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体外循环(CPB)下心脏手术患儿术后中枢神经并发(CNSC)发生的危险因素:近红外光谱法测定脑组织局部氧饱和度(rSO2C)。方法收集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本院住院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择期行CPB下直视心内畸形矫治术患儿60例,性别不限,年龄6~36月,体重5~19 kg,ASA分级Ⅱ或Ⅲ级。术中以近红外光谱仪连续监测患儿双侧rSO2C。分别于麻醉诱导后10 min、CPB开始即刻、CPB结束时、入ICU时、入ICU后4、8 h、术后1、2和3 d(T0~8)时抽取中心静脉血,测定血清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术后12个月时采用儿童脑功能分类量表评分进行神经功能预后评估,根据是否发生CNSC分为CNSC组和非CNSC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CPB下心脏手术患儿术后CNSC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2例患儿排除本研究。18例患儿术后发生CNSC,发生率31.0%。与非CNSC组比较,CNSC组CPB过程中rSO2C最小值降低,动脉-脑氧饱和度差(da-rSO2C)最大值升高,rSO2C降低幅度>25%、rSO2C<40%和da-rSO2C>50%持续时间延长,T2~T8时血清S100β蛋白和NSE浓度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PB过程中rSO2C降低幅度>25%、rSO2C<40%和da-rSO2C>50%持续时间延长是术后CNSC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CPB过程中rSO2C降低幅度>25%、rSO2C<40%和da-rSO2C>50%持续时间延长是心脏手术患儿术后CNSC发生的危险因素。

  • 标签: 体外循环 心脏外科手术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肾癌合并静脉癌栓患者住院期间术后并发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0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行肾癌根治术及静脉癌栓取出术的183例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术后并发的危险因素,使用R软件建立列线图模型,采用一致性指数(C-index)评价模型的区分度;采用加强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计算经乐观值调整后的C-index,并绘制校准曲线和计算调整后Brier-score评估模型的校准度。结果本研究中患者术后总并发发生率为36.6%(67/183)。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前Mayo分级高[比值比(odds ratio, OR)=2.27,95%CI 1.09~4.70,P=0.028]、肝酶升高(OR=8.62,95%CI 1.88~39.57,P=0.006)、进行急性等容自体血液稀释(OR=2.50,95%CI 1.05~5.94,P=0.039)、术中使用CPB(OR=10.20,95%CI 2.62~39.65,P=0.001)和乳酸峰值高(OR=1.62,95%CI 1.05~2.49,P=0.030)是术后并发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OR=0.30,95%CI 0.12~0.75,P=0.010)、术前白蛋白高(OR=0.90,95%CI 0.82~0.98,P=0.020)是术后并发发生的保护因素。以上述因素构建的术后并发预测模型,其区分度较高(粗C-index=0.837,95%CI 0.776~0.899);内部验证显示,该模型经乐观值调整后的C-index为0.779,调整后Brier-score为0.189,结合校正曲线,表明该模型的区分度及校准度均较好。结论基于男性、术前白蛋白、Mayo分级、肝酶升高、使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术中CPB及乳酸峰值建立的术后并发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及校准度,便于临床使用。

  • 标签: 肾癌 静脉癌栓 术后并发症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急性阑尾炎术后并发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2月就诊的急性阑尾炎患者80例,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觀察对比两组患者并发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10.0%)术后并发发病率显著小于对照组(27.5%),观察组(90.0%)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62.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的实施可有效减少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并发发病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急性阑尾炎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发生并发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发380例患者为研究资料,所有患者都采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后给予针对性护理,观察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并发发生率。结果PICC导管并发380例患者中,有90例患者出现并发状况,其并发发生率为23.7%。结论对PICC导管并发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可降低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癌症 中心静脉导管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婴儿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泪道探通术并发发生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东莞市寮步医院2009年至2018年的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儿(1~11个月龄),行泪道探通手术后发生并发者124眼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共772眼泪道探通术中12眼(1.55%)发生假道,112眼(14.51%)发生泪点出血。并发发生率随月龄增加而增加,3月龄以下患儿无出血发生。操作者熟练程度与假道的发生有关(χ2=12.00,P=0.001),与出血的发生无关(χ2=0.562,P=0.453),探通并发与感染无关(P>0.05)。结论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儿,在2~3个月龄时行泪道探通手术并发少,规范操作、技术熟练,可有效减少并发的发生。

  • 标签: 阻塞,鼻泪管,先天,婴儿 探通术,泪道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动静脉内瘘血透并发预防中辅以早期护理的价值。方法:纳入对象为2021.01至2023.03在医院接受动静脉内瘘术的80例血透患者,以随机方式均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护理,比对护理有效性。结果:观察组并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血透治疗中辅以早期护理,可减少动静脉内瘘并发发生,确保血透治疗效果,适宜推广借鉴。

  • 标签: 动静脉内瘘 血透 并发症 早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后接受优质护理对术后并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85例在我院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中心随机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共分为对照组75例和实验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情况以及IPSS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接受优质护理后并发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IPSS评分为(8.01±1.23)分低于对照组(13.66±2.92)分(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并发的减少有着重要作用,稳定了患者IPSS评分,帮助患者实现快速康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电切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脊柱骨折并发脊髓损伤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脊柱骨折并发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优质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0人。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并发低,不良情绪、疼痛症状改善更明显(P

  • 标签: 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发生脓毒血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产后脓毒血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就诊并生产的产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99例产后患脓毒血患者作为病例组,应用简单随机方法选取同期不伴有产后脓毒血患者212例作为对照组,通过查阅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整理,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产后脓毒血的危险因素。结果99例产后脓毒血患者的感染部位主要为生殖道、呼吸系统,分别占28.28% (28/99)、26.26%(26/99);99例产后脓毒血患者血培养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比例最高,占58.59%(58/99),其中以链球菌为主,占23.23%(23/99)。革兰阴性菌占38.38%(38/99),其中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31.31%(31/9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妊娠期糖尿病(OR=2.643,95% CI 1.123 ~ 6.276)、合并生殖道感染(OR=7.542,95% CI 3.571 ~ 15.959)、阴道试产(转剖宫产)(OR=1.218,95% CI 1.008 ~ 1.493)、胎膜早破(OR=1.152,95% CI 1.019 ~ 1.449)、产后出血(OR=1.562,95% CI 1.263 ~ 1.881)及剖宫产分娩(OR=2.074,95% CI 1.442 ~ 2.993)是产后脓毒血的危险因素。结论影响产后脓毒血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生殖道感染、阴道试产(转剖宫产)、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及剖宫产分娩,针对危险因素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要加强预防,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对防治产后脓毒血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脓毒血症 产后 危险因素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做好神经外科术后患者顽固性呃逆的护理,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针对神经外科术后发生顽固性呃逆进行分析,设计护理流程,严格按照标准护理流程进行护理。结果15例术后顽固性呃逆患者的症状全部得到控制,未发生药物依赖。结论标准护理流程能够有效控制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顽固呃逆。

  • 标签: 神经外科 术后 顽固性呃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支气管扩张患者的护理措施加以探讨和总结。方法:采取数字随机法将我院收治的 26例支气管扩张患者分成甲乙两组各 13例,分别给予其常规护理与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甲组总有效为 84.61%,同乙组的 92.30%比较,差异显著(P< 0.05),且两组在护理满意度上,比较也存在显著差异(P< 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在临床支气管扩张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于实际应用。

  • 标签: 支气管扩张症 临床护理 咳嗽症
  • 简介:【摘要】脊髓损伤(SCI)是非常严重的疾病,给社会和家庭都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而神经源性膀胱是SCI后最常见最严重并发之一,在SCI早期、恢复期及康复期分别对神经源性膀胱进行阶梯式管理,能够有效预防尿路感染,促进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提高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 标签: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阶梯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支气管扩张患者的护理措施加以探讨和总结。方法采取数字随机法将我院收治的26例支气管扩张患者分成甲乙两组各13例,分别给予其常规护理与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甲组总有效为84.61%,同乙组的92.30%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两组在护理满意度上,比较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在临床支气管扩张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于实际应用。

  • 标签: 支气管扩张症 临床护理 咳嗽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糖尿病患者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以前瞻性研究方法将68例脑卒中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4例,时间以2015年2月—2016年2月为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神经内科护理。比较两组康复率。结果两组康复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97.06%VS82.35%),差异显著(P<0.05)。结论神经内科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可促进脑卒中糖尿病人的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神经内科护理 脑卒中糖尿病 护理干预 康复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primary aldosteronism,PA)患者代谢指标及其他特征的变化,提高对PA的认识。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唐山市工人医院明确诊断且符合纳入条件的91例PA患者作为观察对象(PA组),纳入同时期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的患者112例作为对照(EH组)。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血钾、肌酐、尿酸、醛固酮、肾素、血浆醛固酮/肾素浓度比值(aldosterone to renin ratio,ARR),以及血压、腰围等指标的差异。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以M(Q1,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法。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A组患者血钾为(3.37±0.39)mmol/L、肾素为1.61(0.34,7.23)ng/L、ARR为96.85(26.06,506.10),EH组患者血钾为(3.91±0.59)mmol/L、肾素为12.81(1.90,82.45)ng/L、ARR为13.22(1.06,54.6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5、Z=6.24、Z=55.40,均P<0.001)。PA组患者收缩压为(190.80±20.30)mmHg、舒张压为(117.70±12.89)mmHg、腰围为(91.67±9.38)cm,EH组患者收缩压为(177.01±12.89)mmHg、舒张压为(101.39±9.34)mmHg、腰围为(86.59±9.07)cm,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88、t=10.44、t=3.90,均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腰围(OR=1.065,95% CI为1.007~1.118,P<0.001)、收缩压(OR=1.053,95% CI为1.034~1.077,P<0.001)、舒张压(OR=1.054,95% CI为1.031~1.077,P<0.001)、ARR(OR=1.170,95% CI为1.115~1.228,P<0.001)为PA的危险因素。结论与EH相比,PA患者血压、ARR及腰围高,血钾及肾素水平低;收缩压、舒张压、ARR、腰围为PA的危险因素。高危人群加强PA的筛查和治疗有利于更好地规避靶器官损害风险。

  • 标签: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发性高血压 代谢指标 肾素 血浆醛固酮/肾素浓度比值
  • 简介:  【摘 要】目的:分析与研究中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 2016年 6月至 2017年 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与西医组,每组各 40例。中医组患者采用中医方法进行治疗,西医组患者采用西医方法进行治疗,并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法后,中医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西医组患者的,两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中医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中医治疗不进可以有效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也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预后效果。    【关键词】中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西医治疗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reating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6 to May 2017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oup and Western medicine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in TCM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hile the patients in western medicine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After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CM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Western medicine group,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TCM Treatment on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is more significant. Inadequate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patients, but also can alleviat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improve the prognosis.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病患者 PICC置管并发静脉血栓的护理对策。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了我院心血管内科在 2016年 8月至 2018年 5月期间收治的 4例 PICC置管并发静脉血栓的心血管病患者, 分析静脉血栓发生原因,提出护理对策,如监测生命体征,限制患肢剧烈运动、遵医嘱抗凝治疗等。结果:4例 PICC置管并发静脉血栓的心血管病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均顺利拔管,无血栓脱落、断管等情况发生,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心血管病患者因血流缓慢导致其是 PICC置管并发静脉血栓高危患者,尤其是高龄且意识不清患者,护理人员需要规范护理操作,严格按照护理对策进行护理干预,预防并发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出院。

  • 标签: 心血管 PICC置管并发静脉血栓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缺血预适应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中的保护作用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55例。A组男23例,女32例;年龄52~74(62.78±4.77)岁;B组男27例,女28例;年龄51~73(61.48±4.59)岁。B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A组在B组的基础上采用远隔缺血后适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及梗死灶体积、血清S100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新喋呤(Npt)、半乳糖凝集素3(GAL3)、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治疗3个月后,A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55%(52/55),高于B组的81.82%(45/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4,P=0.039);治疗3个月后,A组NIHSS评分为(9.74±1.83)分,低于B组的(12.25±2.82)分,BI评分为(75.26±5.38)分,高于B组的(62.47±6.02)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496、11.748,均P<0.001);治疗3个月后,A组梗死灶体积为(3.35±1.02)cm3,缩小幅度优于B组[(3.79±1.11)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A组全血低切黏度为(5.08±0.79)mPa·s、全血高切黏度为(4.22±0.51)mPa·s、血浆黏度为(1.17±0.34)mPa·s、纤维蛋白原为(2.86±0.34)g/L,均低于B组的(6.63±1.02)mPa·s、(4.85±0.62)mPa·s、(1.36±0.40)mPa·s、(3.53±0.42)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个月后,A组血清S100β为(1.37±0.38)μg/L、NSE为(15.28±3.37)μg/L、Npt为(6.95±1.78)nmol/L、GAL3为(9.68±2.27)g/L,均低于B组的(1.74±0.46)μg/L、(19.72±4.73)μg/L、(9.07±2.24)nmol/L、(11.94±3.04)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缺血预适应辅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进一步提升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缩小梗死灶体积,调节血液流变学状态,促进病情恢复。

  • 标签: 缺血预适应 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功能 Npt GAL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