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8
/ 2

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策略探究

金文丽

浙江省义乌市 佛堂二小 浙江省 义乌市 322000

摘要:作为中华民族千年传承的文化结晶,传统文化也是炎黄子孙宝贵的精神果实。然而,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一些外来文化的引入使传统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随之越来越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弘扬与传承传统文化是每位公民必须尽到的义务和责任。在此社会背景下,身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深刻认知传统文化,并注重在学生日常学习中积极渗透传统文化,以此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树立良好的民族自豪感,使其今后能够将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并推向世界,使全世界均能够感受到我国文化散发出的巨大魅力。以下,笔者就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有效渗透传统文化展开具体探究。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前言:小学生正值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除了要向其传授文化知识,还要教会其做人的道理,使学生发展为德才兼备的人才。作为精神文明的重要因素,传统文化在提升学生道德素养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既是文化教育,也是思想教育,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教会其为人处世的道理,进而使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价值得以延伸,深化其意义。具体教学当中,教师应该结合教学需求把传统文化巧妙融入到课堂上,并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传统文化所散发出的魅力,从而逐渐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与文学修养,为其将来更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 在教学导入阶段融入传统文化

对小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能够使学生在最懵懂的时期接受文化洗礼,是品质教育,也是精神教育[1]。纵观当下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虽然大部分教师已经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但也只是让学生简单背诵一些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丧失原本的文化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必须积极探究有效的渗透策略。课程导入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借助此环节充分发挥文化的力量。通过积极挖掘教材中的知识,并将其与传统文化相互结合,构建传统文化氛围较强的导入环节,以此不仅能够提升教学效率,同时也能够使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被渗透在教学中。

例如,当课堂教学进行到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中关于《七律·长征》相关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将爱国精神渗在课程导入阶段,让学生认识到当下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热血浇筑的。首先,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现红军吃的粮食、穿的草鞋和他们生活的环境。大部分学生均被震撼到了:“太艰苦了,这是真实的吗?”教师借势引导道:“即便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革命先烈依然充满了信仰,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崭新生活。处在新时代的我们应该为祖国做点什么呢?”借此导入,学生即会明白什么是祖国、什么是家,懂得自己肩负的爱国的责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导入环节大多充满了趣味性,但真正进入到课文学习的时候,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逐渐减少了。在导入环节融入传统文化,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同时更能够帮助学生增强文化底蕴。

  1. 借助教学情境彰显文化底蕴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也是一项不可或缺的环节,音乐情境、故事情境、问题情境等。这些教学情境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内容,得到精神启发[2]。借助传统文化构建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在体会文化思想的基础上,获得现实化思考,把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进而在获得一定创新认知,而是即是一种思维发散与延伸,对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十分重要。

例如,当课堂教学进行到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中关于《慈母情深》相关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即可以运用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讲解岳飞刺字、孟母三迁等故事。“同学们,你们知道岳飞么?是否听说过岳飞母亲将精忠报国四个字刺在他背上?还有一位母亲,为了孩子连续搬了三次家?”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这两位母亲展开讨论,探讨其究竟为怎样的母亲。在学生叽叽喳喳讨论结束后,他们总结出这两位母亲均非常伟大,对自己孩子充满了期望,拥有着民族大义。借助这种教学情境,不仅有效带动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更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字词训练在小学课堂上固然重要,教师也不能忽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素养的形成离不开思维发散,借助传统文化创造教学情境满足了学生思维发展的需求,而在文化熏陶中,也能够有效锻造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1. 积极拓展文化丰富课堂内容

对于传统文化而言,其蕴含着无尽精神力量,为炎黄子孙带来精神养料。拓展,能够开阔学生视野,打开学生胸襟[3]。教师可以借助传统文化拓展教学内容,以此不仅能够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更能够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结合小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可采取实践活动、阅读及写作等方式进行拓展教学,这更符合小学生较强的实践力,能够有效调动参与热情。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教师应该选择学生易接受的方式,合理处理传统文化内容,以此便于学生理解。

例如,当课堂教学进行到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中关于《将相和》相关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可通过开展实践活动的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认知何为宽容。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学习小组,让各小组学生围绕“宽容”这一主题搜集相关信息,并将搜集的内容改编成课本剧,通过排练进行表演。以此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彰显语文学科的魅力。在这样的拓展活动中,学生不仅表现出积极的参与兴趣,同时对传统文化也形成了进一步认识。在此过程中,通过把一些古代文化转化为小故事,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以喜剧形式展现出来,有效带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教师对文化的拓展。

结论:综上所述,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努力,除了要让学生深入理解传统文化之外,还要在课堂上构建良好的文化气氛。在教学导入阶段融入传统文化;借助教学情境彰显文化底蕴;积极拓展文化丰富课堂内容。不管在教学的哪个环节,均可以巧妙将传统文化渗透其中,为学生成长助力。

参考文献:

[1]陈妍.试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0(10):20-21.

[2]张奎.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0(07):43-44.

[3]刘建飞.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20(07):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