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作者: 安然逊 徐园 鲁乔丹 王磊 王钰 邓海波 孙建华 朱丽筠 王晓杰 马玉芬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3年第06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北京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保健医疗部,北京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北京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北京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心外科,北京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北京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北京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工会,北京 10073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国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护理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为护理人员开展相关研究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与启示。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以肿瘤患者VTE为核心的护理研究学术期刊论文,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2月11日,借助CiteSpace 5.8.R3软件进行文献关键词共现、聚类和突变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 678篇,我国肿瘤患者VTE护理研究发文量整体呈指数型增长趋势。"妇科肿瘤"为最为高频关注的肿瘤类型,"围手术期""PICC""化疗"为主要聚焦的研究场景;"肺癌""卵巢癌""风险评估""预防护理干预"及"生活质量"等为研究的前沿热点。结论我国肿瘤患者VTE护理研究在需求的引领和国家政策的驱动下处于发展上升期。建议我国护理学者在该领域深化特异性风险评估与细节化预防、加强院外持续随访,继续推进完善循证护理、生活质量等相关研究,还可结合该领域国外护理研究、国内外医疗研究以明晰进一步研究方向。

  • 标签: 静脉血栓栓塞症 肿瘤 护理 CiteSpace软件 文献计量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感染性休克患者不同部位毛细血管充盈时间(CRT)与乳酸清除率的相关性,为CRT在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7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入ICU和入ICU 6 h后2个时间段分别采集3个部位(前额、膝盖、甲床)的CRT、平均动脉压、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情况、乳酸清除率等指标,分别比较不同部位CRT变化与乳酸清除率的相关性。结果当6 h内乳酸清除率>10%时,3个部位中只有甲床部位CRT与患者乳酸清除率有相关性,3个部位的Pearson系数分别为甲床0.823(P<0.05),额头0.232(P>0.05),膝盖0.254(P>0.05)。当患者6 h内乳酸清除率<10%时,3个部位与患者乳酸清除率均无相关性,3个部位的Pearson系数分别为甲床0.299(P>0.05),额头0.247(P>0.05),膝盖0.258(P>0.05)。结论当6 h内乳酸清除率>10%时,甲床部位的CRT与患者的乳酸清除率有良好的相关性,甲床部位的CRT变化可成为临床评估微循环的实用工具。

  • 标签: 感染性休克 毛细血管充盈时间 乳酸清除率
  • 作者: 鲁乔丹 王晓杰 王磊 邓海波 徐园 王钰 朱丽筠 马玉芬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2年第12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北京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北京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北京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心脏外科,北京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二病房,北京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工会,北京 100730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我国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血栓护理研究的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使用CiteSpace软件对我国PICC相关性血栓护理研究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2月1日。结果共检索到3 988篇文献,筛选后纳入文献846篇。我国PICC相关性血栓护理研究发文量整体呈增长趋势,2013—2019年共发表文献655篇,占文献总量的77.42%。文献类型中经验总结类文献数量最多,为442篇(52.25%);其次为实验/类实验性研究,共201篇(23.76%)。文献发表机构分布于我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江苏省发表文献数量最多,为82篇(9.69%);其次为广东省64篇(7.57%)。研究对象聚焦于肿瘤患者,研究主题聚焦于危险因素和护理干预。结论PICC相关性血栓正逐渐受到我国护理人员的关注,研究力度不断加大,但整体研究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未来需强化科研设计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加强不同地域研究者及机构间的合作交流,积极把握当前PICC相关性血栓护理研究的热点及发展趋势,拓宽研究内容。

  • 标签: 文献计量学 PICC 静脉血栓 热点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描述国内外照顾者参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管理的研究内容、方法等现状。检索从建库至2020年10月26日的CNKI、万方中文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INAHL英文数据库,筛选出相关的研究,共纳入9篇文献。疾病人群包括骨科、内科卧床、神经外科以及接受PICC置管的患者,通过质性和量性研究方法,聚焦照顾者对VTE相关知识的认知行为水平现状和采取的预防措施实施情况2个方面。结果发现,照顾者在VTE防治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已经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且有相关研究。照顾者参与其中的有效性、可行性均已得到了初步证实,但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亟需拓展研究方向,深入开展临床研究,探索照顾者在VTE防治管理中的作用,并推动VTE防治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静脉血栓栓塞 管理 照顾者 范围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糖环境下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对巨噬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建立RAW264.7巨噬细胞系,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SDF-1对巨噬细胞的毒性。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高糖(22.5 mmol/L)和正常糖(5.5 mmol/L)对巨噬细胞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实验分组:A组(对照)、B组(SDF-1)、C组(磷脂酰肌醇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抑制剂:LY294002)、D组(SDF-1+ LY294002),Transwell实验检测巨噬细胞的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两组间比较采用非配对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CCK-8实验结果显示,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64,P>0.05)。高糖组巨噬细胞SD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SDF-1的特异受体(CXCR4)、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低于正常糖组(SDF-1、VEGF、CXCR4、MMP-9组间比较,t=50.510、11.020、27.660、55.350,均P<0.05)。Transwell实验中,A、B、C、D组迁移巨噬细胞数分别为(86.630±4.096)、(144.300±5.044)、(59.000±2.646)、(65.670±4.256)个。与A组比较,B组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60、5.574,均P<0.05)。此外,SDF-1可以增加巨噬细胞CXCR4、PI3K、蛋白激酶B(Akt)、MMP-9、VEGF的表达,而LY294002可以减少上述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蛋白,B组:CXCR4、PI3K、Akt、MMP-9、VEGF组间比较,t=44.690、5.393、4.640、13.250、8.551,均P<0.05;C组:PI3K、Akt、MMP-9、VEGF组间比较,t=13.430、5.287、4.381、45.510,均P<0.05)。结论高糖环境可以影响巨噬细胞SDF-1、VEGF、CXCR4及MMP-9的表达,SDF-1可能通过上调PI3K/Akt通路促进巨噬细胞分泌MMP-9及VEGF。

  • 标签: 高糖环境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巨噬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猪脱细胞真皮基质(pADM)对大鼠角质形成细胞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原代大鼠角质形成细胞,免疫组织化学鉴定原代角质形成细胞;实验分组:对照组、pADM组、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激动剂SKL2001组、pADM+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剂FH535组;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大鼠角质形成细胞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分子以及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的表达。两组间比较采用非配对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pADM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分子Wnt3a,β-catenin,LEF-1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Wnt3a,qPCR:2.489±0.414比1.210±0.242,t=4.068,P<0.05;Western blot:0.571±0.043比0.217±0.071,t=7.401,P<0.05;β-catenin,qPCR:2.594±0.244比0.818±0.188,t=9.877,P<0.05;Western blot:0.794±0.031比0.420±0.026,t=16.12,P<0.05;LEF-1,qPCR:2.816±0.190比0.896±0.090,t=9.702,P<0.05;Western blot:0.700±0.124比0.276±0.090,t=4.781,P<0.05;Cyclin D1,qPCR:2.708±0.305比0.922±0.095,t=15.720,P<0.05;Western blot:0.554±0.097比0.166±0.067,t=5.723,P<0.05);pADM+FH535组Wnt3a,β-catenin,LEF-1和Cyclin D1表达水平低于pADM组(Wnt3a,qPCR:0.350±0.049比0.964±0.159,F=49.890,P<0.05;Western blot:0.192±0.106比0.485±0.028,F=47.780,P<0.05;β-catenin,qPCR:0.431±0.149比0.919±0.074,F=39.430,P<0.05;Western blot:0.174±0.013比0.386±0.048,F=49.950,P<0.05;LEF-1,qPCR:0.502±0.067比0.954±0.112,F=79.130,P<0.05;Western blot:0.091±0.037比0.377±0.055,F=121.000,P<0.05;Cyclin D1,qPCR:0.264±0.049比0.962±0.037,F=105.500,P<0.05;Western blot:0.111±0.053比0.297±0.023,F=137.300,P<0.05)。结论pADM有类似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动剂的作用,其可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提高大鼠角质形成细胞中Cyclin D1的表达,FH535可阻断pADM对Cyclin D1的激活作用。

  • 标签: 猪脱细胞真皮基质 Wnt信号通路 角质形成细胞 细胞周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感染性休克患者不同部位毛细血管充盈时间(CRT)与乳酸清除率的相关性,为CRT在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7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入ICU和入ICU 6 h后2个时间段分别采集3个部位(前额、膝盖、甲床)的CRT、平均动脉压、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情况、乳酸清除率等指标,分别比较不同部位CRT变化与乳酸清除率的相关性。结果当6 h内乳酸清除率>10%时,3个部位中只有甲床部位CRT与患者乳酸清除率有相关性,3个部位的Pearson系数分别为甲床0.823(P<0.05),额头0.232(P>0.05),膝盖0.254(P>0.05)。当患者6 h内乳酸清除率<10%时,3个部位与患者乳酸清除率均无相关性,3个部位的Pearson系数分别为甲床0.299(P>0.05),额头0.247(P>0.05),膝盖0.258(P>0.05)。结论当6 h内乳酸清除率>10%时,甲床部位的CRT与患者的乳酸清除率有良好的相关性,甲床部位的CRT变化可成为临床评估微循环的实用工具。

  • 标签: 感染性休克 毛细血管充盈时间 乳酸清除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猪脱细胞真皮基质(pADM)在体外培养中对毛囊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实验培养毛囊角质形成细胞,按照干预措施不同分为6组,A组为单纯毛囊角质形成细胞组;B组为毛囊角质形成细胞+pADM组(20 mg/L);C组为毛囊角质形成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组(10 μg/L);D组为毛囊角质形成细胞+TNF-α抑制剂组(Lenalidomide);E组为毛囊角质形成细胞+TNF-α(10 μg/L)+pADM组(20 mg/L);F组为毛囊角质形成细胞+TNF-α抑制剂+pADM组(20 mg/L)。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分别测定各组的淋巴增强因子1(LEF-1) mRNA及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 mRNA的表达。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B、E、F组的毛囊角质形成细胞,观察pADM对毛囊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影响。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A组(LEF-1,1.093±0.121,Ki-67,1.100±0.089)毛囊角质形成细胞中LEF-1 mRNA及Ki-67 mRNA的表达低于B组(LEF-1,2.973±0.234,Ki-67,2.577±0.067)和D组(LEF-1,1.867±0.045,Ki-67,1.967±0.136),但高于C组(LEF-1,0.450±0.090,Ki-67,0.490±0.026)。A组与B组、A组与C组、A组与D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比B,tLEF-1=14.280,P<0.05;tKi-67=15.390,P<0.05;A比C,tLEF-1=4.887,P<0.05;tKi-67= 6.356,P<0.05;A比D,tLEF-1=5.875,P<0.05;tKi-67=9.030,P<0.05);B组(LEF-1,2.973±0.234,Ki-67,2.577±0.067)毛囊角质形成细胞中LEF-1 mRNA及Ki-67 mRNA的表达高于E组(LEF-1,1.793±0.078,Ki-67,1.940±0.165),而低于F组(LEF-1,4.257±0.266,Ki-67,3.193±0.155),B组与E组,B组与F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比E,tLEF-1=8.964,P<0.05;tKi-67=6.634,P<0.05;B比F,tLEF-1=9.749,P<0.05;tKi-67=-6.425,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B组毛囊角质形成细胞数量高于E组而低于F组。结论在体外培养中,pADM可能通过下调TNF-α促进LEF-1和Ki-67的表达,从而促进毛囊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

  • 标签: 毛囊角质形成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 淋巴增强因子1 细胞增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西藏地区医院护士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西藏地区VTE防治的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于2019年11—12月对西藏自治区7个市(地区)59所医院的1 117名护士采用临床护士VTE知识问卷进行VTE知识调查。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护士VTE知识得分是否合格的影响因素。结果1 117名西藏地区护士的VTE知识总分为(36.70±15.17)分,其中基础知识维度得分为(7.13±2.99)分,风险评估维度得分为(14.75±7.61)分,基本预防维度得分为(3.92±1.99)分,物理预防维度得分为(4.73±2.62)分,药物预防维度得分为(1.96±1.29)分,发生VTE后处理维度得分为(4.22±2.35)分。西藏地区护士的VTE知识平均得分率为48.94%,护士的知识掌握情况处于中下水平;在预防措施的使用方面,护士的知识掌握不足,其中物理预防得分率为36.38%,药物预防得分率为39.2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职称、医院等级、是否参加过培训是护士VTE知识得分是否合格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西藏地区护士的VTE知识掌握不足,管理者需对不同特征护士人群以及知识掌握的不足之处开展针对性培训,促进护士将所学有效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保证VTE的护理质量。

  • 标签: 静脉血栓栓塞 护士 知识
  • 简介:摘要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管理工作至关重要,照顾者与医生、护士及患者形成的VTE"四位一体"防治管理团队,对改善患者VTE临床结局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国内照顾者参与的VTE防治管理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对照顾者的认知及行为进行干预,在VTE延续性防治管理的内涵及形式等方面展开深入探索,以提升照顾者参与VTE防治管理工作中的质量,在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中发挥促进作用,最终达到提高VTE防治管理效果的目的。

  • 标签: 综述 静脉血栓栓塞症 防治管理 照顾者 四位一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教育干预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疾病认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9月—2018年12月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骨科病房确诊为特发性脊柱侧凸的122例青少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教育干预。采用自行设计的疾病知识问卷和中文版脊柱侧凸研究学会22项问卷表(SRS-22)评估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入院时、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两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患者3个时间点得分的交互效应和组间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时,对照组患者SRS-22量表总分为(4.14±0.36)分,观察组为(4.32±0.3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64,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教育干预可适当改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助于疾病康复。

  • 标签: 生活质量 疾病认知 健康教育 以家庭为中心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 作者: 马玉芬 邓海波 王磊 孙建华 刘戈 王晓杰 徐园 郭雅萍 耿倩 吴欣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3
  • 出处:《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年第02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门诊部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心外科病房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肝脏外科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二病房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 100730
  • 简介:摘要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住院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住院患者可能存在VTE高危因素。护理作为VTE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应准确识别危险因素、及时正确进行VTE风险评估,采取恰当的预防措施对预防VTE意义重大。

  • 标签: 静脉血栓栓塞 风险因素 风险评估 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构建患者安全为导向的俯卧位通气护理指标体系,为临床评估、护理该类患者提供参考,为护理管理者提供质量控制与改进的依据,不断优化俯卧位管理,促进患者安全。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和访谈初步拟定指标,随后经过2轮专家函询,讨论、修改并最终形成相应的指标体系。在科室实施半年后,评估护理人员满意度以验证效果。结果最终形成危重患者俯卧位通气护理指标体系,包括9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71个三级指标。专家可信度好,护理人员满意度高。结论基于患者安全的危重患者俯卧位通气护理指标体系较全面涵盖了各项护理要点,具体效果有待在医院管理实践中进一步验证。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俯卧位通气 护理质量 护理敏感指标 患者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首次确诊下肢DVT患者对DVT的认知水平及影响因素,为临床DVT的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9月于北京协和医院初次诊断为DVT的100例患者,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疾病相关资料、DVT知识水平调查。对患者DVT认知水平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100份,有效回收99份。患者DVT知识水平标准化得分为(45.76±28.05)分。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文化程度、DVT类型、DVT确诊时间、肿胀症状、影响生活、影响工作、对干预措施知晓情况不同的患者其DVT知识水平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和对干预措施知晓情况是首次确诊下肢DVT患者疾病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首次确诊DVT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较低,护理人员应该针对患者的个人特征和疾病相关特征给予个性化的健康宣教和指导,提高患者对DVT的整体认识,共同做好DVT的预防管理,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

  • 标签: 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 深静脉血栓 疾病认知 影响因素 健康宣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父母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9月—2018年12月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骨科病房确诊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父母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71例、观察组67例。对照组给予患者父母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采用中文版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和家庭管理测量量表分别评估两组患者父母的焦虑状况和疾病管理能力。结果两组患者父母焦虑水平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6个月观察组父母疾病管理能力得分为(45.89±4.18)、(41.84±3.02)分,高于对照组的(42.43±5.28)、(40.25±4.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父母的疾病管理困难得分为(28.20±4.71)、(32.98±6.16)分,低于对照组的(33.75±6.42)、(36.97±5.6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可提高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父母出院后的疾病管理能力,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 标签: 脊柱侧凸 健康教育 疾病管理 青少年 父母 以家庭为中心 焦虑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