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科学课程教育创新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31
/ 2

“双减”背景下小学科学课程教育创新探索

陈泽明

  重庆市长寿区教师发展中心  401220

摘要:“双减”政策下,加强小学科学课程教育创新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索科学知识,培养他们观察、实验、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促进小学高品质科学课堂的有效构建,助推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还要有方向性和针对性地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推动教学改革创新和不断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强化小学科学教学意义和价值,推动我国教育领域中小学教育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双减”;小学科学课程教育;创新

引言

小学科学课程教育创新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科学观念与态度的关键环节,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进一步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需要对其进行重点关注。教师需要结合科学教学内容,规范合理开展科学教学活动,引领学生多维度思考探究,提升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论证能力与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科学思维。

1“双减”背景下小学科学课程教育创新的重要性

在“双减”背景下,小学科学课程教育创新包括科学思维能力、科学观念和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应用能力等。其中,科学思维能力主要指学生个体通过科学方法和逻辑思考的能力,详细而论,包括学生对问题分析的能力,包括学生对问题解决的能力,包括学生在科学学习过程中的观察和实验以及推理等多方面的能力。小学科学教师在学生重要发展阶段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可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思维习惯,逐渐具备较强的科学素养。科学观念和科学知识是指学生对自然界和科学的基本认识和理解,而科学观念的培养需要建立在扎实的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小学科学教师为确保能在教育发展新阶段达成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可通过做好基础知识讲解,并借助探究性学习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热情,引领学生理解科学的客观性和可证伪性,确保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科学知识进行正确的判断、决策。科学方法的应用能力主要指学生个体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详细而论,主要是学生运用观察或者提出问题以及假设和实验等多种方法,在亲身参与科学探究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较强的科学方法应用能力,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通过引导学生理解科学方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让学生在后续学习中具备较强的科学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获得全面发展。

2“双减”背景下小学科学课程教育的创新策略

2.1让学生具备科学观念

学生在科学学习中具备正确的科学观念,可促使学生逐步强化个人的科学素养。小学科学教师可基于科学观念包括科学方法论和科学态度以及科学价值等多方面的内容,着重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对科学问题的思考能力,确保学生具备的科学观念能够理解科学的客观性和可伪正性以及相应的更新性等。例如,小学科学教师讲解《运动与力》时,可通过让学生依据运动的球能把瓶子击倒、运动的锤子能把核桃砸开等事实,尝试实践,推出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的结论。这样不仅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以及将理论性较强的教学知识和学生实际生活要相关联,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还可让学生在完善推理过程的过程中,对科学问题加强思考,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念,长时间保持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2教学方法的创新

(1)探究式教学创新。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索,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小学科学课程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引导性问题、设计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科学知识。例如,在四年级下册《摩擦力的秘密》教学中,在研究摩擦力大小与何种因素有关时,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实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探究摩擦力的秘密。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在不同材质的平面上推动一个文具盒,感受在不同的表面上推起来需要的力的大小,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在光滑的表面上推物体比在粗糙的表面上容易?”引导学生思考摩擦力的产生原因。其次,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在相同大小的两个轮子上分别涂上不同的材料,观察哪个轮子更容易滑动。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摩擦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最后,教师让学生总结出摩擦力的秘密,即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以及物体的质量都会对摩擦力的大小产生影响。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摩擦力的知识,还能够培养实验推理能力。

(2)因材施教,创新个性化教学。每名学生都有独特的学习方式和兴趣爱好,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性和需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实施分层教学或设定差异化的任务来满足学生的能力和兴趣,从而设计出不同的学习任务和活动。例如,在五年级下册《造房子》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设置不同的实践任务,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对于对建筑感兴趣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参与设计和建造模型房屋的活动,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自己的创意选择适合的材料和工具,设计并搭建出自己理想的小房子;对于对艺术感兴趣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绘画或手工制作活动,用不同的颜色和材料,创作出自己理想中的房屋图像或模型。这样的个性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2.3为合作学习打下基础,保证良好合作学习

在小学科学课程教育中,要使小组合作学习的实用价值得以发挥,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团队,这是所有老师都要注意的问题,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平时的教学和生活中,要紧密地注意到学生的学业和人生状态,主动地与他们进行交流,掌握他们的思想和实际能力的发展情况,保证对他们的学情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其次,在开展群体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其他成员的不同意见,并遵守同质性的根本原理,保证每个成员具有各自的个性特点、理解能力、兴趣爱好以及基本知识,从而保证整体群体的学习环境。从建立小组的角度来看,我们要将小组活动与目标相融合,以调动学生的热情,为以后开展合作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在“双减”背景下加强小学科学课程教育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未来,应继续在科学教育的探索之路上不断改革、大胆创新,持续优化科学教育体系,整合社会多方资源,丰富科学实践活动,优化科学教师队伍,增强科学教师能力,积极探索创新、创智、创造的科创教育路线,为学生提供优质科学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李俊杰.知识、思维和能力——谈课标指引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做法[J].神州,2018 (15):113.

[2]张帝平.基于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3(16):81-83.

[3]孙梦月,李玉峰.基于创新思维培育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设计——以“水到哪里去了”为例[J].实验教学与仪器,2023,406): 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