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化育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3
/ 2

传承文化育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

陈琪

义马市银杏小学  472400

摘要:本文探讨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文章分析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并提出了其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这些策略包括挖掘传统美术资源、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以及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等方面,旨在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升他们的美术创作能力和审美素养。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引言

在全球化的今天,保护和传承本国优秀传统文化至关重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既承载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又富含教育价值。小学美术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能弘扬民族文化,培育学生的美德。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为小学美术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的概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漫长历史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深刻的道德理念,同时展现出卓越的艺术成就和科技进步。这一精神财富跨越思想、道德、艺术和科技等多个领域,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多样的文化内涵。在思想层面,儒家思想为核心,弘扬仁爱、礼义、智信等价值观,强调人际和谐与互助。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也各具特色,共同构建了中华民族多元统一的思想体系。道德方面,传统文化注重个人修养和品德培育,推崇孝道、忠诚、诚信等美德。倡导从个人修身做起,进而齐家、治国、平天下[1]。这些规范不仅约束个体行为,更塑造民族精神风貌。艺术领域,中华传统文化展现高雅的审美追求和创造力,如诗词歌赋、书画艺术、音乐舞蹈和戏曲表演等。科技层面,从四大发明到天文历法,从中医药学到农业技术,都体现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推动古代社会进步,为现代科技发展提供启示。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

(一)传统技艺进课堂,美术创作绽新花

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特别是借由传统技艺进课堂的方式,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文化素养至关重要。传统技艺不仅传承技艺,更承载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能激发学习兴趣,深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同时提升美术创作能力。

以《纸风铃》一课:教师首先可以向学生介绍剪纸艺术的历史渊源及基本技法,诸如对称剪纸、镂空剪纸等,以此作为引导他们入门的基石。随后,教师可鼓励学生运用这些技法去创造各式各样的纸片形状,从动物到花卉,无不展现着剪纸的魅力。这些剪出的纸片不仅可以被用作风铃的别致装饰,更象征着学生对剪纸艺术的初次探索与尝试。此外,教师可指导学生如何将这些精美的纸片粘贴至风铃架上,逐步构建出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纸风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有机会充分释放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设计出风格独特的风铃造型。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还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传统剪纸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完美融合,从而使纸风铃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韵味,又能满足现代审美的多元需求。最后,教师可精心组织一场风铃展示与评比活动。在这个平台上,学生们将有机会互相欣赏各自的作品,并从中学习与借鉴。通过共同评选出最具创意和美感的纸风铃,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就感,还能深化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二)民间故事入画卷,历史典故绘心间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间故事和历史典故融入小学美术教学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和探索。通过此教学策略实施,可以让学生在欣赏和创作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这种教学策略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以《乘上大船游世界》一课为例:教师可以首先引入与船和旅行息息相关的民间故事,如“郑和下西洋”、“八仙过海”等,借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教学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课程内容,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例如,引导学生想象自己乘坐大船展开旅行的情景,并思考在此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有趣故事和人物。随后,要求学生将这些想象以绘画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的活动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使他们在绘画中深切体会旅行的乐趣和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学生完成绘画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他们融入与船和旅行相关的历史典故,如“鉴真东渡”、“玄奘西游”等,以提升作品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厚重感。这些典故的巧妙融合将不仅提升作品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性,更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中华文化的丰富底蕴和人文精神。绘画作品完成后,教师应组织展示与评价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可以将作品展示给同学和教师,并接受来自各方的评价与建议[2]。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从创意、色彩运用、构图技巧等方面进行互相评价,同时给予积极的反馈与鼓励。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更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节日习俗展风采,民族风情画中寻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节日习俗与民族风情融入小学美术教学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和探索。通过该教学策略实施,可以让学生在欣赏和创作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这种教学策略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以《生活中的趣事》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回忆和描绘亲身经历,感受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的独特魅力。例如,春节时的贴春联、挂灯笼以及孩子们热衷于的放鞭炮、舞龙舞狮活动,都构成了欢乐而富有文化气息的节日画卷。端午节则是一家人团聚包粽子、赛龙舟的温馨时刻,而中秋节则以赏月、品尝月饼的方式,让人深刻感受到团圆的幸福。这些习俗不仅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更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易于引发他们的共鸣和创作热情。将民族风情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领略各民族的艺术风采,还能培养他们的跨文化素养。在《生活中的趣事》一课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展示不同民族的服饰、建筑和歌舞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例如,苗族的精美刺绣、藏族的华丽唐卡以及维吾尔族热情奔放的舞蹈,都能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不同民族的风情特色。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尝试将这些元素融入自己的美术作品中,创作出独具韵味的画作。

(四)古韵今风相融合,传统现代共辉映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还能增强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采用古韵今风相融合、传统现代共辉映的教学策略,旨在挖掘传统文化元素,并与现代美术教学理念和方法结合,使学生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也能体验现代美术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以《汉字中的象形文字》一课为例:教师可以首先向学生介绍象形文字的起源及其演变历程,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汉字与中华文化的内在联系。随后,通过选取典型的象形文字,如“日”、“月”、“山”、“水”等,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画笔描绘这些文字的形状与神韵,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汉字的线条美和形态美,进而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了实现古韵今风的融合以及传统与现代的共映,教师应借助现代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例如,利用多媒体课件动态展示象形文字的演变过程,可以为学生带来更为直观、生动的视听体验。此外,教师还可鼓励学生运用现代绘画材料和技术创作具有现代感的象形文字作品,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感受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融合[3]。此外,为了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计以象形文字为主题的文创产品,如文具、服饰、家居用品等。这一过程将激发学生的创意和想象力,同时加深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不仅传承和弘扬了传统文化,更深化了学生美德的培育。本文通过策略实践,见证了传统文化与美术教学的完美融合,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和文化素养。未来,我们期待更多教育者勇于创新,让传统文化在美术课堂中更加绚烂多彩,共同培养出更多具备美德和文化底蕴的新时代少年。

参考文献

[1]陈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途径研究 [J]. 教师, 2024, (01): 90-92.

[2]李清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 [J]. 教师, 2023, (35): 63-65.

[3]吴桂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美术课堂的策略研究 [J]. 教师, 2023, (32): 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