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园足球训练梯队建设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5
/ 2

小学校园足球训练梯队建设探讨

赖国彬

中山市实验小学蓝波湾学校 广东中山 528400

摘要:足球是被广大群众所热爱的一种体育运动,人们通过足球运动不但可以让自己的身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还可以建立富有中国特色的足球文化。近几年来,全世界民众对身体素质的关注程度日益增加,运动事业也获得了蓬勃的发展,足球运动也开始被人们所重视,尤其是在小学校园中的足球训练梯队建设方面。尽管大部分学校都增加了对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关注程度,可是当前学校足球运动在发展的过程中仍面临着一定的问题。基于此,本篇文章就针对我国校园足球的发展现状,分析并研究小学校园足球训练梯队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能够有效提高小学校园足球梯队建设的创新模式,以期能够为校园足球梯队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校园;足球训练;梯队建设

引言

足球不仅是我国国民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也是开展的国民教育的重要基础,在综合素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极高的地位,校园足球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小学校园足球的教学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我国足球的整体水准,所以体育教师还需对现有的体育教学体系加以持续的创新和完善,建立一支技能精良、战术精湛的足球梯队。

1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现状

1.1需要创新教学模式

从目前我国小学校园足球事业的发展水平方面来看,需要大量的足球人才。现阶段,我国小学校园足球正在朝着职业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但是由于在校园管理过程中存在比较大的缺陷,从而导致对人才进行培养时有着较高的难度。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在校园足球的发展过程中,积极探索出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小学校园足球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1.2需要建立后备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是推动我国小学校园足球发展水平的内在动力,校园培养学生的足球能力不仅需要大量的时间,还需要充足的人力资源。由于受到传统因素的影响,大部分校园没有对足球运动提高重视程度,从而导致当下的小学生都具备不爱运动的特点,并且在足球运动方面具有天赋的学生,也因为一系列的原因,无法加入足球训练,尽管国家在大力推动全民运动,但是校园足球运动也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除此以外,虽然有一些学校中建立了专门的足球队或足球管理小组,但是由于正处于起步阶段,各项管理机制还不完善,也不具备足够的专业度,导致小学校园足球无法有效提高发展水平。

2小学校园足球训练梯队建设的重要性

小学校园足球训练梯队的建设与我国素质教育的理念相符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足球运动员的数量,扩大了足球队伍,在提升我国足球运动项目技术水平的同时,也让足球运动事业获得了长远的发展[1]。足球运动属于团体性的活动,需要学生互相合作,从运动中训练学生团结合作的力量,从而适当地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并体现出小学生群体的人文内涵。小学生在足球运动中的勤奋与努力,表现出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了解足球的知识以后,可以让学生真正掌握健康之道,并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与抗挫折能力。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利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足球运动,让学生逐渐喜欢上足球训练,并通过足球运动享受到体育锻炼的乐趣,提高学生运动技能掌握能力的同时,提高自身的运动素养,充分感受足球的真正魅力。

3提升小学校园足球梯队建设的创新模式

3.1创新教学理念

要合理建设校园足球训练梯队,就需要突破学校传统教学方法的桎梏,积极创新学校教育理念,制定更加符合素质教育标准的课程目标,并主动调整课程内容和方式,以提升校园足球梯队的整体教育水平。体育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明确的了解小学校园足球梯队训练时的实际状况,以确定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从而增强足球教育的有效性。与其他运动项目相比,足球相对来说更有技巧,一些学生在学习时会觉得有点困难,认为自己不能在短时间内掌握足球的技术。因此,教师应该选择具体的案例来解释教学中的具体行为,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2转变教学方式

传统的足球训练模式过于单一,通常情况下教师会为学生一遍又一遍的示范足球动作,既缺乏重视学生个人之间掌握能力的差异性,也未能凸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课堂的品质和效果也自然就无法提升。为此,在新时代环境下的足球训练必须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转变足球教学的方式。

例如,在学习带球、传球等知识点时,可先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给学生呈现一段足球比赛的精彩表演,从而充分激发出学生对动作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带着求知欲认真听教师的动作分解,这要比传统的口述、示范更有说服力。与此同时,还可以采用“领悟教学法”,这种教学方式主要是以足球运动的特点为依据,将教学内容转变为足球比赛战略,把传统的了解某一足球运动技能教学理论转化为掌握更具体的学习方式,从基本动作开始,让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战略自己领悟动作的要领,从而形成完善的遵守足球运动规则的意识,通过自我训练后,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足球技术水平。

除此以外,在建设小学校园足球梯队时还要遵循学生之间的身体差异以及学习能力差异,根据学生对于足球的爱好、兴趣程度,将班级中的学生分成三个小组,按照技能水平从高到低分组,引导第一组足球技能水平较高的学生学习难度较高的动作,引导第二组足球技能水平中等的学生学习基本动作,针对于足球技能水平较差的第三组学生而言,教师要首先灌输足球运动的相关理念与知识点,从而避免基础较差的学生与其他学生的差异越来越明显的情况出现,提高学生的整体足球运动水平,加强足球教学的成效[2]

3.3提高学生速度

速度能力是运动员的一项基本运动能力,对运动员而言,它不但包括了奔跑的速度,还包括了运动速度、反应速度、决策速度等。在练习过程中的教师要注重锻炼学生的速度能力,并不断增加运动员的速度。

例如,以脚内侧运球来讲,教师首先要使学生掌握脚内侧运球的方式与技能,以改善学生的运球姿势,其次让学生快速完成运球动作;再比如,练习射门、停球过人时,教师应该在让学生标准完成这些动作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逐步减少完成上述动作的时间,或者模仿真实比赛时的节奏。通过这些速度练习,使学生更加明确的认识到速度能力在足球运动中的意义,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运动潜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速度能力。

3.4培养团队意识

足球是一项多人运动,学生在不同的团队中工作,团队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学足球校队建设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队员的团队意识,让队员了解什么是普遍意识、合作精神和服务精神。

例如,当学生在比赛时出现与队友闹情绪、乱跑位、无球时跑位不积极甚至直接不跑位等状况时,体育教师必须要及时站出来并予以引导,明确学生间相互信任与合作的重要意义,并告知学生体育精神和运动是一种集体项目,如果某个人持续失误则会造成整支球队的失败,以此来激励学生在比赛中集中精力,不要只顾着自身的技巧炫耀,在与队友的积极配合下取得比赛的胜利。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足球是一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运动项目,其不仅能够锻炼人的身体素质,还能够让人们养成良好的合作精神与竞技精神。现阶段,大多数小学校园已全面建立足球队,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导致校园足球梯队的训练无法提高成绩。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不断冲破传统教育理念对自身的禁锢,积极寻找能够创新小学校园足球梯队建设的方式,打造具有高技能、高水平的小学校园足球队,培养更加优秀的足球人才。

参考文献:

[1]常康.河南省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课余训练现状研究[D].河南大学,2018.

[2]杨飞.北京市部分小学校园足球特色校开展现状对比分析[D].首都体育学院,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