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运用语用支架提升表达能力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浅谈运用语用支架提升表达能力的策略

曹婷婷

广西贵港市港北区荷城小学 537100

摘要:在教育教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优化教学措施已经成为现代化教学的重要要求。老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培养作为重要教学目标,表达能力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枢纽,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合理应用完善的教学措施深化学生表达能力的发展,促使学生在交际和提问的过程中拥有清晰的思维,将自己的问题能够清楚地表达出来,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搭建语用支架,促使学生能够联系过往学习知识搭建自己的语用支架,同时能够实现思维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语用支架;语文教学;表达能力

引言:深化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向,所以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利用完善的教学措施深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开发,通过完整的思维架构能够帮助学生实现有效的交流和表达,所以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善于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措施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促使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应用学习过的知识建立自己的思维框架,应用这样的措施能够高效地实现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帮助学生在思维的引导下满足表达的欲望。

    一、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实现学生的高效提升

(一)连接过往知识,建立完善的语言储备库

虽然学生生活中存在着很多语言表达的情境,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实践的机会,所以他们很难将学习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这给学生的表达和交流造成了很多的阻碍,所以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为学生营造合理的表达情境,应用情境式教学方式能够丰富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同时也可以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深化思维的发展,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从不同的层面理解课文的情感色彩,同时也能够学会将学习到的情感色彩充分融入到生活中,这样的转变过程中可以有效地丰富学生表达能力。例如在部编版教材五年级的《古人忆读书》章节的讲解中,老师可以首先为学生丰富各个人物形象,同时也可以通过《忆读书》章节讲解中深化前面学习的知识点,然后在课后习作中可以让学生应用自己的理解对各个人物进行形象描述,同时老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应用相同的方法描述生活中自己喜爱的人物,学生也可以通过相互探讨的方式激发思维的发展。利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促使学生在接受新知的基础上联系旧知,从而可以将全面的知识内容建构完善的知识框架,通过情感和思维方面的拓展帮助学生具备丰富的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建立适合自己的语言储备库。

(二)围绕教材内容开发合适的学习环境

情境教学是现代化常见的高效教学措施,通过与教材内容相匹配的情境能够强化对学生情感的启发,同时也可以应用趣味性的知识内容促使学生深入沉浸在学习氛围中。例如在《慈母情深》章节的讲解中,老师可以首先利用网络收集与父母相关的有趣视频,老师可以在教学开展之前导入趣味性视频,老师可以在视频播放后为学生引入相关问题,应用有效的问题将学生带到课堂的学习中,同时通过有效的问题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新知的欲望。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通过小组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学生可以在交谈的过程中讲述有关自己和父母的事件,学生也可以自主回忆与父母相处印象最深刻的事情,通过这样的教学情境能够充分培养学生情感。老师可以应用《父母之爱》的口语交际环节让学生回想自己父母对自己的关爱,老师应该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学生可以根据《慈母情深》和《父爱之舟》等课文的理解概述与自己相关的事情,老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表现,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和错误的理解进行及时引导,利用学生的深入思考和自主反思强化学生的思维发展,通过对课文的理解丰丰富学生的情感,通过趣味性的交流空间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合理设计问题,提升课堂教学的深度

有效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和学习习惯,所以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加强对问题的关注,依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和思考方式合理优化问题,老师在教学中可以应用问题冲突和思维碰撞的方式强化学生思维的高效提升,促使学生能够在这样的学习条件下强化自己的表达能力,同时老师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对问题进行层次性设计,促使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梯度性的成长。例如在六年级第二单元学习之后,老师可以以“他们都是什么类型的文章”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这个单元设计众多有关演讲的内容,和其他的本文内容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所以应用这个问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认知方面的冲突,促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文章主旨内容。然后在口语《演讲》中,老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课文的相关内容和自主选择喜欢的内容进行演讲,通过演讲锻炼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能够通过演讲指导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演讲技巧,这对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三、借助于课堂情境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生活经验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种各样的科学技术得到了快速、高效的发展,老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多样化的教学,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措施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例如在六年级第三单元的讲解中,老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之前为学生播放《奇葩说》中“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快乐”辩题的视频,学生可以通过傅首尔和小鹿的辩解学会从正方和反方两个不同的维度理解相关内容,同时也可以在相同的层面深化知识内容,促使表达的边界能够得到无限拓展,学生也能够在启发之下健全自己的思维意识。老师可以在视频播放之后开展《_让生活更美好》的写作内容,写作是表达的另一种输出方式,老师可以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描述写作偏向点,通过学生差异化的思维方式能够得到多种多样的答案,学生可以在众多想法下不断完善自己的写作方法,老师可以选取几个优质的作品充满感情地朗读,促使学生可以在想法、观点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深化思维的发展,在思维的引导下提升表达能力。

四、结束语

语文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一门学科,同时也是帮助学生联系生活的重要艺术,所以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视。然而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提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老师在教学的应该秉持足够的耐心帮助学生搭建完善的语用框架,促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借助于语用支架实现有效的交流,将自己的问题和观点清晰地应用语言表达出来,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保障学生的积极性,应用合理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自主感受思维发展的过程,促使学生可以秉持积极的态度实现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保障学生在语用支架的支撑下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卓媛兰.立足文本创情境  搭建支架乐表达——一下“打电话”口语交际教学[J].小学教学设计,2022,(07):49-50+66.

[2]金鑫,陈航.搭建语言支架  促进学生科学语言的表达——以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为例[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21,(Z2):36-38.

[3]金鑫,陈航.搭建语言支架,提升学生科学语言表达能力[J].基础教育研究,2021,(15):76-77+80.

[4]潘宁.以“单元要素”为根,拓“语用教学”之树——试论小学语文语用教学的创新路径[J].新作文,2021,(15):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