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学知识在高中田径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运动训练学知识在高中田径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葛耀军

宁波市鄞州区五乡中学, 浙江 宁波 315000

摘要:田径运动最初起源于人类的跑、跳、走等一些基本生存技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种运动形式。田径运动是体育运动的重要构成部分,田径运动水平是衡量国家或地区体育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比较重视田径运动的发展。在田径教学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基于此,文章对运动训练学知识在高中田径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运动训练学;高中田径;应用策略

1当前高中田径教学的现状分析

高中阶段由于学生需要备战高考,将主要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学习当中,同时老师也注重文化课的教授,对于体育课程不够重视,导致体育课程成为了学生为数不多的放松活动时间。在此情况下,学生没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学习田径运动的知识,参与田径运动训练。并且体育老师也不重视田径教学,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都比较单一,对于学生而言缺乏吸引力,难以调动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积极性。有鉴于此,首先老师应当意识到体育运动对于学生的正面影响,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使其可以应对高强度的学习,同时在田径训练过程中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对于学生的学习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其次,体育老师要合理的安排田径教学,结合运动训练学的相关知识,制定教学内容,安排训练计划,控制训练量,引导学生合理的进行训练,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提升。

2高中田径运动教学原则

2.1合理性原则

合理性原则主要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训练量、训练时间都要合理的安排,不宜过大,一方面会使学生消耗大量的精力,可能对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造成影响;一方面如果教学内容和训练量过大,超出学生的生理极限,可能会使学生受伤。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适当的控制教学内容以及训练量,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考量,避免造成不良影响。需要注意的是,教学内容和训练量也不宜过少,否则起不到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磨练学生意志的目的。

2.2区别对待原则

所谓区别对待的原则指的是在运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素质、运动能力、接受能力以及其他的特征等因素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特点和差异性。不同学生的实际训练情况也可能千差万别,因此,在各种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上都需要进行区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不同学生的实际运动负荷的差异也比较大,在运动训练量上也需要进行区别对待,比如大部分女生的实际运动能力和实际运动负荷相较于男生而言比较差,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进行区别对待。

3运动训练学知识在高中田径运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措施

3.1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身体机能结合

教师在高中学生选择田径运动项目时要特别注意充分结合田径运动项目的种类及其动作幅度、动作的结构以及对肌肉、骨骼、关节进行协调运动等工作的功能特点,选择和设计出一些适合于高中学生长期学习的田径运动项目。目前,在我国高中田径教学中比较常见的田径运动项目一般是田径短跑、长跑、跳远、铅球等等,这些田径运动项目都比较契合高中学生的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长期参与这些项目的训练,可以有效地使高中学生拥有强健的意志和体魄,同时也能有效提升其爆发力、灵活性以及协调性,促使高中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和能力得到全面的培养和提升。

3.2制定合理的田径训练计划

根据体育中运动负荷的理论,在进行体育训练的过程中,合理地控制训练的强度和延长训练时间,可以有效刺激人体的器官和组织,引起人体器官的应答和生理变化,从而可以使得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和心理素质提升。如果教师施加的训练强度过大,训练时间过长就是会直接造成学生的身体疲劳,严重时甚至可能会对学生造成一定损伤。因此,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要特别注意根据高中阶段学生的实际运动情况,合理地进行时间安排和训练,避免超负荷的训练。比如在学生进行长跑的训练时,教师一方面要注意指导和帮助学生适当地调整跑步节奏、呼吸,保持正确的跑步姿势,一方面要特别注意控制训练的强度,避免学生的精神和体力过度消耗,毕竟高中阶段的教学还是以进行体育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训练为主,如果因训练强度过大导致学生过度疲劳,会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

3.3做好训练前后身体调整

根据运动训练学的知识,如果没有出现疲劳感,则代表运动训练没有实质性的效果,但是更为严重的是不重视训练前热身和训练后的恢复休整,这是极其危险的行为。体育老师都经过专业的学习和培训,对于体育知识有着较深的认识和理解,因此,都明白训练后恢复和休整的重要性。但是高中阶段的学生缺乏这方面知识的学习,没有意识到训练前热身和训练后休整的重要性,因此,对于热身活动和放松活动比较敷衍,如果没有进行充分的热身,在训练过程中很容易造成身体损伤。如果不重视训练后恢复休整,训练一结束直接坐下休息,也会造成身体损伤。在训练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疲劳感,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的状态,必须通过放松活动使肌肉放松,消除疲劳感。如果让疲劳感一直累积,就会造成过度疲劳,会导致人体某些机能受到损伤,甚至造成不可逆性的伤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严格监督学生进行训练前热身活动和训练后放松活动,同时也要让学生意识到进行这两项活动的重要性,避免学生的身体受到损伤。

3.4科学调整评价制度

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想要有效的提升教育教学的效果,则在评价制度方面必须要做出科学化的调整。目前我国的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几乎没有评价制度的存在,导致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始终不能满足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既定需求。则目前科学化的评价制度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期末考试的制度,在每一个学期的期末,体育教师都需要清楚地了解学生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到底学到了什么。其考试的内容并非是固定的,而是针对学生学习的项目进行相应的考核,学生需要展示自己的进步,这个进步无论大小,只要能够表现出学生努力的学习就可以算作是合格。而部分的学生在其中钻研除了一些特殊的道理,或者能够认定其自身真正在体育运动中,也进行了科学化的思考,就可以给予其优秀的评价。这个评价并非是针对考试内容,而是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而论。所以相对公平,也不掺杂学生的身体素质考核在其中。第二个方面是日常的评价,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日常课程非常关键,学生的锻炼和成长都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每一次中小学体育教学中都能良好的表现,学生未来的身体成长也一定不会太差。则教师需要针对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日常表现进行相关的判断,学生的表现越好,则教师给予越高的成绩。

结语

综上所述,田径教学对于有效促进高中阶段学生的全面身体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因此在高中田径教学过程中,任课老师首先要进行科学的执教,根据运动规律,遵循田径运动和体育训练的基本教学原则,合理选择和安排高中田径教学内容和制定教学计划,要充分契合当前高中阶段学生的运动特点,注意控制田径运动训练的强度和训练的时间,在能够保证学生安全的基础上组织相关的田径训练,进而获得理想的田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彭泽平,李礼,罗珣.新中国70年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历史经验[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9,(05):373-380.

[2]范文斌.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多媒体的引入实践[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09):192.

[3]袁新,谢遵宝,陈大威.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J].当代体育科技,2019,(08):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