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融入专业课程的沉浸式教学探索—以公安监所管理专业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0
/ 3

思政融入专业课程的沉浸式教学探索—以公安监所管理专业为例

申筱

上海公安学院

摘 要:公安监所管理专业是立足于监管条线的学警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涵盖理论性课程和公安实训课程。公安监管专业的学生群体相较与其他专业学科受众有一定的特殊性,在专业教育上应当突出能力导向、实战性的培养模式。受限于当前传统的教学条件和模式,在开展能力导向的教学、实验实训、专业思政融入上存在一定缺陷,将沉浸式教学模式引入公安监管专业教学中,或可打破传统教学局限,进行新的教学探索,提供新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公安监所管理专业 实战导向 思政融入 沉浸式教学

一、思政融入专业课程的理念及专业特点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9年8月印发实施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专业课程的思政融入作为思政课程的补充,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专业知识和实战能力过硬的人才。

以公安监管专业为例,公安监所是公安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历史沿革来讲,监管民警更是一个古老的警种,公安监所管理专业是立足于监管条线的学警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涵盖理论性课程和公安实训课程。公安专业的学生群体相较与其他专业学科受众有一定的特殊性,在专业教育上应当突出能力导向、实战性的培养公安监所管理的专业特点模式。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分析对比,可以得出公安监所管理相较于其他专业具有以下专业特点:

  1. 政治方向性。公安院校肩负着为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培养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政治建校是一以贯之的办学理念,我们始终要把培养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这个任务放在首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要坚持政治建警、着力锻造一支有铁一般的理想信念、铁一般的责任担当、铁一般的过硬本领、铁一般的纪律作风的公安铁军。[1]在我国,公安机关的性质、任务决定了人民警察必须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政治建警、政治建校是公安院校办学特色的充分体现,更是公安院校的办学之基、立校之本。对党忠诚,是人民公安政治属性的必然要求,是人民警察用使命和担当浇灌的永恒职业底色,也是人民警察内心深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的高度统一。[2]公安监所管理专业所面向的授课群体是未来监管条线的执法民警,无论是系统的思政课程还是专业课程,都需要在课程设计和讲授中特别注重课程思政的融入,切实落实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特别是针对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中,要充分体现立足于岗位实际结合工作特点的思政元素,这些思政元素可能是岗位民警所必备的职业素养,也可能公安英模的优秀事迹,或者是执法过程中的法治思维,这些好的思政元素如何有效的应该到专业课程中,需要结合专业课程内容进行设计和融入。
  2. 实战导向性。相对于其他学科专业,公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职业定向化、专业精细化、模式实战化等特点[3]。基于公安院校未来的职业是定向不同警种的公安民警,在其培养过程中要根据专业的划分,以实战中所需要的能力为导向,理论于实践向结合,基础教育和实验实训并重。就具体到公安监所管理专业,公安监所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作,公安监所民警日常从事着收押犯罪嫌疑人、配合公检法办案单位工作、安排律师会见、值班巡视、管理教育服务犯罪嫌疑人等常规工作,对于贯彻刑事诉讼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在专业能力的培养上,除了政治学、法学、心理学的基础课程外,也需要如何规范收押犯罪嫌疑人、如何科学管理监室内的犯罪嫌疑人、如何做好监室的防疫工作、如何预防和处理监室中的突发事件。这些具体的情况应对,需要在筑牢学生专业理论基础的同时不断加强实验实训的练习。实战导向性对于专业的能力培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智慧化突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智慧警务建设是新时代公安工作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超大城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更是打造智慧城市的必由之路。[4]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进入“智能化”时代,公安部提出科技兴警的战略和智慧公安建设要求。各级公安机关也要求加强人民警察信息化、实战化建设。在公安监所场所,同样也依托信息技术的支持,使得监管场所越来越智能化。高清视音频监控、智能视频分析、智能音频分析、 人员精确定位、生命特征监测、心理状况监测、防自缢检测、外出防脱逃、相控阵雷达周界、生物特征门禁等监所技 防手段越来越多随着技术的发展,高清视音频监控、智能视频分析、智能音频分析、人员精确定位、生命特征监测、心理状况监测、防自缢检测、外出防脱逃、相控阵雷达周界、生物特征门禁等监所技防手段越来越多。

[5]如何使技防设备有效发挥作用,对执法民警的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需要切实做到人技结合、人防与技防的有效互补,在智慧警务时代,进行公安监管专业课程的设计上,需要有效结合技术应用,提升学生的信息化能力。

综上所诉,公安监所管理专业在教育教学上要做好其思政融入需要把握其专业课程内容和专业特点,注重学生职业品格的培养,在专业课中强化政治立场坚定,坚持党的绝对领导,确保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敬业精神。

二、思政融入与沉浸式教学相互契合

(一)沉浸式教学

沉浸式的教学理论最早也最频繁的应用于语言类教学中,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通过创设语言环境,使学习者能够快速的融入所处的语言环境,进而能够高效的进行语言学习。沉浸理论是由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 Mihalyi Csikszentmihalyi 最早提出的一种认知心理学理论,该理论解释当人们在进行某些日常活动时为何会完全投入情境当中,集中注意力,并且过滤掉所有不相关的知觉,进入一种沉浸的状态。由沉浸理论探索而来的沉浸式教学模式源于20 世纪 60 年代加拿大法语语言教学,后被其他国家所借鉴而逐步推广与发展。沉浸式教学模式成功实施的前提是构建有效的课堂和学习的逼真环境,通过可理解知识的输入与输出、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与学习氛围、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与任务型教学相结合、开设第二课堂等形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6]Csikszentmihalyi指出沉浸可以更好的帮助学习者进入状态,带来学习的最佳体验,使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满怀兴趣、不断探索,进而更好的达成学习目标。“心流”理论则进一步为沉浸式教学提供了理论 支撑。1975年,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米哈里·契克 森米哈赖提出了“心流”理论,认为心流即一个人完全沉浸在某种活动当中,无视其他事物存在的状态。[7]

沉浸式学习与当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混合式教学模式”相互契合。在当前的教学改革中,不断的强调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忙起来,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教师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探索问题、进行验证等一系列主动的学习过程。同时强调依托混合式教学的技术支持做好,课程内容的前伸后延,不断巩固学习效果,持续加学习能力。

“VR”技术与沉浸式教学融合,VR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具有可感知性、交互性强等特点,教师能够在虚拟技 术打造出的虚拟场景中与学生实时互动,并借助数字孪生技术(DT)、大数据技术等及时识别学生的情绪变化,根据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对其进行个性化的引导和教学,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8]沉浸式教学模式的先决条件是创设沉浸的情境,让学生能够沉浸在教师所提前创设的情景之中,“VR”技术即虚拟仿真可以为情境交互设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使学习者在“VR”设备的帮助下可以有效的和情境进行互动,并且完成情境下的学习任务。

(二)沉浸式教学的应用

沉浸式教学在语言教学领域中的成功应用可以很好的证明使用沉浸式的教学可以很好的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论是思政元素的课程融入还是专业技能的融入,都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技能。相比较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沉浸式教学在课程设计中优势明显,并且与思政融入的要求相互契合。

沉浸式教学模式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多元。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授课教师提前设定的教学目标为指引进行授课。学生式在固有的引导和被动的接受模式下进行有限的内容学习,沉浸式教学因为有情境的设定和响应的学习任务,每个学习者面对同样的情境都会有不同的学习表现,在学习过程中,情境所相关的能力会自然而然的得到提升,思政元素在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也能很好的进行感同身受的体验,进而在思想层面收到启迪。依托于情境的设定使得教学内容可以更好的融合,能力可以综合的得到提升。

沉浸式教学模式使得教学过程交互性更强。以往课堂的互动依赖于老师的组织,提问等较为简单的互动,学生很难调动学习积极性成为学习过程的主导者。在沉浸式教学模式中,在设定的学习情境下,需要学习者主动的完成任务点,推动情境的发展,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和情境以及学习内容都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彼此影响,相互作用。

沉浸式教学可以打破物理空间限制。依托于“VR”技术互联网的支持,沉浸式情境的设定可以在线上的情境设计。打破传统的教室物理边界,学生可以在云端学习。以监所管理专业为例,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不需要物理场所、固定的演员配合,只需提前有效的设定好情境,学习者按照规则进行情境的演练即可。节约了课堂中的人力和时间成本。

三、思政融入公安监所专业课程的沉浸式教学探索

通过分析思政融入专业课程的概念和重要性,可以得出当前落实人才培养体系中的立德树人不能仅仅倚重思政课程,也要需要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恰当的融入思政元素。结合公安监所管理专业特点分析,在其突出政治性、实战性、智慧化的专业能力培养中,专业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相互契合互为补充,在公安监管专业的特点中也突出反映了思政融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专业课程的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中,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在思政融入专业课程过程中进行创新,通过借鉴沉浸式教学方法以及沉浸式教学在语言教学中的成功应用,面对在专业教学中受限于教室的物理限制、思政融入情境创设难度高等实际情况,可以将沉浸式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应用到公安监所专业课程的思政融入实践中来。

(一)虚拟仿真实验实训

公安监所民警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的工作情境多样、突发事件各异。在针对公安监所专业学生的授课过程中,为更好的提升实战能力教学,在教学设计上选取典型的教学案例,进行情境化改造,使得教学内容很好的融入到创设的情境中,依托“VR”技术支持和沉浸式教学模型进行虚拟仿真实验实训。

例如:针对拘留所被拘留人员的矛盾化解实验实训。设计情境:被拘留人员李某因殴打他人被静安分局行政拘留10日。入所后,李某情绪低落,声称自己的行为害了全家,连儿子也受到了牵连,一时接受不了家庭的变故,入所后不吃不喝。设计学习任务:作为监所的管教民警,如何做好李某的教育引导工作。学习过程:由学生主动进入到学习情境中,了解李某的基本状态,分析出现当前问题的原因,针对原因进行问题的解决,应用谈心谈话、关怀教育、政策引导等多种方式有效的开导被拘留人李某,最终完成学习任务。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过程进行点评,进行不同方法的效果验证,最后师生共同总结矛盾化解的重点、流程。完成整个实验实训的学习。

(一)沉浸式的思政融入

公安监所民警需要具备,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讲奉献的岗位职业精神,在授课过程中,简单的向学生讲授职业精神比较生硬并且难以引发共情。在沉浸式教学模式下,可以设定典型的公安英模实纪,让学生体验其具体工作,进而感受体会英模精神。

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公安监所实行封闭式的勤务模式,长时间封闭勤务体验,感受民警的风险精神和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

(三)能力导向的项目化教学

PBL项目化教学法与能力导向的情境设定相结合。公安监所不同岗位的民警所必备的能力有所差异,在进行PBL项目设计时,可以以岗位能力为导向,创设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实践、交流分享最后进行反馈评价。

例如:监所暴狱脱逃事件的处置,需要学生具备技防设备的应用能力、警械使用能力、事件处置能力等多项能力。在任务情境的设计上需要将不同能力设计为任务点,观察学生在实验实训中的实纪应用,进行综合分析,有效反馈。

参考文献:

[1] 张蕾华,张惠绒.公安教育中立德树人文化向度的思考[J].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21,30(05):109-112.DOI:10.16231/j.cnki.jhpc.2021.05.015.

[2] 汪强.新时代公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J].森林公安,2022(03):39-42.

[3]  刘振军 . 基于能力导向的公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J]. 教育现代化,2017,4(36):28-30

[4]  张馨怡,李辉,周峰.公安教育训练智能化管理创新与实践——以H市公安局“智慧训练平台”为探析对象[J].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22(03):123-128.

[5]  赵士伟,谭林,许文鹏,狄梦远.公安智慧监管建设实践与展望[J].警察技术,2022(01):29-32.

[6]  韩伟.基于VR技术的沉浸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J].经济师,2022(06):201-202.

[7]  [美]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心流:最优体验心理 学[M].张定绮,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7.

[8]  蔡文璞,祝小宁.沉浸式教学助力高校思政课改革[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08):56-58.DOI:10.19865/j.cnki.xxdj.2022.08.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