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行贿犯罪作为社会腐败的一大恶源,正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对其应坚持打击为主,预防为重的原则。行贿罪的惩治和预防应从其刑事立法始然。其立法机理,表现于符合对向犯的单向对合关系;其立法缺陷表现为一般行贿罪中“不正当利益”法律用语的含糊,包括外延和内涵的模糊性;其立法完善应从“财物”法律范围的扩大、增设“感情投资型”行贿行为两个方面人手,以期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加大对行贿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 标签: 行贿罪 行贿犯罪 法律范围 罪行 立法 惩治
  • 简介:民间金融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其应然合法性和实然合法性。倘若脱离民间金融所生存和发展的具体语境,单纯从国家法一元化视角出发去讨论民间金融的合法或者非法,都是有失偏颇的。从国家法与民间法二元结构体系看,那些在国家法层面被认定为非法的民间金融活动,在民间法层面并不当然丧失其合法性。因此,对民间金融必须立足于国家法与民间法二元结构的分析视角来加以考察,并通过适当的制度选择实现对其发展的规制和引导,而不是不加区别地一律予以打压和限制。

  • 标签: 民间金融 国家法 民间法 规制
  • 简介:文章论证了民事权利能力与法律人格具有等值性,批驳了某些不合理主张;分析了法律人格内涵的抽象性及其变迁,并对我国法律人格立法进行了评判,提出了完善建议,指出应当承认人身权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让与性。

  • 标签: 法律人格 民事权利能力 人身权 让与性
  • 简介:税收正义是税收立法、执行和司法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追求,同时也是一种判定税制设计及运行是否合理与正当的价值基准抑或分析工具。"营改增"作为税制改革的重要一环,实施以来既有显著成绩的取得,亦有诸如税负不公等有违税收正义之处,以税收正义审视和省思改革有助于保障改革的合理化与正当化。财税法治、国家治理与税收正义高度耦合,改革应以财税法治为保障,在国家治理模式下通过完善税率设计、税收比例和税收优惠措施来更好地寻求税制改革的正义径路,实现并保障税收的正义性。

  • 标签: 营改增 税收正义 税法评判
  • 简介:日前去浙大紫金港校区给法学新生做了一场讲座,主题是“怎样进人法学的思维?”间中谈及我们法律人在进行法律思维时,如果真的像1885年美国的霍姆斯大法官在萨福克律师协会的晚宴上所说的那样“只有一个共同准则,那就是法律”的话,那也有可能会踩人法律思维中所可能隐藏的陷阱。这是因为法律本身也可能是“有问题”的——从法学内部立场加以转述。这至少可以说法律也是可能被质疑或被批评为是“有问题”的。

  • 标签: 法学 李银河 法律思维 律师协会 法律人 大法官
  • 简介:注意义务是过失侵权责任中对具体过错的客观评判标准。在现今多发的网络侵权案件中,注意义务具有特殊的意义。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颁布后,对视频分享网站“明知”的判断仍然是我国司法实践中的难点。法院在视频分享网站版权侵权案件中所适用的注意义务标准极不统一。“变动的注意义务”适应了复杂的网络环境,较好地平衡了版权人、网络服务商和网络用户三者间的利益,应成为视频分享网站过失评判的新范式。

  • 标签: 视频分享网站 过失侵权 注意义务
  • 简介:一个成熟的学科必然处于一种成熟的理论体系之中,中国行政法学理论体系的成熟程度反映了中国行政法学科本身的成熟程度。虽然中国任何一本行政法学的教程都必然处于一种理论体系之中,但人们从不自觉转向自觉地寻找和探讨行政法学理论体系乃是90年代的事。本文对建国以来,特别对80年代以来的国内行政法学教材进行归类分析,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多种行政法学理论体系,如:宪法学体系、行政学体系和行政法学体系;行政法学总论体系和分论体系;制度行政法学体系与原理行政法学体系;静态行政法学体系与动态行政法学体系;宏现行政法学体系、微观行政法学体系和中观行政法学体系;行政法学的双线体系与单线体系;内部行政法学体系与外部行政法学体系等等。作者对各种行政法学理论体系进行了评判,分析了各种理论体系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根源。本文虽不能展示一种最终最完美的行政法学理论体系,但它也许为人们接近这种目标创造了一种有益的理论背景和思路。

  • 标签: 行政法学体系 中国行政法 理论体系 行政主体 宪法学 大学出版社
  • 简介:微软“黑屏”事件的发生揭示了法律对知识产权自力救济行为所存在的规范空白。数字作品与网络空间的结合使代码具有了可控性,从而在事实上使知识产权人在网络空间能够实施自力救济行为。无论是从规制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出发,还是从矫正网络空间的失衡状态出发,法律都应当以明确的规范形式规制网络空间的自力救济行为。

  • 标签: 网络空间 自力救济 代码可控性 解释论 立法论
  • 简介:地方立法应关注有关开发项目的环境与社会效益,并在遵循上位法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在条文中予以规范和调整。通过借鉴国际金融公司环境和社会可持续性绩效标准,建立地方开发项目环境与社会效益评判指标,包括实体性指标和程序性指标,对提升地方立法的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地方开发项目 环境和社会效益 地方立法
  • 简介:记者:从今年3月以来,您是如何关注"汪晖事件"的发展的?郭世佑:首先是一位博士生告诉我,有人举报汪晖先生"抄袭",当时我不太往心里去,有两个原因,一是如今的学术打假新闻太多,对骂的也多,真真假假,见怪不怪;二是个人精力有限,所控内容又不属于我的研习范围,无暇查证。

  • 标签: 抄袭事件 汪晖 职业伦理 记者 周报 教授
  • 简介:<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使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坚持“一个中心,

  • 标签: 编辑质量 政治质量 学报编辑 编辑工作 科学管理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简介:商标质量保证功能随商标史的演进而动态变化。经历严格质量管控.到防止欺诈,再到质量弱化的演变历程。商标至今是否仍具有质量保证功能。争议颇多,是与否各执一词。仅仅停留在商标本质和商标功能的形而上.无助于在两种观点中取舍.必须从商标立法的理论层面上检视质量保证功能的有与无。就我国的商标法来看.不宜简单地移植功利主义的模式,应当采用社会规划论为立法基础,基于保护消费者利益的考虑.坚守商标的质量保证功能.

  • 标签: 商标法 质量保证功能 消费者利益 社会规划论
  • 简介:批捕权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检察机关行使法律监督权的有效途径之一。但逮捕毕竟是刑事强制措施中最为严厉的一种,它的适用在较长的期限内直接限制了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逮捕案件质量不高或许就成为了侵犯人身自由、践踏人权的工具。因此正确适用逮捕措施,提高逮捕案件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司法实践毕竟是一个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它不是法律条文的机械适用,

  • 标签: 逮捕 批捕�
  • 简介:根据法律规定,政府具有保证环境质量的责任。政府的环境质量责任是一种积极责任,需要政府实施一定的行为才能实现,也具有可诉性程度低的特点。政府环境质量责任要求政府保持符合标准的环境、及时修改环境标准、采取一定的行动并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实现政府环境质量的责任方式主要有政治责任、司法责任和行政责任等。

  • 标签: 环境质量责任 积极责任 政策目标 可诉性 责任方式
  • 简介:<正>现在,上海市已建立五十个律师事务所,有专职、兼职、特邀律师一千二百三十人。几年来,律师为经济建设提供法律服务,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较大的发展。八五年底,聘请律师担任法律顾问的单位已达三千四百家。几年来共帮助聘请单位审查修改合同和其他法律文书一万零一百七十六件,调处非诉讼经济纠纷二千二百八十九件,出具法律意见书、建议书二千七百零四件,提供咨询意见二万七千零三十八件,上法制课三百多次,听讲人数达十五万人次,帮助五十多个单位建立了法律顾问,帮助催回欠款和避免经济损失一亿零五百八十九万余元。在帮助企业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改善企业

  • 标签: 法律顾问 法律问题 法律文书 管理经济 法律手段 非诉讼
  • 简介: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是实现教学管理目的、检验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的一种手段。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有其特定的目的、意义、评价方式、评价标准,评价实施结果处理必须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减少乃至消除评价工作中的心理干扰。

  • 标签: 高校 教学质量评价 心理干扰 教师 主评者 被评者
  • 简介:公安专业课具有行业应用性,时代局限性,操作规范性,知识滞后性,依据刚体性的特点.应依据教学内容优先的原则,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原则,突出现代应用的原则,注重学生参与的原则,扶持创新方法的原则确立公安专业课课堂质量标准.

  • 标签: 公安专业课 课堂教学 质量标准
  • 简介:“环境国家”是顺应生态环境保护实践需要的国家新类型、新形态,其落实需要围绕特定时期国家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而展开。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看,经历了从“总量控制目标”到“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的历史性转型;我国环境法治正在经历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的转型,国家义务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方式之一。环境质量改善国家义务在法秩序中的具体实现,需要各个公权力主体采取积极行动,形成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根据当代中国宪法秩序,执政党在推进环境质量改善国家义务过程中发挥核心与主导作用,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国家机关在各自职权范围内采取积极措施,形塑实现环境质量改善国家义务的法律制度体系,以更好地规范、促进国家权力在环境保护领域的行使。

  • 标签: 环境质量改善 国家义务 环境国家 党政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