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与德育教学的融合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26
/ 2

高中语文与德育教学的融合策略

李海

四川省南江县实验中学 636600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具有很强的思辨性、生活性和启迪性,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高中语文课堂是开展立德树人的主战场,而高中语文教师是这场战争的总军事。为了充分发挥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的积极作用,教师立足教学实践,从自主探究法、合作教学法以及课外阅读法三方面进行探究,旨在增强高中语文德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语文;德育教学;融合策略

在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受到高考压力的影响,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提升学生的做题能力方面,并不注重引导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思考,导致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缺乏足够的深度,也导致学生语文学习成就感的缺乏。针对这种状况,高中语文教师在转变个人教学观念的同时,真正构建具有自主性、交流性以及分享性的语文教学课堂,提升学生的语文反思力、感悟力,让学生获得思想境界的提升,获得良好的语文德育教学效果。

  1. 自主探究法,培养学生正确的做事观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自主探究的方式,采用“诗无达诂”的原则,真正为学生打造自主探究的学习空间,并在让他们独立思考语文问题,探究文章中蕴含的哲理,并构建文章内容与生活之间的连接,真正促进学生正确做事观的形成,增强自主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讲授《游褒禅山记》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自主探究的方式,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思考:文章是如何体现正确做事观的?与此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探究空间和时间,让学生感知文本,运用文本,提升学生的文本赏析能力,感悟到做事的原则,从而树立正确的做事观。通过和学生的交流,教师发现大部分学生从以下几点分析。第一点,志向。成就事业需要具有远大的志向;第二点,气力。在具体做事的过程中,人们应具有健康的身体和气力。第三点,坚持。人们应具有百折不挠的毅力。第四点,外物之力。学生应懂得借助外物的力量。通过运用自主探究的方式,教师让学生学习和分析此部分内容,从而在此过程中,汲取相应的精神养料,促进学生正确做事观的形成。

  1. 合作教学法,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合作教学法,开展授课,并在此过程中,为学生设定相应的角色,既让学生各司其职,又让学生齐心协力,从而从不同的角度,对语文知识进行探讨和思考,让学生在交流和思考中,获得正确的生命观。

例如,在讲授《赤壁赋》这篇文章时,教师运用合作教学法,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并在此过程中,创设如下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在文章中哪些句子可以体现作者对生命和人生的思考?对此你有何个人的见解?”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并在分组的过程中,保证同组之中有不同语文学习水平的学生;异组之间实力的均衡性;尊重学生的主观意愿。在此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简要介绍。有的学生从“水月之变”的角度思考人生,即人生是绝对的运动与相对的静止,我们既要在静止中享受美好,又要意识到生命具有终结性;有的学生从“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角度,主张人们应当充分地享受人生的喜怒哀乐……。通过运用合作教学法,教师在为学生搭建交流平台的同时,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语文内容进行探析,促进学生正确生命观的形成。

  1. 课外阅读法,培养学生独特的赏析力

“学在课外”主张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从课外阅读的角度,开展语文教学,并在让学生自主学习、阅读和思考,提升学生的阅读赏析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展示空间,让学生分享他们的所思和所获,打造具有交流性的课外阅读情境,增强课外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上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学习,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分享课外阅读成果,促进学生语文赏析能力的提升。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注重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点,制定参赛规则。教师制定如下的参赛规则:学生分享内容的问题不限,但是一定要写出个人的真情实感以及独有思考。第二点,构建评判小组。为了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教师可以从本班学生中挑选学生,并组成相应的评判小组,让他们对分享的内容进行评判,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更为多元的思维方式。第三点,展示成果。在大部分学生的分享内容中,给教师印象最深的是如下的分享内容。“孩子随意敲打这栏杆,栏杆随意敲打着夜晚。”孩子的无知和闯劲儿是青春的力量。它可以肆无忌惮地尝试和犯错,并在此基础上,反思和成长,而命运终究会每一个人的生命终结者。人们终究会走向死亡。人们也会为命运由此发出的生命之音,而感到恐惧。为此,我们应珍惜人生的每一天,每一秒。

总而言之,在开展高中语文与德育教学的渗透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对自主的探究空间,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和判断,从而形成他们独有的认知,并将这种认知应用于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真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增强语文与德育教学的融合性。

参考文献:

[1]张丽娟.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当代教研论丛.2017(06)

[2]朱莉.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基础教育论坛.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