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理论下小学生家长亲子沟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7
/ 2

沟通理论下小学生家长亲子沟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姓名:包智慧

单位:内蒙古包头市昆都仑区内蒙古科技大学实验学校

单位邮编:014010

摘要:沟通是社交的重要媒介,也是情感交互的重要形式,而家庭的亲子沟通是构建良好亲子关系的重要前提条件。学龄前儿童的社会环境以家庭为主,而在进入教育机构后,其社交面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与同学、老师之间的日常沟通充斥着学生的生活,再加上众多的父母忙于工作,疏忽了与孩子的情感交流,致使家庭的亲子沟通功能则被弱化。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作为孩子的主要课堂,如何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完善亲子沟通网络,是众多家长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文章以沟通理论作为切入点,分析了小学生家长亲子沟通能力的提升对策。

关键词:沟通理论;小学生;亲子沟通;提升策略

亲子关系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也是人生而具备的一种人际关系,对个体的身心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相比于其他类型的社交关系,亲子关系是任何外力无法改变的,只要有血缘关系,就有亲子关系,二者相互依存。而亲子沟通作为亲子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家庭成员之间关系、信息、情感的交互,也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了解内心想法的过程,在亲子沟通中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而实际上,当下众多的亲子沟通中,诸多家长为了生计四处奔波,缺乏有效的亲子沟通时间,甚至一些家长只针对孩子的课业成绩开展沟通,在孩子成绩不理想时进行训斥,缺乏沟通的耐心。由此可见,众多小学家长的亲子沟通效果不佳,这也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

一、沟通理论概述

(一)情景感知理论

社交是人们认识大千世界的重要途径,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社交,小到问路,大到事业的发展,难以想象日常生活中缺乏社交会变成什么样。而在情景感知理论中明确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在不同的情境中,人们的举止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约束,比如在教学课堂上,教师明令禁止学生大声喧哗,避免影响课堂秩序,而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又鼓励学生大胆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但讨论内容仅限于课堂内容。企业员工在日常的工作中小心翼翼,在工作时间表现得异常谨慎,而在企业团建时,企业员工的表现则举止放松,将企业的工作制度抛掷九霄云外。上述案例也充分反映出沟通与环境的内在联系,我们在日常的沟通中要时刻注意自身所处情境的变化,以便于及时调整自身的沟通方式[1]

(二)认知不协调理论

人的行为可以被左右,但其想法则丝毫不被约束,比如课堂仔细听讲的学生能够充分消化课堂知识,而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脑海中则充斥了与课堂教学无关的内容,从而分散其注意力。在人们习惯性的思维模式下,在处理任何信息时,往往会加入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无法做到完全听命于他人,完全客观[2]。基于此,人们在日常沟通的过程中需尊重他人的看法与思想,以便于协同沟通。

二、亲子沟通的影响因素

(一)父母的受教育程度

父母的生活年代决定其受教育程度,一些20世纪70、80年代的父母,因为其家庭条件有限,很难接受高等教育,所以其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随着年代的发展,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有所改观,但最高仍然局限于大学本科,因无暇顾及亲子沟通,从而导致其亲子沟通时间不多。现如今,众多高学历的父母异常注重亲子沟通,在学龄前给予孩子深度陪伴,等到真正步入学龄期,孩子每日放学归来,只要自己在家,总会关心孩子的学习近况,使孩子沉浸在温馨的家庭氛围中。

(二)父母、子女的性别

在亲子沟通中,除了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亲子双方的性别也是亲子沟通中重要的影响因素。事实证明,大部分孩子更倾向于与母亲的日常沟通,尤其是小学生在谈论一些与学习无关的私密话题时,只有和妈妈一起探讨才更加轻松。之所以会呈现强烈的性别差,其主要原因在于相比于爸爸,妈妈更加善于倾听家庭成员的真实想法,能够理解其真实的感受,其在亲子沟通中与子女处于同等地位。而爸爸在沟通时过于武断,在沟通中占据上风,从而导致其更多的学生不愿将一些困扰自己的心事、负面情绪向父亲展示[3]

而在亲子沟通的子女方也呈现了年轻的差异,相比于男孩,女孩更乐于将自己的内心所想告诉妈妈,认为妈妈更能够理解自己,尤其是青春期的女生,会将自己的生理与心理变化告诉妈妈,并寻求其帮助。而青春期的男生则不愿把自己内心脆弱的一面展现给父母,他们生性刚强,所以宁愿将自己埋在沉重的课业负担里,也不愿向父母袒露自己的心事,而是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男孩在亲子沟通中的难度较大。

三、沟通理论下小学生家长亲子沟通能力提升策略

(一)积极转变负面的教育观念

亲子沟通是家庭成员情感交互的重要形式,也是孩子与父母成长的必经之路。为了有效地规避亲子沟通的弊端,家长首先要对亲子沟通予以高度重视。受地区的差异,父母的亲子沟通重视度显著不同,一些城市的父母异常注重亲子沟通,悉心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并与教师联合管理孩子的行为举止,一些控制欲强的父母甚至全权干涉孩子的举止,小到其社交面,每日和什么人打交道,都会干涉,生怕孩子“早恋”。而一些农村家长大都为放任自流,不太重视亲子沟通问题,上述两种都是不良的亲子沟通现象。父母首先要增强对亲子沟通的重视度,不能过于干涉,也不能放任自流,而是要不卑不亢,适度沟通。在网络发达的社会环境下,一些社交媒体中爆出诸多家长因亲子沟通不畅而诱发的不良结局,这也为广大孩子家长时刻敲响警钟。

父母要在充分认识亲子沟通重要性的基础上,积极与子女开展亲子沟通,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同时,在亲子沟通的过程中,父母要时刻与孩子处于平等的地位,赋予亲子沟通的民主化,将其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不要口口声声念叨“父母含辛茹苦把你养大,你就是这么孝敬父母的吗?”,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理念,时刻掌控孩子的言行举止,干涉其日常生活,这对于一些青春期的学生,往往会适得其反,甚至加重其逆反心理。一些家长还抱着旧社会的封建思想观念,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命令的口吻与孩子开展沟通,这也增加了子女亲子沟通的紧张感,父母要积极转变这种错误的亲子沟通理念。

(二)增加亲子沟通机会

亲子沟通并不一定要选在特定的时间,一些忙于生计的父母因为缺乏沟通时间而导致其与子女的关系渐渐疏远。为此,父母可以充分利用一切间隙时间开展亲子沟通,时间就像是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挤就会有。亲子沟通也是如此,父母可以选择在吃饭时、看电视时、和孩子一起做家务,甚至在接孩子放学的路上都可以开展亲子沟通,在与孩子面对面交流时,都是绝佳的亲子沟通机会,父母可以抓住一切亲子沟通的机会。

结论:综上所述,亲子沟通是父母与子女情感交互的重要工具,而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下,大多数父母渐渐地疏忽了与子女的亲子沟通,从而导致其亲子关系渐渐疏远,不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构建。为此,广大小学教育工作者也将亲子关系的构建视为一项重要的内容。

参考文献:

[1]李艳华,李坤红.亲子沟通共同成长——小学高年级亲子沟通心理活动课[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3,(S1):21-24.

[2]吴霞飞,卢光敏.基于家庭教育视域下的小学生家长与教师沟通策略探析[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9,21(05):108-111.

[3]董雨果.沟通分析理论对幼儿家庭亲子沟通的启示[J].河南教育(幼教),2018,(07):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