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残缺的花朵鸣奏出美妙的音符 ---浅析养成教育对听觉障碍儿童的重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9
/ 3

让残缺的花朵鸣奏出美妙的音符 ---浅析养成教育对听觉障碍儿童的重要性

雷燕 曾雪锋

广西南宁市马山县特殊教育学校 530600

摘要:听觉障碍儿童由于生理上的缺陷局限了他们对周围复杂社会的认知和理解,因此他们的意志较为薄弱、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往往会有一些不良习惯。本文分别从听觉障碍儿童的定义、特点、养成教育对听觉障碍儿童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实施养成教育这三个方面入手来阐述养成教育对听觉障碍儿童的重要性。以期让听觉障碍儿童能够自食其力,达到较良好的育人目的。

关键词:听障儿童;养成教育;重要性;实施方法

引言

养成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学校中的养成教育可以体现为:上课认真听讲、课间休息不追逐打闹、就餐有序排队等;家庭中的养成教育可以体现为:尊敬父母、遇到自己的亲朋好友主动问好、早晨起床时自己穿衣等;社会的养成教育可以体现为: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不随地吐痰、不乱踩草坪等。这些看上去很微小的事情,都体现出一个人的养成教育是否良好。

听觉障碍儿童由于存在着听力缺陷,要更加重视对他们良好习惯的培养,以便让他们能得到更好的教育,让残缺的花朵也能鸣奏出美妙的音符。

  1. 听觉障碍的定义及认知特点

    1. 听觉障碍的定义

听觉障碍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听力损失,以至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的声音,从而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听觉障碍儿童的语言与思维、观察力与想象力、情绪与社会交往等方面都因其存在的缺陷而有所不同。比如他们常常觉得自己不被理解,不被周围环境所接纳。其原因是他们听力和语言的障碍导致了他们在对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情感上存在困难。如果此类情绪长时间得不到发泄就会表现出一些冲动行为,比如大吼大叫,乱摔东西,甚至会出现自残等情况。

  1. 养成教育对听觉障碍儿童的重要意义

    1. 良好的养成教育可以促进听障儿童思维能力、认知能力的发展

听觉障碍儿童有正常的智力,如果父母和教师从小就注重对听觉障碍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那么听觉障碍儿童的思维、认知水平一定是优于没有接受过良好养成教育培养的听障儿童的。

    1. 良好的养成教育能让听障儿童交到更到的朋友

大家都喜欢知书达理、做事沉着冷静的人。如果听觉障碍儿童拥有良好的养成教育,那么一定可以交到更多的朋友。我们班的小美是一个生活自理能力特别强的孩子,不仅能和班上的同学相处愉快而且能在短时间内和其他班级的孩子成为朋友。

    1. 良好的养成教育可以提高听障儿童自食其力的能力

对需要帮助的特殊人群进行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能够成为自食其力的人。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某市特殊教育学校职高班的小华,在和他交流中我了解到他由于在实习期间做事认真负责、待人真诚。获得实习单位的一致好评,实习期结束之后就留在原实习单位。他顺利的就业离不开他良好养成教育的支持。

    1. 良好的养成教育能促进听觉障碍儿童自信心的建立

每个人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尤其是特殊儿童,他们产生自卑心理的可能性高于普通人。如果听觉障碍儿童拥有了良好的养成教育,就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从而培养出良好的自信心。我班的小米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孩子,但对学习没有兴趣,为此我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其兴趣;课堂上多对其进行提问,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一段时间之后,她对学习的兴趣与自信明显增强。还会主动帮助老师做事情。

    1. 良好的养成教育可以促进听障儿童未来的发展

古语言:“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此话充分说明人在幼年时期养成的习惯会对他一生都产生影响。如: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海伦.凯勒;我国著名的聋哑舞蹈家邰丽华等她们都是听觉障碍儿童学习的榜样。她们后期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源于她们拥有良好的养成教育。

  1. 对听觉障碍儿童养成教育培养的实施方法

根据有关调查显示,3到12岁是人群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人的很多习惯都是在十二岁之前养成的。如果在孩子成年之后在对他们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就显得十分困难。对听觉障碍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也是如此。为此本人在所学、所教、所看、所思之后就养成教育对听觉障碍儿童的实施方法谈几点拙见。

    1. 听觉障碍儿童在校学习期间养成教育的培养

      1. 教师要明确要求,引导良好习惯形成的方向

老师在帮助听觉障碍儿童养成一种好习惯或改变一种坏习惯时,必须明确要求,一开始就要施以坚决强烈的态度,越坚决越强烈越好,如一定要让学生把垃圾放入垃圾桶内。同时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不要操之过急,要有选择地提出要求。学会循序渐进,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使他们良好的习惯逐渐持续稳定地得到培养。比如在打扫教室卫生时明确提出哪一个同学负责什么,哪一个同学又负责什么。在明确的分工合作之下,速度提高,任务完成的出色。

      1. 用榜样进行教育,引导良好习惯的形成

列宁曾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能在潜移默化中对人造成影响。听觉障碍儿童的思维主要依赖于对事物具体形象的认识。因此,他们模仿榜样,跟随着自己认可的人做事情,这时给他们树立什么样的榜样,就显得尤为重要。榜样不仅表现在同伴之间,还体现在教师身上。作为教师应当以身作则,做好表率,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引导、教育他们。如教师亲自带领低年段的孩子打扫卫生等。

      1. 利用丰富、多样的教学,不断提高听觉障碍儿童学习兴趣

对于听觉障碍儿童来说,枯燥的说教远比不上一场游戏对他们的吸引力大。因此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可以采取多样的游戏活动,促使听觉障碍儿童在游戏中形成良好习惯的培养。如模拟“丢手绢”“老鹰捉小鸡”等一些现实的活动场景,让听觉障碍儿童在角色扮演中懂得讲卫生、团结互助和遵守游戏规则等道理。

      1.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健康心理

健康的心理是良好生活的基础,可以采取听讲座、观看心理教育的相关视频、召开主题班会等形式来促进听觉障碍儿童良好心理的培养。

      1. 持之以恒,不断巩固培养良好习惯

好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它必须依靠听觉障碍儿童循环反复的实践。低年级的听觉障碍儿童自制力较差,所以对他们的要求要更加的严格。我们班的小苏是个特别爱睡懒觉的孩子。每周周一到周五的早操,他总是最后一个到。为改正他这一坏习惯,我指派其同宿舍的一个学生,每天早上一起床就叫他,周末也不例外,在一个多月的努力下小苏爱睡懒觉的毛病得以改正。

    1. 听觉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养成教育的培养

      1. 让听觉障碍儿童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为提高听觉障碍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必须让听觉障碍儿童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自己穿衣、洗脸、刷牙、叠被子等。

      1. 制定目标计划,引导听觉障碍儿童从小事做起

为促进听觉障碍儿童良好养成教育的培养,可通过制定目标计划,引导听觉障碍儿童从小事做起。促进其良好养成教育的培养。如指导听觉障碍儿童自己动手穿鞋,在听觉障碍儿童学会自己穿鞋的时候,让听觉障碍儿童学会自己洗自己的鞋子,在学会自己洗自己的鞋子之后,引导听觉障碍儿童帮忙父母洗他们的鞋子等。通过制定目标,小步子进行教学来引导孩子在日常琐碎中培养出良好的养成教育。

      1. 采用反馈激励法

奖励是调动听觉障碍儿童积极性、塑造良好行为的重要机制。对听觉障碍儿童良好行为的奖励,就是对他们良好行为的最大认可和强化。奖励使人心情愉悦,听觉障碍儿童为了继续获得愉悦的感觉,就会重复其受到奖励的行为,从而促使其某一良好行为成为稳定化、习惯化。比如我们班平时字迹潦草的小张这次作业的字迹工整,我就在全班同学的面前表扬了他,至此以后,小张的字写的越来越漂亮。

      1. 严而有度,不断的积淀良好习惯

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要求其达到的标准也不一样。如小王已学会饭前洗手这一良好行为,那就要求小王做到吃饭的时候不挑食。小敏没有饭前洗手的习惯,那就要求小敏学会饭前洗手。行为不同标准就要不同。一旦确定好标准就要严格遵守。在听觉障碍儿童未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时,要限制听觉障碍儿童有例外的动作。

    1. 听觉障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养成教育的培养

      1. 创设良好环境,让听觉障碍儿童提前学会社会适应的能力

良好的环境对听觉障碍儿童的养成教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根据听觉障碍儿童的需要来创设各种情景,让听觉障碍儿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中促进良好行为的培养。例如为了促进听觉障碍儿童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养成教育,我们可以结合“你买我卖”的主题,开展实践活动。从在班级教学中进行角色扮演到开展情景模拟,让听觉障碍儿童养成能自己购物的行为。清楚买衣服、买零食、买学习用品时分别要去什么地方,以及在买这些东西时要怎样和其他人进行交流等。

      1. 进行角色扮演,承担相应社会责任

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教师可以根据听觉障碍儿童的性别、性格、爱好等特点让他们进行角色扮演。让听觉障碍儿童明白不同角色所要承担的责任。如:餐厅服务员要热情,有礼貌;洗车工人要认真,细心;超市管理员要有耐心,能吃苦耐劳等。让听觉障碍儿童进行角色扮演,不仅增加了日常教学的趣味性,也能让听觉障碍儿童提前对社会职业有所了解,为听觉障碍儿童今后进入社会所从事的职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1. 充分挖掘每个听觉障碍儿童的优点,进行因材施教,提高听觉障碍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

每一个听觉障碍儿童都有自己擅长的东西,教师应留心观察,充分挖掘每个听觉障碍儿童的优点,从而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听觉障碍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如听觉障碍儿童喜欢做蛋糕、手工花、钻石画等,那就针对听觉障碍儿童的爱好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使其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其今后融入社会打下基础。

      1. 奉献爱心,温暖听觉障碍儿童

养成教育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听觉障碍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使他们将来成为自食其力的人。作为特校教师的我们要有普遍、持久而又高尚的爱。如当听觉障碍儿童小手脏了的时候要带领他们去洗手;当听觉障碍儿童流鼻涕的时候要帮助他们擤鼻涕;当听觉障碍儿童衣服脏的时候要提醒他们换衣服等等。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都体现出特校教师对孩子广博的关爱。只要每一个特教教师都奉献出我们的爱心,那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灵创伤就一定能得到抚平。比如:我们班的小王每次吃冰淇淋的时候,都会把衣服弄得脏脏的。我看到之后没有责备他,而是教导他吃冰淇淋的时候慢一点。不久之后,小王吃完冰淇淋之后的衣服不再是脏脏的。

      1. 倡导家校结合,不断促进良好习惯培养

记得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当我们播下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当我们养成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人生。好习惯成就良好人生而坏习惯则与之相反。听觉障碍儿童良好习惯的形成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教育的结果。听觉障碍儿童生活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良好习惯的形成受到名个方面的影响。在学校教师耐心引导、同伴积极的影响下会促进听觉障碍儿童很多良好习惯的培养。但是当听觉障碍儿童回到家中的时候,如果父母本身就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听觉障碍儿童在学校中学习到的良好行为习惯就会轻而易举的被家庭中不良习惯抵消。因此,培养听觉障碍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需要家校联合。我们班的小王是一个不爱干净的孩子,尤其是每一次收假回到学校都是脏兮兮的。在一次家访中了解到小王的父母都是农民,文化程度不高,没有意识到讲卫生的重要性。所以小王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为此必须要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取得家长的配合之后在对小王进行相应的教导。通过家校合作,促进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

总结

综上所述,听觉障碍儿童的养成教育是一项繁琐而又带有艰巨性的系统工作。是一个有着千丝万缕复杂关系的过程。它需要长期坚持,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付出爱和心血。作为特校教师的我们不仅仅需要认真分析、归纳整理出听觉障碍儿童身上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更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耐心引导听觉障碍儿童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开始。让听觉障碍儿童在坚持与努力中积累良好习惯。为听觉障碍儿童在未来生活中成为自食其力的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马山县特殊教育学校)

作者简介:雷燕(1993~),女,汉族,大专,研究方向为特殊教育;

曾雪锋(1968~),男,瑶族,中师,研究方向为特殊教育。

参考文献

  1. 贺芸中. 听觉障碍儿童的发展与教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 王辉. 特殊儿童教育诊断与评估[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

  3. 张巧明. 杨广学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 徐景俊. 特殊儿童康复概论[M]. 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

  5. 江琴娣.特殊儿童家庭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