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德育方法实践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初中德育方法实践探究

冼奇峰

东莞市厚街湖景中学,广东省,邮编523946

摘要:德育管理工作就是通过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以及开展实践教学管理活动的综合性管理工作,主要就是为初中德育管理工作的开展落实奠定良好的出发点,从而要求德育教育者不断完善自身素养,使教育者能够根据社会需求培养出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全面型人才。文章从德育在初中阶段开展的重要性入手,简要阐述当前初中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初中开展德育工作提出几项实践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德育方法;实践措施

前言: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一名优秀的学生除了应该拥有健康的身体以及顽强的毅力,还应具有高尚的情操,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因此,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德育的作用

道德是指教育工作者根据特定社区或阶层的特点以及被教育者道德养成发展的规律和要求,有目的、有规划、有系统通过对受教育工作者个人施以观念、政策与品德等诸方面的熏陶,并经过对受教育工作者自己的理解、感受和实践,使之产生一定时代和阶段内所要求的思想道德的教化行为,从而即将外在的教育要求内化成受教育工作者个人的思想品德。《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认为美德的初中教育包括对中小学生心灵问题的疏导,使他们可以建立健康的三观,形成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促使他们的发展。

2.目前初中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师资力量较薄弱

在初中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德育活动的组织者,更是德育活动的开展者。所以,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只有进一步增强德育师资力量,才能够有效提升德育质量和效率。但是,根据当前调查数据,部分初中学校在德育方面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教师对德育方面的教育知识储备不足,更无法将德育融入实际学科教学过程中,导致大部分学生无法正确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综合素养得不到有效提升。

2.2学校对德育重视程度不够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如果没有充分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就有可能对学生未来学习和发展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从当前教育情况来看,部分初中学校仍然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完全忽视德育,对于学生在学校出现的一些不当行为和习惯,只是批评几句,并没有针对事件的发生开展深入的德育。这样的教学现象不仅会导致学生经常出现不良的行为习惯,同时还会导致素质教育教学目标无法真正实现。所以,初中学校领导有必要重视德育工作的落实,并针对德育制订有可行性的实施方案。

2.3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缺乏有效配合

现在的中学教育,家长普遍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重智轻德。甚至有时给学生传播错误的思想观念,如:“你只要好好学习,其他都不要管。”“不要和成绩不好的同学玩,要多和成绩好的同学玩。”“你现在不好好学习,以后只能去厂里打工或是工地干活。”等。这也使得父母和班主任之间双方的合作价值逐渐丢失:由于育人价值观念的不同,因为分数是为了孩子的整体价值;给子女的能力发展定位完全不同,望子成龙却成空的错位感。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举止已经兴趣爱好等都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学校素质教育必须与家庭紧密结合一起,实现家庭主导学校发展,学校引导家庭。但现实中的家校合作常常流于形式,缺乏有效性。

3.提升道德教育有效性的策略

3.1创建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效率

学校应当创建对教师的纪律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学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了有效实施德育管理工作,因此,制度完善的德育管理制度,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是重要环节,使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的管理制度中。协助学校教师制定道德教育战略,设立学校德育管理监督小组,完善学校内外的道德教育组织,全面发挥管理能效。德育教育的管理要从细节开始,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管理标准,真正做到管理的细分化。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教学之前应当完善自身素养。不断规范对教师的管理标准,对教师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才能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变得高效化。从学校、教务处和班级,构建三个层次的管理体系需要各自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来规范对教师队伍的管理。系统地制定规章制度和教学计划,定期进行考核评价,将评价结果与教师的绩效相结合,推动全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性开展。例如,规定教师,每日进行评比,每周进行小结,每月进行总评。教师在升旗仪式时单独列队。规范站姿,成为规范学生的标准。在做集体广播操时。也是单独列队。用规范的姿势与学生共同做操。从而达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作用。教师管理制度是构建教师团队的重要环节和保障。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必要前提条件就是维护学校正常管理制度,促进全校德育教育的总体发展,同时促进学生德育教育的学习。

3.2开展多元化的德育主题活动

在对学生开展道德教育时,教师应以生命教育为教育的宗旨,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进而增强学生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主抓他们的行为规范,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德,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奋发图强,为学校以及国家增添光彩。比如,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学校可以举办五四运动主题活动,作为学生应牢记国家的历史。教师应落实对学生科学发展观的培养,通过开展主题活动,介绍祖国悠久的文化历史以及壮丽的山河,使学生了解我国近现代史的发展情况,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同时,教师可以以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基本途径,使学生了解建国以来的变化,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以及民族自豪感,使学生充分感受祖国的辉煌发展,从而树立爱国观念,真正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除此以外,教师可以通过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助传统节日营造传统文化氛围,以此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3.3构建三位一体道德教育网络

想要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教师就要抓好三位一体相结合的教育,重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的配合,借助校外道德教育资源,进一步提升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与此同时,班主任要做好家访工作,与学生家长展开细致的思想交流工作,促使学生在教师以及家长的共同引导下沿着正确的思想道德轨迹前行。另外,教师还要将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联系起来,借助一切可利用的社区资源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素质教育。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有一部分家长并不知道应该培养孩子才能使他们跟上时代的发展,也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也不懂得何为科学育人。所以要加强家庭教育的引导工作,这也是学校应当重视的教学任务。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家校联系手册以及家访、电访等形式对学生家长展开家庭教育方法以及内容方面的指导,及时向家长沟通学生在学校各个方面的情况,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方面,教师和家长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才能够更好地形成家庭、学校教育合力。同时,教师应特别关注单亲家庭、贫困家庭或者离异家庭的学生,让所有学生都能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与温馨,使学生一同健康成长。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为五育之首,也是社会价值观的主要载体,而青少年的价值取向也决定着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方向。加强德育工作,是直接影响到中国青年未来发展的第一扣子。要想进一步推动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学校和教师就要重视德育工作的实践,要从关爱学生身心需求、提升教师德育素养,帮助初中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和素养,使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兆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中有效渗透德育[J].清风,2021(24):49.

[2]景欣.初中班级德育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99):10-12.

[3]吉永婷,赵志瑜.网络课堂不能忽视学生德育教育的原因分析[J].考试周刊,2021(70):139-141.

[4]王万众.关于新时期高职学生德育教育的思考[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4):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