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0
/ 2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潘承民

山东省邹平市魏桥实验学校 256212

摘要:在国内新课标持续改革的今天,作为具有极强逻辑性,且知识十分连贯的学科,数学教育有效性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数学学习都是难度比较大的科目。数学学习本身十分灵活,学习数学不能用记忆学习方法。数学学习依靠的是学生本身的思想和思维,唯有学生具备正确数学思维与数学思想,才能够按照自身理解解决数学问题。所以教师日常教学需要表现出学生数学思想培养重视度,使学生能够掌握灵活学习方式,提高解题准确度和效率。学生按照数学题目变化找准着手点,使用数学思想解决学习需求。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数学思想渗透


前言: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讲解题目更倾向于熟能生巧,教师认为只要学生做了足够多同类型题目,就能让学生在解答相似题目时轻松答出。正因有这样错误的想法,所以教师一直运用题海战术,导致学生的思维越来越僵化,学生只能处理遇到过类型的题目,无法处理没有印象的内容。数学教育不能延续传统教育思想,教师需要主动出击重视学生数学思维培养,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也就是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将知识的获取方法教给学生,而不是简单地将答案交给学生。这样学生才能够灵活使用知识,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质量、学习效率、学习能力。

一、建构知识渗透数学思想

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学习数学知识过程能够让学生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知识结构、知识体系。掌握数学性质之后,教师需要系统化整理与疏导学生,让学生能够增加知识印象与理解。建构数学知识体系过程中,需要在知识建构同时引入数学思想,使学生对数学内容建立深刻印象。建构中,数学思想的渗透可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理解方法。在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可以及时反馈,并给出准确答案[1]

如学习《啤酒生产中的数学-比例》知识的时候,教师需要用培养学生事物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的方法让学生分析问题,学生观察事物相互联系和发展,从而初步接触了函数的思想。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配合使用PPT播放例题。某小区的居委会让宋阿姨收缴整个小区的水费,该过程中,宋阿姨总共统计了四户人家用户情况:A家使用了3吨水,用了9块钱的水费。B家用了5吨水,用了18块钱的水费。C家用了9吨水,用了27元的税费。D家用水6吨,使用税费18元。随后教师用表格直接展示这些家庭的用水情况,学生认真观察与对比用水情况与水费关系,学生在计算中得出,如果每立方米水没有变化,那么用水量越多,就需要支付越多的水费,水费和水量是正比例关系。观察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函数思想、函数意识。学生明白了数学规律完全可以从生活中查找,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形成自己的数学理解。

二、复习知识渗透数学思想

在数学教育中,复习是很重要的环节。复习不仅是学习的结束,有些时候也是学习的开始[2]。其对于加深知识印象,增加知识巩固,形成深刻理解,衔接新旧知识来说帮助显著。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在数学思想持续渗透过程中,学生能够掌握与了解越来越多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学生复习的时候就会发现过去很多难以理解的题目可以用新学习到的数学学习技巧、数学方法处理。该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渗透一些平时不常用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数学水平、数学能力,让学生能够灵活自己的数学思维。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及时解决、准确快速找到解题方法。

比如在期末考试前教师一般都会组织学生系统化复习知识。虽然此时学生已经掌握了很多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但是有些学生对于部分题型迟迟无法获得理想且良好的掌握效果。所以教师在组织学生复习的时候,可以用例题统一整理数学思想,让学生在复习的时候系统化学习,提高知识理解。

三、新知中渗透数学思想

新知识的讲解除了需要学习一些基本数学性质、数学概念,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让学生掌握相应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教师组织学生学习新知,引入新素材的时候,就可以用过去所学习过的旧知识、旧内容关联新知识。将数学思想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3]。教师在引入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时候,需要主动为学生提供一些线索,让学生顺着自己所熟悉的简单内容,获取数学思想,并联系上新知识,解决新知识学习问题。这样学生就明白了有效的学习思路。该方法可以帮助学生从熟悉的知识着手,切入并转化,完成知识的学习与拓展。

比如在学习《人体的奥秘-比》知识点的时候,教师需要先确定教学目标,也就是让学生理解比的性质,能够使用比的性质化简问题。此外教师还要用比化简过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形成抽象概括素质,实现数学思维的渗透与转化。最开始学生比较迷茫的时候,教师可以用学生比较熟悉的除法与分数作为案例,让学生探索比和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学生在探索中总结概念、性质与特点,并在最后完成转化,形成了自己的数学知识理解,建立了深刻知识印象。

四、反复性渗透

从前文可以看到的是,数学思想的作用在于启发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该过程需要逐渐形成、逐步积累。教师教学中需要重视反思,让学生在反复思考、反复渗透、反复学习中逐渐效果。数学思想的渗透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让学生从0分直接达到100分是不可能的事情。数学思想的潜移默化渗透以及循序渐进推进才能够让学生容易接受、容易理解,并逐渐将其变成自己的能力。教师需要让学生有体验的过程,感受化归思想、对应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的生活应用意义和使用价值。教师需要保持渗透长期性,在漫长的积累过程中反复训练、提高学生的理解,增加学生的认知。

结语:从本文叙述可以看到的是,小学数学教育需要教师深入教材当中展开教学研究,用行之有效且合理的数学思想教学,将其应用到课堂当中。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将知识的学习方法交给学生,学生未来的学习才会一帆风顺。教师不能单纯的将知识答案交给学生。数学思想如同数学知识的钥匙,学生具备了数学思想就可以灵活使用知识,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与框架。小学数学教育需要认真分析数学思想,找到合适的契机渗透,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果、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孙晓熙.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探究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08.

[2]张学明.“互联网+多媒体”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10.

[3]王玲.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