愈合7例,SB组患者愈合30例,未愈合9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P=0.58)。结论mLSRS术可降低大肩袖损伤患者术后疼痛,提高肩关节功能,早期临床效果良好。

  • 标签: 肩关节 治疗结果 肩袖修复 改良减张增强技术 双排线桥技术
  • 简介:摘要目前,国内器官捐献存在潜在捐献家属拒绝率高、生前签署率低、登记途径不了解、捐献家庭社会激励不足等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温州市首创在社会医疗保险卡(以下简称医保卡)上显示器官捐献志愿,实现了器官捐献意愿卡和医保卡的合二为一。这一做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了器官捐献宣传工作,有助于第一时间发现潜在捐献志愿者,有利于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有效开展家属协调工作,同时具有较高的群众认可度和可行性。

  • 标签: 器官捐献 医保卡 可行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学科联合重门诊对肥胖的重效果及重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多学科重门诊团队由2名内分泌科医师、2名营养师、2名康复科运动指导师、1名普外科医师、1名中医科医师以及多名健康教育护士组成。本团队自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共纳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多学科重门诊就诊的患者445例,平均年龄(37.6±12.5)岁,其中女性293例(65.8%),男性152例(34.2%)。在首诊后的3、6、12、18和24个月进行复诊,同时随访其体重及异常的代谢指标,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χ2检验分析影响重成功率的因素。结果多学科重门诊患者每次随访体重均较基线体重显著下降(P<0.01)。此外,随访第6和12个月时的体重均较上一次随访体重显著下降[6个月比3个月:(87.2±20.2)比(87.8±19.8)kg,P<0.01;12个月比6个月:(86.7±19.0)比(87.2±20.2)kg,P<0.01]。定义体重较基线下降超过5%为重成功时,多学科重门诊患者中重成功率达40.9%(179/438)~50.9%(110/216)。定义体重较基线下降超过10%为重成功时,重成功率逐渐由13.2%(58/438)升高至26.9%(14/52)。女性性别、基线体质指数(BMI)、腰围和重治疗早期体重下降与重成功率有关(P<0.01或P<0.05),应用二甲胍与重成功率无关(P>0.05)。结论多学科重团队对肥胖患者的重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女性性别、基线BMI、腰围和重治疗早期体重出现下降与重成功率有关。

  • 标签: 肥胖症 减重 多学科团队 随访研究
  • 作者: 陈曦 王宏 李笑天 石凡华 王文荣 丁桂春 费晓萍 王霞红 张美华 余淑芳 彭杨 吴红波 成晓燕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0-30
  • 出处:《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20年第10期
  • 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产科,上海 200011(现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妇产科,上海 200011),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产科,上海 200011,山东省泰安市妇幼保健院产科 271000,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 222000,扬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 225001,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 215300,上海市嘉定区妇幼保健院产科 201821,嘉兴市海盐县妇幼保健院产科 314300,慈溪市妇幼保健院产科 315300,株洲市妇幼保健院产科 412000,宁波市第四医院产科 315700,南通市妇幼保健院产科 226000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绒毛膜羊膜囊(dichorionic diamniotic, DCDA)胎出生体重不均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我国11家医院分娩的1 757例DCDA病例。以胎新生儿出生体重差≥20%为出生体重不均衡诊断标准,据此将1 757例分为出生体重均衡组(1 520例)和出生体重不均衡组(237例)。分析孕妇的一般情况及出生体重不均衡的危险因素。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出生体重不均衡组与出生体重均衡组相比,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4.5% (58/237)与12.8% (194/1 520)]、胎儿结构异常[4.2% (10/237)与1.0% (15/1 520)]、胎儿窘迫[6.3% (15/237)与1.4% (21/1 520)]、脐带异常[3.8% (9/237)与1.2% (18/1 520)]、脐带附着异常[3.8% (9/237)与1.4% (21/1 520)]等发生率较高(χ2值分别为22.882、15.160、22.602、7.607及34.904,P值均<0.05),但胎膜早破的发生率较低[11.0%(26/237)与16.5%(250/1 520),χ2=4.645,P=0.034]。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DCDA胎出生体重不均衡的危险因素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OR=2.258,95%CI:1.620~3.148,P<0.001)、胎儿结构异常(OR=4.268,95%CI:1.892~9.631,P<0.001)、脐带异常(OR=2.889,95%CI:1.245~6.705,P=0.014)、脐带附着异常(OR=2.318,95%CI:1.012~5.311,P=0.047)。结论DCDA胎发生出生体重不均衡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结构异常、脐带异常、脐带附着异常等危险因素有关。

  • 标签: 双生,二卵 出生体重 危险因素 妊娠并发症
  • 作者: 张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2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第9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医院影像中心,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探究在诊断疑似患有痛风的患者时,采用源CT能量成像辅助诊断具有的诊断价值。方法:从进入本院诊疗的疑似痛风疾病的患者中随机抽取出60例,并均应用源CT能量成像技术对其进行检测与诊断。结果:以临床诊断为标准分析源CT能量成像技术检测结果,此技术的特异性达到94.44%、敏感度达到92.86%、准确率达到93.33%;结晶位置分布在足(38.10%)、膝盖(30.95%)、双手(23.81%)、肘部(7.14%)。结论:在诊断痛风疾病患者时可采用源CT能量成像技术辅助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并为医师提供准确信息。

  • 标签: 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痛风;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