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青少年宫资源服务“课后三点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依托青少年宫资源服务“课后三点半”

周丹

长沙市青少年宫 湖南省长沙市 410005

摘要:对于上班族并且家里有上中小学的孩子来说,“三点半难题”这个词语一点不会感到陌生,因为孩子的放学时间“三点半”和家长的下班时间有着很大冲突,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只好选择早退或者暂时请假把孩子接回单位后继续工作,再或者就是请家里老人代接孩子放学,无形之中增加了家长对生活压力的无奈,对孩子照顾不周的愧疚,甚至抱怨生活苦累。因此不能按时接送孩子,不能做好学生的课后看护成了家长们面临的难题,“课后三点半”难题急需解决。

关键词:青少年宫;资源服务;课后三点半

“课后三点半”难题,主要是指小学生在三点半放学以后,双职工家庭因下班时间晚于孩子放学时间,不能及时接送。针对这一问题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大胆尝试,即将青少年宫与学校相结合,将其最擅长的校外教育活动课程体系融入到三点半以后的小学校园当中,满足家长需求的前提下,更好的做好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积极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公益性青少年校外教育机构,并给予新定位。

一、课后三点半服务内容

为了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尽量满足学生需求,学校将“青少年宫”融入到“三点半课后服务”当中,并成立以德智体美劳为主题的音乐、书法、衍纸、绘画、科技等多个小组。每周举行一次小组课后服务,由优秀专业的年轻教师进行指导,充分运用青少年宫的活动场地和各种器材,通过活动使学生能够积累丰富的知识,塑造良好的性格,提高自身素质,拓宽自身视野。久而久之,课后服务兴趣活动成为了学生非常喜欢的课程,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在乡村地区实行少年宫平台与课后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将小学课后服务实施丰富多样化、精细化管理,同样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开展课后服务过程中,美术小组的学生首先进行科幻画、扇面画等学习,美术教师教授绘画方法与绘画技巧,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绘出独具特色的美术作品;书法小组的教师要求学生先从认识“笔,墨,纸,砚”开始,这也是学习书法的基础,完成其认识后开始学习书法技巧,了解汉字的悠久历史文化,欣赏名人名师传记,做到认真仔细。一位乡村教师说到“我们农村小学有很好的软硬件设备为基础,而且还有很多优秀的年轻教师进行专业指导,各方面发展与城里学校不相上下。”通过书法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书法基础,有些书法作品获得了全校师生称赞。

近年来,衍纸艺术已经成为比较盛行的创作方式,因此很多小学将其引进课后服务。在进行创作时,学生初步了解了衍纸的含义,学习了构图方法,最后由学生独自搭配颜色完成衍纸作品。微小的衍纸经过学生的折叠变化,聚成各种形状,不断打造出身姿曼妙的舞者、美丽生动的图画、精灵可爱的动物等形象。有些学生通过课后服务小组学习各种艺术创作方法,在参加市级比赛过程中表现优秀,获得很多荣誉称号。学生家长惊讶并高兴的回答“孩子还有这样的艺术天赋,真是出乎意料!”

与此同时,科技小组的学生通过对自然与科学的认真学习,组装拼合各种科技模型。例如,某同学组织同学拼装了最新版本的055导弹驱逐舰模型,并自豪地说:“将来我要成为中国科技发展的有用之才!”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学生还创作了形式多样的“礼物”,献给中国共产党,表达内心的敬意之情。学校依次举办了“为党献礼”学生艺术作品及节目表演等活动,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观赏了手抄报、书法、衍纸、美术等艺术作品,展区内作品摆放整齐、形象楚楚动人、引人注目。学生通过勾画美丽的线条、多姿的色彩表达对党的生日祝福、对祖国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赞叹。活动接近尾声时,由学生合唱队演唱《少年中国梦》和《同一首歌》,通过美妙的旋律、激昂动听的歌声表达了全体师生对革命先烈的敬畏之情,激发了当代青少年的斗志。

二、课后三点半服务依托青少年宫的内容

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与实践,“课后三点半”服务依托少年宫方案满足了家长和学生对校外教育的高要求,从根本上解决了家长们不能按时接孩子放学的困扰,同时“课后三点半”服务在寻求发展的过程中,对校外教育活动也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此方案能有今天的成效,也是历经了千难险阻。

在与少年宫商讨“学校与少年宫相结合”合作事项时,一位小学校长向记者阐述了当今时代服务现状,即学校非常害怕承担“乱收费”的污名。即使少年宫只收取成本性费用,并且低于市场行情价格,只要和家长提及收费项目,学校的公益性质也就说不清道不明了。另外,学校担忧的问题就是把拥有的场馆和设施设备无偿提供给青少年宫,然而却没有明文条款依据,青少年宫与学校会因此共同承担很大风险与压力。从当前已有规定制度来看,仅有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供参考指导,然而全国不同地区制定细则却不尽相同。例如重庆地区,没有明确的市,区两级规定的具体实施办法,少年宫与学校相联合的做法得不到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援助。为此,一些学校在与青少年宫合作上也是遮遮掩掩,一旦有政策变动,双方稳定合作的局面都会受到威胁。曾经有意向与少年宫合作的学校也会踌躇不前,当有的学校提及到“进校”和“收费”环节时都不敢参与合作。对于当前青少年宫团队的建立,依然心存戒备,主要原因在于一旦触碰市,区教育部门的底线,就会扣上“乱收费,违规办班”的帽子,进而损害整体形象。

当采访到青少年宫与学校合作时,他们表示希望有关主管部门对此做法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并制定出一系列的可行性政策与办法,使其公开化,透明化,规范化。同时希望有关部门将教育,课后,服务等相结合,为学生和学校减轻压力。合理利用市区县少年宫校外教育活动场地,尽可能的发挥其主体和承接作用,并以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作为主管部门,联合各级团组织、青少年宫等制定课后服务制度,统一协调发展,成立以政府为主体,建立课后多方,多元化服务,努力开辟课后服务共享新局面,实现课后服务质量的高效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进而保障课后服务有序进行。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课后三点半”依托于青少年宫服务平台,通过积极探索新型课后服务模式,丰富学生的课后学习内容,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兴趣服务活动,并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正是由于课后服务兴趣活动多样性的特点,激发了很多学生的内在潜能,进而全面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谷训."课后三点半","少年宫+学校"的重庆尝试[J].瞭望.2018,(16):58-59.

[2]肖粮平,谢珂,吉思瑶等."课后三点半":新形势下长沙市小学实施课后服务工作的现状调查与实施建议[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39):281-281.

[3]龙点睛.“课后三点半服务”应多问问学生和家长[J].湖南教育(D版). 2021,(01):16-16.

[4]范诗武,张媚.破解"课后三点半"难题 打造课后服务杭州模式[J].杭州.2019,(41):44-45.

[5]颜源."课后三点半"的思维自由——"博雅涵泳"打造课后服务体验[J].教育家.2021,(34):19-22.

[6]周彩丽,刘秀萍,周少凯.经济技术开发区:社区公益课堂解"课后三点半"难题[J].教育家. 2018,(37):26-26.

作者简介:周丹(1979-4),男,汉族,湖南长沙人,本科,初级,主要从事青少年群众文化活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