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培养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31
/ 2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培养路径



吴斌


(西宁市城中区教学研究室)


摘要:在当今的新课程改革中,国家加强了对学生的全面素质质量检查。语文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学科之一,根据新的教学标准改变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关键素质的发展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是当今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然而,就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来看,依然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不足,急需教师进行改革与完善。

关键字: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现代社会的教师不仅应重视对学生文化知识的教学,而且还应重视文化素养的培养,教育学生既要具备基本知识,又要有多种技能。小学语文是小学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学生的基本素养的发展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这一点非常重要。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将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贯彻到实际教学中,全面打破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的束缚,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同时,促进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及素养的培养与发展。

一、基本语文素养的构成

(一)语言理解和使用标准

语文是一门教授学生母语的学科,其教学内容对学生而言并非陌生,这是每个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面对到的问题。从幼儿到小学生通常能够学习到语言交流,但在许多地方,他们的语言不够标准化,可能会导致理解上的偏差,并且无法进行书面交流。教授语文是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语言,并能够规范和掌握使用语言和书面进行交流的能力。

(二)语言思维能力

尽管语言是一种交流手段,但对于人们来说,语言的功能并不局限于交流。除了基本的交流之外,还应该学会根据组织的语言来描述事物,评估事物,组织思想,通过语言回答彼此的问题,组织我们自己的语言与他人讨论,说服他人,等等。这些语言思维能力是当今社会人才需求的重要标准。

(三)语言的美学和创造力

我国的语言文字广泛而深刻,但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却不平等,无法有效地发现文字的内涵、情感、写作技巧、艺术观念等。甚至对文本的理解也无法区分。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偏差,因此会出现一些负面情感。针对这一问题,汉语教学应帮助学生学会欣赏和创作精美的论文,例如表现力的写作技巧,修辞手法,细节和突出内容,将其转变为自己的需求并创造高质量的产品。

二、初级语文基础素养教育之路

(一)指导学生上课前做好准备

设计课程时,需要适当的准备。老师不仅需要准备课程,而且还需要让学生在上课前检查课堂内容。只有学生回顾了当天的课程并形成整体印象后,老师才能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帮助,学生会提出问题或聆听并仔细考虑不了解的内容。学生检查课堂内容的过程也是他们思考和理解的过程,因此老师需要在上课前为学生分配适当的准备任务,这与下课后的家庭作业一样重要。至于教师分配的学前教育内容,不应只允许学生进行一般的预学习,而应将其分为特定的任务或问题。例如,学生可以根据以下的学习内容独立地提出一到三个问题,然后自己思考问题的答案。

例如,通过在草船借箭的历史文本中学习故事的内容,教师可以以准备作业的形式布置作业,让学生对文本提出问题,思考答案并进行解释。课堂中,老师可以在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回答中抽查。如果出现重大问题,教师可以使用启发式方法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思考。在这种轻松、活跃和互动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可以积极地交流思想,这有助于学生发展思维并促进各个方面的均衡发展。

(二)专注于基于朗读的阅读指导,并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有多种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益于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输入文字并深刻理解思想和感受的活动,最终实现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标。中文是一种语言文字,是表达人们内心意图的一种方式。带有情感的大声的阅读文章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文章。因此,在课堂上大声朗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大声朗读的方式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小学生对新事物更感兴趣。因此,适当地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当学习秋季纪念课程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大声朗读该课文。在本文中,作者称赞母亲的深厚爱心和深情怀旧。学生不能仅靠自己阅读就能感觉到这种情绪,因此教师可以大声地朗读此文本,以使学生更容易感受到作者想表达的思想和感受。这样,学生可以回应作者,从而可以大大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老师在解释了课文内容之后,还可以鼓励学生以各种角色和情感大声朗读课文,从而组织他们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例如,在学习“心与心比较”课程时,学生可以分角色带着情感阅读课文中人物的对话部分。当朗读时,让学生指出要点,并说出他们对内容的理解。教师应及时纠正学生大声阅读中的错误(例如感觉不足或语气使用不正确)和文本理解能力存在的偏差。教师的及时更正可以帮助他们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三)开展情境学习,以培养学生对情境的理解

情景教学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小学生由于年龄原因缺乏丰富的社会经验和知识,由于语文内容复杂,容易混淆含义。情境教学法主要基于教科书内容所创造的教学情境,即,实际上最初复杂的语文内容被简化和直观,并且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在所建构的教学情境中开始学习,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吸收所教授的语言技能。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注意力,还可以利用学生的能力来理解语言环境。情境意识是培养学生基本语文素养的关键技能之一。只有学生具备这些学习语文的技能,他们才能更有效地学习语文内容。

例如,当教课文“月光旋律”时,老师在学前阶段准确评估课文内容,寻找有关月光旋律的信息,然后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播放月光下的歌曲编辑(可以显示多个部分的变化的剪辑),在课堂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鼓励学生融入音乐环境并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内容,最终老师和学生互动,指导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形成对课文语境的理解。不断发展学生对语文情境的理解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评估技能力,同时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并鼓励他们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更好的语言能力。

(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创新教学方法

为了确保语文教学的高质量,创新的语文教学已成为培养学生素质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项目开始之初,我们研究了有关识字主题的热门材料,引起了学生的注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并显着改善了教学效果。中文作为人类的语言,是人类交流的主要手段。在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适应中必须贯彻教师的通用语言思想和设计原则。灵活运用情感因素和其他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力。创新的课程取决于课程的内容,涉及通过各种教学方法进行的互动交流,例如创建调查,分组合作以及关注师生互动和其他形式的参与教学任务。除了多种教学方法外,还允许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互动交流,使无聊的教学内容生动有趣。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不再是简单的传授学生基础知识和教授正确的学习方法,而是侧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在小学阶段发展基本素养将对他们的未来学习和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涌现新事物,保持创新思想和与时俱进的能力是基于社会的,小学语文教学应着重于培养学生在该领域的技能,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儿童思维发展新论和语文教育的深化改革[J].教育研究,2018(11):80-81.

[2]李泽厚.美学四讲[J].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07)36-37.

[3]佐斌.论儿童国家认同感的形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8(02):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