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情景游戏” 促课程教研“共生长”——以“遇见杨梅”项目教研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依“情景游戏” 促课程教研“共生长”——以“遇见杨梅”项目教研为例

李红燕

湖塘中心幼儿园

【摘要】有创力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着眼于教师个体发展,构建一种对话型学习团队、建立起一种文化自觉和自律,有效的园本研修无疑是最直接的途径。当前,很多幼儿园在园本研修上依园据实、极尽所能,以探索多种研修模式来解决教师的困惑,本文通过教学实践整理,反思调整,以实践为例,进行剖析,旨在强调活教学中以“情”为线,关注幼儿情感体验过程,从而让幼儿实践教学活动中获得更精彩、更具生命力。

为此,我们从园所实际和教师需求出发,积极尝试项目教研,关注项目活动的独特价值,把教师逐步引入到系统思辨、对话互动、动态而又探究的学习轨道上来。本文结合具体案例,对团队项目教研的实施路径和推进策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项目教研 课程 教师 路径

所谓项目教研,是指围绕和聚焦一个核心“真问题”,以项目研究的方式进行持续实践,使老师在“真问题”和解决策略间建立起相互关联,引导她们深入思考和学习,并实现由个体自主教研走向团体共同成长的研讨新峰。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稚园应该有实践教学的环境,培养他们对环境的兴趣,发展他们的欣赏大自然和操作的技能。需引导儿童在自然的环境中,有兴趣地与环境发生互动,充分激发其主动性、积极性,才能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儿童对大自然的感受、理解、体验和表现能力。

一、实践贯穿,融入课程

幼儿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而观察活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最为幼儿喜爱,也最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因此,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选择不同的游戏内容,创设有趣的游戏情境,以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以不同的角色身份融入到情境之中。

二、故事再现,模拟情境

图片有时候是抽象的东西,孩子看不到也抓不住,因此,教师要创设一种大自然环境氛围,让孩子可以看、听、感与动,而故事与身俱来带着浓厚的吸引力,生动有趣、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更是孩子们的最爱。大自然探索活动中,根据大自然的流动,创设带有鲜明主题的连续的、持久的、丰富的故事情境的转换,能深深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牵动幼儿自觉和专注地投入其中,并从中大自然感受无穷的乐趣。那么如何适宜地运用故事,让情境真正发挥作用呢?

三、实践结合,感知情境

我们经常说:要遵循儿童认知和发展的规律来实施教育教学。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我们的教师研修和培养也应遵循个体成长的规律和事物发展的逻辑。因此,在团队教研项目活动开展中,我们采取四步动态推进式,以“遇见杨梅”项目教研为例。

  1. 视觉场景创设。

创设与杨梅主题相符的视觉场景,能有效地带领幼儿走进情境,在视觉的“盛宴”中感知音乐的意境美。在探索欣赏活动《梅好六月》中,教师以魔法森林图为背景,在音乐中,让幼儿想象魔法森林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里面会有什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孩子自由想象与表达,跟着音乐走进魔法森林,一步一步地进行闯关,并在欢快活跃的《摘杨梅》音乐中感受闯关成功的喜悦与成就感。

  1. 摘杨梅道具创设。

创设与杨梅想符的环境,提供相应的道具背景,能让幼儿在环境中身临其境。教师利用餐后的时光,在杨梅树下布置场景随着不缓不慢的节奏,有节奏的采摘杨梅的动作,孩子们在星空下安静地倾听音乐,情不自禁地跟着道具摇摆起来,有的也尝着杨梅的样子,有的闭上双眼享受杨梅酸酸的滋味。从而杨梅树下欣赏的有效地激发了孩子的创造思维,让他们在活动中得到了美的享受。

四、语言调控,带动情境

语言是一种最普通又最特殊的教学手段,形象生动的语言是激发幼儿情感的催化剂,它可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音乐的流动时而舒缓、时而跳动、时而神秘、时而烂漫,教师要从引导孩子体验音乐作品内涵的情感和意境入手,让孩子感受轻松、紧张、悲伤等情绪,必须伴随着教师抑扬顿挫、充满激情又富于表现力的讲解,将孩子的兴趣引导到渴求新知的境地,并由此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研组在课程理念上不足之处甚多:对课程建设推进的做法需支持、对如何做项目研究不明、捕捉契机不敏、价值判断不够精准……我们以“是否有利于儿童发展、是否符合新理念精神、是否可提升教师专业成长、是否能满足儿童发展需要”为落脚点带领大家进行反思。特别是对“基于幼儿视角”无落实的“真问题”,积极给予一些理论的支撑和推进。

五、过程关注,体验情境

  1. 关注幼儿语言表达过程。

孩子们在教师提供的音乐主题背景下倾听音乐,他们在音乐中产生无尽的遐想,并用语言表达着自己的理解。审视自己的教研模式,发现缺少系统性和循序渐进。于是,项目教研团队经过思维碰撞,确定采用“四步推进法“来推动项目实施。以探索教师在“遇见杨梅’项目课程建构中”的推动策略为例,我们以“问题导向”为基础,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经验,探讨课程建构的合理性,充分挖掘真正教育价值的要点,形成项目四步推进,即:提出问题、聚焦问题、澄清问题、解决问题。

  1. 关注幼儿肢体表现过程。

音乐欣赏过程中孩子们自然伴随着动作,对于孩子而言,动作的表现比语言的表达更为直接。项目教研,具有系列性和聚焦问题的特点,它需要教研团队基于“真问题“多次研讨推进。在一步步渐进式推动中抵达目标的内核。通过一步一步对 “真问题”的探究研讨,在渐渐质疑、释疑中,收获真知。依然以“遇见杨梅”教研为例。

3.聚焦核心,循序渐进

孩子们在一次餐后的无意闲逛中有了新发现:“哇,我发现幼儿园丛林部落里那边的杨梅好漂亮!”“我也看到了,杨梅好可爱,圆圆的。”“是的,可是我发现杨梅不一样呢,叶子却那么少”……很快,这个话题成了大部分孩子的讨论聊天内容……于是,教研组针对该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进行了课程前审议。

幼儿通过实物发现理解作品,获得快乐,也在情境游戏中增长知识和经验。我们要关注孩子兴趣,让大自然成为孩子心灵的伙伴,让幼儿喜欢探索、主动感受大自然、快乐表现。动之以“情”,在情感的体验中徜徉乐海,从而性情愉悦,人格高尚。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张俊丽,幼儿音乐欣赏教学的几点做法[J].《山西教育》(教学)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