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璞归真书读有声——浅谈初中语文有效朗读教学的策略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4
/ 2

返璞归真书读有声——浅谈初中语文有效朗读教学的策略与实践

陈晓娟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第十一中学  362413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探讨了有效的朗读教学策略及其实践。首先,分析了目前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朗读技巧指导不足、缺乏有效的范读示范和课堂朗读氛围的不足。随后,提出了三种提升朗读教学效果的策略:加强对朗读技巧的指导、注重范读、营造良好的课堂朗读情境。文章强调,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增强他们的语文素养,并且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策略

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初中语文教学受到了广泛关注。语文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工具,更是传承文化、培养审美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朗读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技能之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有效的朗读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感。然而,在现实教学中,朗读教学常常被忽视,学生的朗读技巧和兴趣未得到充分培养,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探讨和实践有效的朗读教学策略,对于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现状

当前,初中语文朗读教学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首先,由于课程安排紧张和考试导向的教学模式,朗读教学往往被边缘化,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其次,部分教师对朗读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朗读教学方法和技巧,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此外,学生普遍缺乏朗读兴趣,对朗读的态度消极,很少在课堂外主动练习或参与朗读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朗读技巧发展滞后,难以准确、流畅地表达文本内容,更别提通过声音表达文本的情感和韵律美。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也限制了他们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提升。由此可见,改善和提升初中语文的朗读教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教育者和学校共同努力,以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实践来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初中语文有效朗读教学的策略

(一)加强对朗读技巧的指导

在初中语文的有效朗读教学中,加强对朗读技巧的指导是关键。以《白杨礼赞》为例,这篇文章中茅盾先生对高原和白杨树的描写富有感情,使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教师可以借助这些文学特色,引导学生掌握朗读技巧。首先,教师应指导学生在细读文本时注意作者的用词和句式,比如“无边无垠”和“坦荡如砥”这样的描写,让学生感受到文字中蕴含的情感和画面感。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练习如何通过语音、语调和节奏来表现这些情感。例如,当朗读描写高原的句子时,可以使用宽广、平缓的语调来模仿高原的辽阔和平静。此外,教师还应教授学生如何寻找并强调文中的关键词,比如“礼赞”“白杨树”,并通过适当的停顿、强调等朗读技巧,使这些词汇更加突出,以增强表达效果。通过这样的指导,学生不仅能更好地理解文本,还能学会如何通过朗读更加生动、准确地表达文本的内涵和情感。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朗读技能,也增强了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注重范读

在初中语文有效朗读教学策略中,注重范读是一项重要的方法。以《昆明的雨》这篇文章为例,通过教师的范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匡正字音,还能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文章的情感。首先,教师进行范读时,应注重字音的准确性。对于文中的特殊词汇或容易发音错误的字词,教师要进行明确的指导和示范,确保学生能正确发音。例如,在《昆明的雨》中,教师应特别注意诗句中的字音,如“莲花池”、“苔痕”等。其次,范读不仅是字音的示范,更是情感的传递。在范读“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写了一首诗:‘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时,教师应投入适当的情感,通过语速、语调、停顿的变化,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对过往记忆的怀念和情感的深度。通过有感情的范读,学生不仅能更好地理解文本,还能激发他们的共鸣。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模仿范读,同时结合自身的经历和情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是怎样的情味让作者难以忘怀?”“自己生活中是否也曾经有过这样的‘情味’?”这样的引导不仅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还能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情感共鸣,使朗读不再是单纯的文字表达,而是情感与思考的交流。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朗读情境

在初中语文有效朗读教学的策略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朗读情境至关重要。以《梦回繁华》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和创造性的教学方法来营造吸引学生的阅读氛围,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朗读能力。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背景信息、图像或视频,以增强学生的视觉体验和情境感知。例如,在讲述《梦回繁华》中的传世作品时,教师可以展示该作品的图片,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背景或艺术特点的介绍。这种视觉与听觉的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为朗读创造一个生动的背景。其次,教师可以设计引人入胜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例如,在教学《梦回繁华》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作品吗?”这样的问题不仅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还能激发他们探究和研究的欲望。在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兴趣之后,进行朗读时,他们更容易投入情感,使朗读更加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朗读环节中,尝试不同的朗读方式和技巧,如变换语速、语调、停顿等,来表达文中的情感和意境。教师可以先进行示范,然后让学生模仿并进行尝试。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提升朗读能力。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加强朗读技巧指导、注重范读实践和营造良好的课堂朗读情境,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这些策略不仅增强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还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感。更重要的是,这些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感。未来,应进一步优化这些策略,并结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使语文朗读教学更加高效、生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喜荣.农村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开展策略探析[J].汉字文化,2020,(15):89-90.

[2]马清君.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有效策略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14):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