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助力多元化评价——利用微信小程序实施小学音乐学业“多元化”评价的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1
/ 3

微信小程序助力多元化评价 ——利用微信小程序实施小学音乐学业“多元化”评价的实践研究

张晓燕

东莞市凤岗镇中心小学 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5G”时代的来临推动教育理念的更新,这标志着教学评价也跟随着进行改革,本文借助课题研究进行了微信小程序的开发,并利用小程序“乐果园”实施了小学音乐学业“多元化”的评价,从评价的标准、客体、内容及方式进行多元化的设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以评促学、以评督学的智慧课堂。

关键词:小学音乐;学业评价;多元化;微信;小程序

引 言

“5G”时代的来临为教育教学带来深远影响,同时,教育理念的更新,号召着教育者应设计学习评价的模型,让信息技术更充分融入教学实践,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音乐课程作为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和内容,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音乐学科长期陷于“小三门”的薄弱地位,不能发挥应有人的育人作用。因此,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智慧评价,是我们实施新课程的一项核心任务。

可是在当前的小学音乐学业评价现状中,很多学校依然延用了传统单一、无趣的学业评价方式。根据《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等相关政策,针对东莞市中小学音乐考核评价现状,结合信息时代的发展水平,笔者通过立项课题《小学音乐学业“一全五化”评价方式的实践研究》的实践研究,开发小程序“乐果园”(如图1)实施小学音乐学业评价中的“多元化”。通过一年多的开发与研究,小程序的模板已初步成型,系统分学生端、教师端和管理端。管理端可以进行初始化设置和大数据分析;学生端包括签到、上传作品、评价作品、获取个人报告信息、获取展示台信息、在线修改作品、查看作业等功能;教师端包括建立班级、发布作业、评价作业、推荐作业、反馈成绩、阶段测评系统等功能(如图2)。利用小程序实施“多元化”的评价,在评价标准上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评价内容上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评价主体的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评价方式上重视学生进步和努力程度,从而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促进学生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的发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以评促学、以评督学的智慧课堂。

6099f0a7e1903_html_979e1e07b29328c7.png

图1 评价小程序——乐果园界面


6099f0a7e1903_html_4a55afff3e9437a8.png

图2 乐果园小程序的系统流程图

皮亚杰构建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而是个体在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构建的结果”。我国当代著名科学家钱学家也曾说过:“自觉是一生中最好的学习方法”。只有学会自主学习,才能学会刻苦的思考,才能让分析、综合、比较、分类等“心智操作”能力得到训练,在自主学中得到完善,得到开发。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一定的环境中独立地、自主地按自己的意愿,有选择地进行学习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一种主动而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我国学者庞维国将“自主学习”概括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上的“坚持学”。因此,不同的学习方式便决定着不同的评价方式,利用小程序实施“多元化”的评价,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增强“能学”的自信力;通过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激发“想学”的认知力;通过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发展“会学”的综合力;通过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提升“耐学”的自律力。

一、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增强学生“能学”的自信力

传统评价标准整齐划一,用一把尺子量人,在评价面前“人人平等”。事实上,这种貌似平等的评价却隐藏着极大的不平等。因为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发展潜能,不同的发展优势,因此在学习中具有不同的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应该通过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因此,笔者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教学的评价标准上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特点,因人施评,制定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利用小程序中的充分发挥评价的功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在小程序评价的标准设置中,除了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如点亮星星评价和点亮标签评价,开发者还设计了自定义的评价输入,教师和家长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特定的肯定性评价,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能学”上,增强学习的自信力。

6099f0a7e1903_html_f85213c76a389bfe.png6099f0a7e1903_html_eca14c56242a8ee8.png

图3 星级标准 图4 标签标准

当教师在小程序中评价学生演唱的作业时,发现由于受嗓音条件的限制,有些学生声音虽然天生嘶哑,音域有限,可是学生却能自信地在镜头演唱,而且一次比一次的自信和能逐步增加情感地演唱。这时我会根据小程序中的评价标签进行肯定的评价,并输入需要轻声歌唱以及学习气息控制的建议(如图5)。如果对待这样的学生我们按常规的标准评价,无疑是在告诉他/她,歌唱不属于他/她,变相地让他/她放弃歌唱。其实我们对于这样的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只要是不断进步的学生就应该获得肯定的评价。因此,评价的多元化标准,不是为了评价出学生在群体中所处的位置,而是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发现不同学生的智能优势,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拥有足够的自信力来面对在音乐学习的上的种种困难。

6099f0a7e1903_html_e06b24241a48dc27.png

图5 教师因人而评的标准

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提高学生“想学”的认知力

自主学习中的动力最重要和最重点的部分是什么呢?毫无疑问,就是兴趣。当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受到多方的肯定时,这将会促进学生“想学”的欲望。可是如果单单有“想学”的欲望,并没有“想学”的行动力和粗略,这样的学习也是无效的。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学生“想学”的认知力。认知力是指主观对非主观的事物的反映能力,认知力越高,反映越接近事物的本质。认知力如何提高呢?学生要认识自我就要对自己准确地进行客观评价。根据评价准确度的定律,参与评价的主体越多,评价的准确性就越高。在此,笔者利用小程序的交互性,由教师个人评价转变为教师、学生和家长三个对像,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多角度、多层面的评价信息,而且在这种多元评价主体中,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教育的功能,提升学生自我的认知力。

在小程序的评价主体设计中,学生评价为点赞+标签选择,通过评价主体的模板设计,引导学生在多元的评价主体中,得到正确的认知力,能明确自己在学习上的长处与不足,以此激发“想学”的欲望,激励学生向着更高的目标努力。教师和家长的评价均为星星等级+评语,通过学生、教师、家长三方形成评价合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主体的作用,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现客观的评价,更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其积极健康的发展。

如:某同学通过查看学生自评、互评(图6)、家长(图7)、教师(图8)的评价,了解到自己的优点是:1.声音自然、动作舒展、笑容灿烂、在演唱中需要轻声歌唱、注意气息的控制、咬字清晰;需努力的是:识谱能力要加强,要更自信些。由此,学生会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这将激发其在保持原有的水平上,会加强识谱能力的学习,也在督促自己能大胆自信地完成演唱作业。这样,通过评价的主体多元化,使音乐教学达到全面提升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目的。当然,在评价中更重要的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始终以主体身份参与其中,清楚地认识自我,不断提高自我认识能力、自我评价能力,提升学生“想学”的认知力,

6099f0a7e1903_html_f85213c76a389bfe.png6099f0a7e1903_html_66bb879a49e8a0f4.png6099f0a7e1903_html_e06b24241a48dc27.png

图6 学生评价(自评、互评) 图7家长评价 图8 教师评价

三、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发展学生“会学”的综合力

现代学生评价认为:人才培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长为根本目的,在关注学生学习成就评价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的评价内容多元化,应注重培养学生音乐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需求,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观,音乐教师的评价内容要注意多元化、整体性,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更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态度、情感、意志、想像思维和审美的情趣等非智力因素。笔者通过整合课程标准中所提供的教学内容,依据音乐核心素养的审美感知能力、艺术表现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三大版块,利用”乐果园“小程序制定演唱、演奏及综合素质等相关的评价内容,并通过后台数据的统计进行分析,充分发挥评价的功能,发展学生“会学”的综合力。

以一年级为例:当教师发布了作业内容演唱《小星星》后,学生完成作业并上传,这时评价界面就会出现三种颜色的评价标签:绿色标签囊括评价学生核心素养的三大能力;红色标签提醒了学生需要努力的方向;黄色标签突显了创新能力的表现。当教师组织期末检测时,学生提交完答案后,也会显示正确答案以及数据分析,通过直观式的图表数据,能让学生用发展观去看待自已的学习结果,并能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努力的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力。

6099f0a7e1903_html_eca14c56242a8ee8.png6099f0a7e1903_html_70feb6b8561aef04.png6099f0a7e1903_html_68feba5b2e1bd20e.png

图9音乐实践 图10综合素养检测 图11核心素养数据统计及分析


四、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提升学生“耐学”的自律力

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即要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去评价学生的不同方面,目的在于促进每个个体积极主动地发展,进而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和促进作用,便可以达到叶圣陶老先生所说的“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境界。因此,我们需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有“耐学”的自律力。自律力是学习主体的觉醒或醒悟性,对自己的学习要求、目的、目标、行为、意义的一种充分觉醒,是自主学习的核心要点。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一般会采用一些激励法去培养学生的自律力,但小学生毕竟年龄过小,他们的智力与身体都未达到成熟,对于自控力和自律力还待提升。在本文中,笔者利用小程序的功能不仅关注结果,还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学生学习音乐的实践过程,如教师肯定性评语评价、学生欣赏性互评、学生自我评价、集星等级评价、成果展评、学习勋章等,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成果的平台,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体验学习成功,通过外在激励因素去提升自身的自律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6099f0a7e1903_html_e06b24241a48dc27.png6099f0a7e1903_html_d106a36357c73729.png6099f0a7e1903_html_d08904a83cdfe515.png

图12 教师评语 图13学生互评和自评 图14集星等级评价

6099f0a7e1903_html_98d8d6ba9309328d.png6099f0a7e1903_html_a471ae1b32de8649.png6099f0a7e1903_html_68feba5b2e1bd20e.png

图15成果展示 图16排行榜 图17学习勋章

6099f0a7e1903_html_908cfef43b869b26.png

图18 微信小程序助力多元化评价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尊重和体现个体差异性,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促使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价值。作为音乐教育者,需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学生学业评评价观念。我们要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探索新的音乐教育教学理念,寻求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切实可行的评价。利用微信小程序“乐果园”实施的小学音乐学业“多元化”评价,激励着学生在开放、交互、共享的学习氛围和空间中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增强自信力、提高认知力、综合力和提升自律力,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提升音乐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真正实现评价促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姚俊 刘天成 《义务教育小学音乐学业质量评价标准》[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

[2]王金华 李酉媛 《基于核心素养的有效学习与学业评价策略之中小学音乐》[M]东北师范

大学出版社 2018.8

[3]刘启平 《音乐课程评价监测的案例与方法》[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2

[4]王海芳 《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操作与案例》[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5

[5]邹尚智 《发展性教学与学生评价指津》[M]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4

[6]徐兆洋《学生发展性评价应知应会》[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4

[7]王西凯 《小程序也有大智慧—— 微信小程序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 中小学信息

技术教育新科技与教育 2019年第1期

[8]余亮亮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中学生学习评价与反馈平台建设研究》[C]硕士学位论文

20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