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以人为本 加强教职工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3
/ 1

持以人为本 加强教职工管理

杨天平

贵州省湄潭县石莲镇骑龙小学 贵州省湄潭县 564100

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为国家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作出应有的贡献。本人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就“学校如何管理教职工”这一问题谈一谈自己肤浅的认识。

一、设置合理目标,确定教职工努力的方向

人的行为都是指向一定目标的。目标设置合理,对人的行为有导向和激励的作用,对集体有团结和凝聚作用,它可以有力地激发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目标是制定具体坚计划和措施、有效使用人力的依据,是协调各方面力量共同完成工作任务的指针、方向。学校领导要按照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确定学校的总目标,各科组再制定分目标,同时引导教职工按照学校目标和科组分目标的要求,制定的自己的个人目标,把和个人目标与学校总目标、科组目标统一起来,增强教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为了使目标更富有激励效果,除了长期目标外,还应有中期和近期的目标。目标的设置应从实际出发,切实可行。既要反对因循保守,也要反对说大话、空话,提出远离实际的高目标。

二、坚持以身作则,发挥学校领导人的能力

在管理活动中,领导者既是管理者,也是榜样者,领导者的人格对被领导者的观念、态度、言谈举止都有重要的影响。学校领导要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觉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加强与教职工的情感交流。不能以权压人,以势迫人。应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情感人,以行导人。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官僚主义,团结教职工,与教职工打成一片,深入了解教职工的生活困难,以及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及时获得有关信息,集中教职工的智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充分发挥教职工的积极性,把一间学校办好。

三、坚持公正公平,维护教职工心理平衡

通过这些年的工作实践,我了解到教师的知识、才能、成果、品德,只有得到领导公平公正的评价,才能保证其良好的心态,维护他们的心理平衡,使其努力的工作。坚持公平公正原则,把公平引入学校管理,当前主要表现在教师的职称评定、聘任和绩效分配上,其中职称的评定和聘任当属首要,它标志着教师的“能级”,反映了教师的知识、能力和地位,因而教师把职称评定和职称聘任看得很重要。职称的评定要严格按各级职称的条件来进行,坚持标准,不得掺杂领导个人的情感因素,克服吃“大锅饭”、“资格饭”的现象,克服照顾情绪的陈旧观念和做法,克服评定中的不正之风,防止对学校领导宽、对学校教师严,对老教师宽、对年青教师严的倾向,力求做到职能相符。要建立教师的业务档案,为评职称、聘职称提供准确的依据。

四、要建立激励机制,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

教学的质量是一间学校生存的根本,它的直接对象就是我们的教职工,学校所有的激励机制,其核心无外乎就是竞争与回报。要提倡教师之间教学质量竞争,班主任之间班级管理效果的竞争,并且对教学质量高、教学效果的教师除了以精神奖励之外,还应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要打破分配的平均主义,解决做好做差一个样的问题,实行能者多劳,多劳多得,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教职工教学和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不能把激励和回报简单地认为是多发奖金,激励与回报应该是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这关键在于学校领导是否正确地对教职工进行了思想教育,是否摆正了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的关系。

五、协调好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集体心理气氛

人际关系是集体中人与人之间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关系,诸如认识是否一致,情感是否融洽,行动是否协调,其中情感因素占主要地位。这种关系在集体中的典型表现就是集体心理气氛。集体心理气氛有力地影响着集体和个人工作的成效。健康、融洽、充满温暖和友谊的集体心理气氛能使教职工强烈地体验到在集体中的安全感、满足感、幸福感和责任感,容易顺从集体的态度和价值观,增强学习和认同他人的心理,养成奋发向上、乐于进取的创新精神。而涣散、冷漠的集体心理气氛则会使教职工产生误解和隔阂,出现压抑、不满、消沉甚至敌对的情绪和行为,严重影响人的积极性发挥。因此,学校领导应首先从政治上、思想上统一大家的行动方向,并为人与人之间创造交往的机会,以增加互相之间的了解和认识,提倡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促进情感上的交流。使教职工之间逐渐由表面接触达到倾心共事,从见面寒暄达到推心置腹,从生活相助达到志同道合,形成一个团结、融洽、互助、体谅、奋发、进取的战斗集体。共同为提高学校管理效率和教育质量尽量尽快最大的努力。

总之,在倡导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的今天,领导权威应是一种亲和特性的权威,作为学校领导,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管理好我们的教职工,管理好我们的学校,让学校为社会服务,为祖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