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大概念的文言文学习课程内容建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30
/ 2

基于学科大概念的文言 文 学习课程内容建构

赵婷婷

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010000

众所周知,文言文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但是文言文的题材内容和表达方式都与现代文的理解大相庭径。因此,很多学生对文言文望而生畏。本文通过对文言文学习现状的分析,进而探究在大概念下构建文言文学习的途径,从而促进学生对文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关键词:大概念;文言文;学习途径;知人论世

一、文言文学习现状

通过对教科书中课文梳理发现,随着学生学段的增加,文言文在教科书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由此可以看出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性。但是纵观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文言文学习有一定的困难,受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观的影响,教师和学生更多的是把文言文的学习当做一种任务而不是能力的培养。

从教师的角度看,现如今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采用的更多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时照本宣科,对文章逐字逐句的进行翻译、力求学生完全记住教材中所有字词的注释并达到背诵的状态。这样一来,语文课堂中的文言文学习的主体由学生变成了教师,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时学生参与不到课堂情境中,学生对课堂内容变得不感兴趣,有的学生甚至开始厌倦文言文。

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不喜欢文言文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从主观原因的角度看,首先,相对于现代文来说,文言文学习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学习内容枯燥乏味;其次,在部分学生的认知中文言文不需要学习,在考试前背一背就好了,这种认知方式导致学生花很少的时间和经历在文言文学习上。从客观的角度看,教师的教学观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教师的“填鸭式”教学,导致学生对文言文学习没有兴趣。

不论是主观还是客观原因,文言文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那么文言文究竟该怎样学习呢?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学科大概念的想法,在大概念的理论下学习文言文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迁移。

二、大概念学理阐释

不同的学者对大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很多人会将大概念理解为学科的基础概念或总体知识框架。但威金斯指出大概念指的是核心概念,在大概念教学下,学生学到的知识应该是某一知识体系的核心知识,而不是各种零碎的知识。语文学科知识体系复杂且庞大,学生学到的应该是统整语文知识的主干线,而不是旁枝末节。埃里克森认为大概念是学科中的核心概念,是一种元认知的概念。奥尔森认为大概念是能带回家的知识。王荣生认为大概念是跨学科或学科“核心的概括性知识”。刘徽认为大概念具有生活价值。由此看来,大概念并不仅仅是孤立的知识体系,而是有组织,有内部联系的知识框架。

梳理国内外学者对学科大概念内涵的阐释,可以发现语文学科大概念是一种高度形式化,兼具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普适性极强的概念。1大概念下学习的是核心性知识,而不是琐碎零散的知识,大概念学习的最终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走出校园后能运用在学校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学科大概念下学习文言文,学生学到的应该是系统的文言知识,包括文学常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思想内容等,而不是一些零碎的知识。在学科大概念下学习,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将知识转化为经验。

三、大概念下文言文学习内容的建构

(一)在语言积累与建构中掌握文言知识

文言文的学习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应用这一核心素养,这一核心素养注重学生对语言文字规律的掌握以及运用,注重培养学生将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实践,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文言知识、思想感情是比较重要的两个部分,要想真正的理解文言文就要读懂文言文、理解文言文。

文言知识中最重要的是对文言字词的理解,《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到“通过文言文阅读,梳理文言词语在不同上下文中的词义和用法,把握古今汉语词义的异同”,[2]因此学生要注重对文言知识的积累与建构。文言字词方面的知识通常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这四种情况,这些字词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根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知识体系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与运用。

以一词多义的学习为例,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指的是同一个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意义的一种语言现象,但是各义项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一词多义词在不同的文本、语境中有不同的释义,很多学生不能正确选择释义。学生可通过积累一词多义义项进而建构知识体系,形成自己的知识,例如对“道”字一词多义的总结:“道”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道,所行道也。从辵从首”,由此可见“道”的本意是“大路”。路的作用是“引导”人到一个地方,所以引申为“引导”之意;“道”还有途径、方法之意,途径和方法又是一种“道理、规律”,道理和规律需要别人进行“叙说”,而后有“思想、学说”之意;除此之外,“道”还指正当手段。通过对一词多义的本意和引申义归纳整理,从而建立知识体系。

Shape2Shape1 大路 引导

Shape4Shape3 途径、方法 道理、规律 思想

正当手段

在对文言知识的积累与整理的基础上建构文言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文言知识,促进学生对文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这种建构方法不仅可以运用在一词多义中,还可以用在词类活用中。

(二)在赏析文学作品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语文教科书中的文言文具有典型性、时代性的特点,与学生的发展紧密结合,教师要帮助学生在文本的基础上挖掘文本的深度含义,从而促进学生对内容的深度理解。

学习文言文不仅要学习文言知识,还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知人论世是文言文学习的方法之一,知人论世指的是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文言文虽然篇幅不是很长,但文言文注重引经据典,内容丰富多彩,有的讨论国家大事,有的探讨生活哲理,还有的则是感叹世间百态。如果只是通过文言翻译学习文章则不能体会作者的感情,因此在学习文章之前或学习之时一定要查阅一下作者写作背景,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苏轼的《赤壁赋》是一篇具有诗情、画意、理趣完美融合的艺术特色的优美文章,这篇文章气势恢宏,在情与景中写出了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作者之所以有这样的人生态度和他的经历有关。元丰三年(1079年),苏轼因作诗讽刺王安石新法(“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他被贬黄州团练副使。在这里,他为了为排遣内心郁闷,经常来赤壁矶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正是因为他的这些经历使他拥有如此豁达的人生态度。通过对作者写作背景的了解,学生可以感悟到更深刻的人生道理。人生都是由所谓的幸与不幸组成的,当不幸降临时我们该用怎样的态度去面对才是最重要的。

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学生自己的见解以及教师课外资源的扩充,潜移默化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工作观以及世界观。每个时代的人都有属于每个时代的责任,我们不能用现代的观点去看待古人,更不能站在如今道德的制高点去批判他们。

文言文在语文学习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受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和学生对文言文学习有一定的误解。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学科大概念教学也在逐步进行。在学科大概念的背景下,文言文中的语言学习和思想内容体会就是文言文学习的大概念之一,学生应在积累与建构中掌握文言知识,在赏析作品时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徐鹏.基于语文学科大概念的教学转化[J].中学语文教学.2020(3):4-1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