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活动中的表演游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8
/ 2

浅谈活动中的表演游戏

唐春

花溪区第一实验幼儿园

【摘要】

孩子表演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孩子的健康情感、健康心理,形成良好的习惯,宗旨在于通过表演活动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自信的展示自己,畅快的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不是为了培养孩子超高的表演水平。

【关键词】

自发自主 参与 模仿 学习


有一句俗话说得好:“看到什么样的孩子就会知道他的老师的性格是什么样”,因为对于孩子的喜爱再加上本身开朗的性格,我喜欢把有趣的歌曲、儿歌加上动作教给孩子们,喜欢用自己的表情来说话,喜欢手舞足蹈的把故事传递给孩子们,我的这些行为让孩子们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爸爸妈妈们常常对我说:孩子的性格开朗、活泼,在孩子的身上看到了我的影子。这让我感到十分高兴,小小的行为可以大大改变孩子的性格,这是非常让人兴奋的。下面我就简单的谈一谈表演游戏的乐趣。

一、随时收集查阅身边有关的资料,做个心思细腻的老师。

什么是表演?如何表演?这毕竟和教育教学有一定的关系,因为它必须是个能给孩子传递正能量的东西,所以对于表演我一开始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系统概念,于是我通过上网、上书店查找资料的方式了解到幼儿园的孩子并不是专业的表演者,让孩子表演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孩子的健康情感、健康心理,形成良好的习惯,宗旨在于通过表演活动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自信的展示自己,畅快的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不是为了培养孩子超高的表演水平。那怎么才能把抽象的表演形象化传达给孩子呢?知道发现表演游戏的定义才使我眼前豁然开朗,所谓的表演游戏就是按照童话故事中的角色、语言和情节进行创造性的表演,也就是幼儿通过扮演某一首儿歌或者故事中的角色并在其中运用一定的表演技能,如模仿内容当中的对话、动作、表情、语气等手段,这是利用幼儿的创造性表现文学作品的一种方法。表演的形式也是按照幼儿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开展的,教师的职责就是从旁观察并不参与半分。让幼儿通过表演游戏的形式,淋漓尽致的展示自己、提高自己、释放自己。

二、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的表演游戏内容。

幼儿的身心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同的年龄阶段孩子的动作发展以及心理发展水平都不一样,于是我采用了因人施教和初步模仿的教学方法,对于小班的孩子,因为是初次接触表演游戏,不理解表演所带来的乐趣,为了提起幼儿对作品和表演的兴趣,我会给孩子们选择对比鲜明,情节简单,富有趣味,动作表达性强的儿歌或者故事,所以对话多次反复和朗朗上口的文学作品是首选之一,如《小兔子乖乖》,《龟兔赛跑》,表演的动作和语气都很简单,也是孩子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所以模仿起来十分容易。到了中班,在选择的作品内容上增加一些难度,让作品稍微丰富了一些,但还是重点强调选择孩子喜欢,动作表达性强又容易于表演的作品,如《萝卜回来了》和《白云枕头》,故事《萝卜回来了》中有孩子们熟悉的动物,如小白兔、小鹿、小熊、小猴、小松鼠,每种动物的肢体语言和声音都不一样,孩子们在表演起来动作性强;适合幼儿好动的特点,又容易表演,这让孩子们在参与表演的同时,也明白了什么是友情,什么是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了解了朋友这个词语所带来的真正含义。最后到了大班,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表演技巧逐步的丰富,再加上他们平时积累的表演经验,我为孩子们选择了一些情节稍微复杂,篇幅稍长的作品,但在做这些的同事一定还是要考虑作品本身所带来的寓意和趣味性,如《拇指姑娘》和《七色花》。孩子们在表演活动中尽情的展示着自己的个性,收获友谊和情感,同时也体验到了合作表演的乐趣,了解真、善、美的意义。

三、师生共同创设良好的表演环境,引导孩子自制道具和效使的用道具。

表演游戏中除了幼儿精彩的表演外更离不开渲染气氛的环境和增加表演意义的道具,所以每次在游戏之前,我都会和孩子们一起根据表演的主题和情节共同创设环境,并和孩子们一起制作表演过程中所需要使用的道具,充分发挥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比如在《拇指姑娘》活动中,我们利用卡纸、皱纹纸做成了服装,用废旧的挂历纸画出美丽的背景图案。虽然孩子们的表演并不专业,但因为有了服装、背景的支持画面看起来依然丰富有趣。当然不是每次活动都需要老师亲自动手,有时候也会利用家长资源,让孩子回到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做,然后带到幼儿园,通过一系列的动手、动脑,孩子会珍惜这些劳动成果,也更加激发了孩子们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创设宽松、自由的表演环境,让幼儿能自主、大胆的进行表演。

在平时的活动中我会利用开餐前的时间和午睡的时间让孩子听一些故事内容,然后选择出大家都很喜欢的故事,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引导孩子学习活动中的对话、动作及表情,鼓励孩子自信、大胆的进行表演,积极参与活动并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角色。因为班上的孩子较多,一个故事中不可能同事让幼儿扮演所有的角色,一般面对这种情况,我都会让孩子在熟悉故事内容后,开始讨论角色,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表演,有时也会让几个孩子同时表演同一个角色,让孩子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不同的表演,引导孩子学会观察别人做得好的地方,比如: 有一次,孩子们在区域活动中玩,有两个孩子吵起来了,其中有个孩子还哭了,于是我连忙走过去询问是怎么回事,其中一个孩子很生气地说:“唐老师,你说小白兔害怕遇到大灰狼吗?”我反问:“你觉得呢?”孩子说:“我觉得害怕,还会马上逃走”,我说: “有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听我一说,这个孩子立马指着另一个孩子说:“他说小白兔不会害怕,因为它有神奇药水”听孩子说完,我也是只说一句:“对,不错,有可能。”看到孩子们好奇的样子,我在语言活动上进行了一次关于小兔子遇见大灰狼反映的活动,也通过与大家的探讨,使孩子们了解了每个人、每个事物的性格不同,脾气也就不同,所以遇到问题时的处理方法也就不同,解决的态度也就不同。

为了更好的开展表演游戏,我时常和孩子一同探讨某个角色的表情、动作、眼神、语调、形态等。通过两年多的活动参与,孩子对表演游戏非常喜欢,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能力的增长,他们的表演欲望是越发强烈,当我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这些孩子,会发现他们在表演中获得了很多的生活常识和社交礼仪,也因此他们的思维能力、动作能力、语言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他们会把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所发生的事件运用到表演游戏中去;如孩子们利用2014年最火的歌曲《小苹果》所创编了有趣的故事,自己选择的音乐,自己创编台词、自己定角色。在创编的过程中,教师只是起一个引导作用并未加以干涉,在孩子的表演中他们的眼神那么投入,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真实体现出自己对角色的喜爱和理解,看到孩子们的表现,我从心里感到高兴,因为我知道表演游戏让孩子们获得了快乐,获得了成功。

五.给予幼儿展示机会,让幼儿充分的表现自己,展示自己。

不管年龄的大小表演游戏都必须是孩子熟悉的内容,这样孩子们都能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角色,如性格外向的、能力强的幼儿通常喜欢选择大灰狼、狐狸、大马、大象、老虎、狮子等角色,性格内向的、腼腆的幼儿一般喜欢选择小猫、小狗、小羊、小兔、小乌龟、小松鼠等角色,所以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能尽情展示着自己的优点与才能。

通过学习表演与参与表演,孩子们展示出了自己活泼可爱,生动有趣的形象,使孩子的综合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其他游戏中没有办法获得的。我也在其中感受着快乐与感动,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会不断的学习,总结表演游戏中的经验和不足,探索出更适合孩子的表演游戏,让表演游戏成为一种获得能力的有趣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