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4
/ 2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姓名:梁小宛

单位:怀集县梁村镇中心小学邮编:526451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加剧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单一的农产收入远远不足以支撑农村家庭的美好生活需要,大量农村青年为了缓解家庭压力,选择了走出农村,到城市打工,孩子留在农村成为了“留守儿童”。因父母的长时间缺位,家庭教育形同虚设,加上农村教育的自身短板,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严重影响,导致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虽然经过多年努力,但其仍是当下社会与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就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中现存问题,深入分析原因,并从多方面提出有效可行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文化氛围

前言: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长足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家庭教育则是这个教育体系中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部分。家庭教育的特点在于其启蒙作用、情感感染、权威性、专注性以及终身性。优秀的家庭教育既能塑造出杰出的个体,也能深度滋养孩子的心灵世界。家庭教育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既是黄金教育期,也是影响其成长的最关键时刻。一旦在这个阶段有所缺失或错过,无论后续付出多大的努力,效果往往并不理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应高度重视留守儿童教育管理。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观念不足

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大多都在外地打工赚钱,而孩子在心理、健康、学习上等各个方面均缺乏家长辅导,孩子除了在学校受教育之外,在家庭中的时间也很长,同样需要家长给予正向的引导。而家长外出打工,通常把孩子交给老人照看,而老人通常比较溺爱孩子,并且缺乏现代化的教育观念,一味地放任孩子,家长本身也是缺乏教育观念,这就会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严重[1]。家庭教育是后期孩子是否能够顺利接受学习教育的基础,家长不重视家庭教育,后期在改变孩子厌学态度是存在很大难度的,对此作为家长不论在外面多忙,一定要重视家庭教育,不能放任孩子,否则养成坏习惯,没有自主学习的意愿,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后续孩子的学习状况不理想。

(二)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

很多农村的留守儿童都缺乏心理健康教育,与此同时在农村学校也没有开设相应的心理辅导室,导致农村留守儿童一旦出现心理问题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法。例如:在与其他同学出现不愉快的事情,留守儿童并没有很好的倾诉对象,没有及时解决就会导致其心理压力较大,在课堂上也难以集中精力学习,他们的父母都不在身边,这部分儿童大多都性格孤僻,不爱与人交谈,出现厌学的情况也逐渐增多[2]。而留守儿童心理状态良好时,也会自然而然地提高对学习的兴趣,心理状态呈现消极时就很容易导致厌学,由此可见如何调整好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是提高其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

(三)农村文化教育工作落后

通过相关的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普遍文化程度较低,思想观念保守且陈旧,这就导致了无法对留守儿童起到监管作用。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普遍年龄偏大,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上都存在一定问题,并且与孩子沟通较少,缺少情感上的共鸣和交流,这就导致了留守儿童往往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管理上出现明显的断层[3]。如监护人的教育水平较高,那么农村留守儿童对待学习上也会更加重视,对此可以得出农村文化教育水平的落后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缺失的主要因素。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很多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监管和教育,学习成绩不理想而早早步入社会,这也是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够重视教育。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找到根本与核心,作为家长层面要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多和孩子交流谈心,当孩子遇到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时,要及时给予解答和帮助,提高孩子的处事能力。同时也要让家长认识到,孩子的教育工作家长占有的比重也是很大的,不能一味地依靠教师,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家长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儿童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父母要及时了解孩子的变化,配合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做好家长该承担的责任,作为学生层面要让其认识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对于其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帮助其树立良好的榜样力量和价值观,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意识[4]。在留守儿童和父母、教师多方的共同努力在才能更好地营造教育学习氛围,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实际上很多的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主要是缺乏至亲的关爱,在遇到困难没有及时可以倾诉的人,同时在家庭中缺乏正向的引导等,导致留守儿童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谈等,并出现厌学等问题。学校是教育留守儿童重要的场地,要全力以赴地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建设,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困境,敞开心扉。学校可以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聘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健康课程,帮助留守儿童调节心理状态。同时班主任及主要教师要积极地走访,和监护人说明孩子在校的表现情况,同时也要积极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情况,通过对孩子的了解和出现的问题,家校联动给予孩子帮助。与此同时还要和留守儿童的家长取得联系,让其明白家庭关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叮嘱其给予孩子关心,多和孩子联系,时刻关注孩子的成长和精神状况,让留守儿童感受到被重视,从而使其健康成长

[5]

(三)营造留守儿童文化氛围

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认为读书没用,不如早点进入社会工作挣钱。这会导致留守儿童今后在社会上难以立足,在当今社会没有文化和知识将会举步维艰。对此相关部门要和村委会取得联系,一同走访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向其普及学习知识的重要性,转变固有的思想观念,通过走访、宣传等形式,让更多的监护人明白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学习更多的知识,可以让孩子今后在就业上有更多更好的选择性,同时让监护人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去陪伴孩子,投资孩子的教育,愿意积极地配合学校开展各项工作,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与此同时学校也要积极开展文化宣传活动,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和宣传,让孩子也要认识到学习的必要性,从根本上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整体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6]

结论:为了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对留守儿童问题予以高度的重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的解决措施。在家园共育的基础上,使家长和教师都能够针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处理,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营造留守儿童文化氛围,增强留守儿童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从而使其能够以积极向上的态度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问题,并且树立良好的行为意识和学习理念。

参考文献:

[1]刘旭,胡国杰,辛雨姗.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3):191-193.

[2]杜银花,赵文华.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浅析[J]. 科技资讯,2020,18(19):241-243.

[3]冯梦清. 精准扶贫政策下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J]. 人文之友,2020(9):62-63.

[4]周佳峰.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农村困境儿童社区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舟山马岙为例[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15):83-86.

[5]陈孟达.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分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10):22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