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思维导图,搭起语文学习的桥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9
/ 2

利用思维导图,搭起语文学习的桥梁

吕军峰

娄烦县教育科技局 山西娄烦 0303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老师也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对语文教材当中所蕴含的思维功能进行充分挖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近年来随着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和改变,思维导图在小学教学过程当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就为学生搭起了学习语文的桥梁。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建立有效的知识结构,而且可以将教学内容以图形的形式直观的展示出来,促进学生思维的不断发展和提升,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刻记忆。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用研究


思维导图作为目前比较先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受到了很多老师的认可。老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构建一定的思维导图来发散学生的思维,采用直观形象的图形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化理解。不过目前还有部分老师对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认知度不够,在教学当中不能对其进行准确把握和应用,导致其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发挥不出有效的价值。下面就针对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对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进行有效探究,希望能够以小学语文教学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一、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进行课前预习

学生预习的质量直接关乎到课堂教学的质量,所以在教学当中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对课堂内容进行提前理解和学习,让学生提前感知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里面所阐述的相关事件、时间以及人物进行了解,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有目标性的听课,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1]。为了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学生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预习,它可以帮助学生迅速掌握文章内容,并对其结构进行有效梳理,在脑海当中形成一定的思路。这样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老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思路绘制相应的结构框架,然后引导学生在框架上填写相应的内容。这不仅考察了学生的预习效果,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对信息筛选、整理和归纳的能力,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比如在预习《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文章的时候,首先学生可以对全文进行通读,然后以富饶的西沙群岛为中心进行分散,找出五个主干分别是海面、海底、海里、海滩,以及岛上树林。然后再针对各个主干找出其支干,像海底的支干分别是珊瑚、海参和大龙虾,然后学生再进行仔细阅读找出其各个支干的特征写在后面,例如珊瑚是美丽,海参是有趣,大龙虾是威武。这样有关于富饶的西沙群岛的思维导图就画出来了。学生按照以上方式进行课前预习,围绕教学内容的中心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分解,根据自己的理解绘制出一定的框架图,不仅提升了学生预习的效果,而且也为课堂教学的顺利有效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在课堂当中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

在课堂当中老师可以针对课堂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绘制形象直观的思维导图。老师可以将思维导图的各个主干绘制出来,然后邀请学生上台将支干补充完整,大大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并且还可以帮助学生弥补自己在课堂教学内容学习当中的不足,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情感,掌握文章的主体思想,从而深刻理解文本内容[2]

比如在学习《赵州桥》这篇文章的时候,作者通过对赵州桥的简要介绍、雄伟坚固、美观、总结和思想的表达突出了赵州桥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表现了作者对赵州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在课堂教学当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这五个主干出发来绘制有关于赵州桥的思维导图。当然每一个主干还可以分出若干个支干来。像赵州桥的简要介绍主干就可以分为地理位置—赵县蛟河上,建桥年代—隋朝,地位—世界闻名,设计者—李春,历史悠久—一千四百多年等五个支干,支干的具体内容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上台补充。而雄伟坚固这个主干就可以通过赵州桥的长宽,材料—石头,形态—大桥洞、两个拱形小桥洞,设计特点—减轻流水冲击力,减轻桥身负重来进行分支,并对其每个分支进行详细描述。而课文的主要难点是思想情感的表达,它一方面赞美的是劳动人民的才干,另一方面赞叹的是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作者通过最后一段对其进行了详细描述,并突显出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在课堂当中绘制有效的思维导图,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层次理解,而且还可以理清文章的脉络,攻克文章的难点,对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进行深度认知,并且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让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三、课后利用有效的思维导图巩固课堂知识

思维导图不仅可以有效的应用到课前的预习和课堂的教学当中,而且还可以在课后巩固学生学习的课堂知识。因为在课堂教学当中老师将课堂内容的相关思维导图直观的呈现在了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对其教学内容进行有效了解和掌握。而课后为了便于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进一步巩固,强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学生也可以利用一定的思维导图将课文内容进行有效的整理和归纳,构建一定的知识网络图,将文章内容有条理、有层次的展示出来。这样有助于学生课后进行深度理解和巩固

[3]。当然学生也可以围绕思维导图的某一个主干,对其进行层层划分,然后归纳出各个支干的知识点,最后由知识点再组成知识面,从而让整篇文章的内容深深的印在脑海里。所以思维导图作为学生强化知识、巩固知识的一个重要工具,老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在课后对思维导图进行有效应用,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学生复习的压力,摆脱以前单纯靠记忆的学习方法,而且还可以让教学内容变得趣味化,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四、在写作当中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文作为小学教学的重难点,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语文思维。在写作教学过程当中将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进行有效应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自己的写作思路,而且还可以拓展学生的写作思维,促进学生掌握丰富的写作技巧,从而让学生写出来的文章逻辑更加清晰,进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

比如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来选择有用的写作素材。小学生的写作一般是围绕一个半命题或者命题来展开的,而这个命题也就是文章的核心内容,学生可以将核心内容当作为关键词来进行分散。因为思维导图也是围绕一个中心词来进行不断分散的,它于写作有着一定的共同点。所以在写作过程当中将思维导图进行有效融合,可以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写作内容,建立自己的写作结构,从而选择科学合理的素材。例如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命题作文《我的同桌》,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写作内容绘制相应的思维导图。首先学生要以“我的同桌”为中心词展开,然后建立多个分支,像同桌的兴趣爱好、同桌的行为习惯,同桌的外貌特征等等,然后接下来再围绕各个分支进行详细描述,比如同桌的兴趣爱好是什么,同桌的行为习惯是什么,可以利用我与同桌之间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对同桌的特点进行有效突出,丰富文章内容。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进行写作,可以让学生很快的明确自己的写作内容和写作目标,建立自己的写作结构,简化学生的写作难度,从而提高学生参与写作的积极性。

结语:综上所述,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既先进又实用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应用最为广泛,它有效的解决了小学生阅读和写作困难的问题。在教学当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所处的不同阶段引导学生绘制出具有不同特征的思维导图,让学生迅速地抓住文章的知识点,并对其进行理解和消化,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也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党润雄.小学语文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例谈[J].课外语文(下),2019:22-23.

[2]王静.小学语文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J].双语学习(乌鲁木齐),2018:59-61.

[3]何小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分析[J].读与写,2018:65.

作者简介:吕军峰197311族,籍贯山西娄烦大学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