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学业倦怠现状调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6-16
/ 2

师范生学业倦怠现状调查

李志专徐丹丹

李志专徐丹丹

(阜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安徽阜阳236037)

摘要:采用问卷对师范生学业倦怠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当前师范生学业倦怠的程度较高,应引起各方高度重视;师范生学业倦怠水平在不同性别、学习成绩、环境的满意度及学风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师范生;学业倦怠;现状

中图分类号:G6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035(2013)06-0000-02

有研究表明,师范生的学业倦怠现象在师范生的学业倦怠中最严重[1],具体表现在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态度不积极等方面,对于师范生学业倦怠的情况进行研究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本文拟通过问卷调查来进一步揭示大学生学业倦怠及其与某些人口学变量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某些参考。

一、研究方法

(一)被试。

被试全部来自阜阳师范学院。总共发放问卷370份,实际收回问卷356份,问卷回收率为96.2%,经各项技术处理共剔除14份废卷,最后得到有效问卷342份。

(二)研究工具。

师范生学业倦怠量表,共有20道题[2],分为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3个分量表。总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880,克隆巴赫系数为0.865,每具有较高的信效度。

所有的数据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二、研究结果

(一)师范生学业倦怠现状。

表1学业倦怠平均数和标准差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师范生在学业倦怠总量表以及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3个分量表上的得分值均较高,说明师范学的学业倦怠的程度较严重,其中情绪低落量表上的得分>行为不当量表上的得分>成就感低量表上的得分。

(二)师范生学业倦怠的性别差异。

表2性别在学业倦怠及一般自我效能感上的差异

(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下同。)

表2表明,性别在学业倦怠上的差异只表现在成就感低一个维度上,女生的成就感低得分要高于男生在此分量表上的得分。

(三)师范生学业倦怠在不同班级学风上的差异。

表3师范生学业倦怠在不同班级学风上的差异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得出:班级学风在学业倦怠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成就感低分量表以及学业倦怠总量表上。学风一般的班级在成就感低上的平均数高于学风较浓的班级,班级学生更容易产生成就感低的体验。学业倦怠总量表上,学风一般的班级在其上的平均分高于学风较浓的班级,其学业倦怠现象更严重。进一步事后检验发现在成就感低维度上,学风较浓的班级与学风一般的班级有显著性差异。在学业倦怠总量表上,班级学风较浓与班级学风一般的也有显著性差异。

(四)师范生学业倦怠在不同环境满意度上的差异。

表4大学环境满意度在学业倦怠上的差异

大学环境满意度在学业倦怠上的差异表现在情绪低落和行为不当两个分量表以及学业倦怠总量表上。师范生中认为自己所在的大学环境较差的学生比认为所在大学环境一般或对环境较满意的学生在情绪低落问卷上得分更高并达到显著水平。同时在行为不当维度上,对大学环境满意度较差的学生,比认为大学环境一般或对环境较满意的学生有着更高的得分且差异显著。在学业倦怠总分上,认为学校环境较差的人比认为学校环境在一般以上的学生有着更高的倦怠总分且差异显著。

三、讨论

(一)师范生学业倦怠总体状况。

调查显示,师范生学业倦怠总量表以及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3个分量表上的得分值均较高,说明师范学的学业倦怠的程度较严重,尤其是情绪低落的得分最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二)师范生学业倦怠的性别差异。

女生在学业倦怠成就感低分量表上的得分高于男生,因此,与男生相比,女生更难获得成就感体验。可见,性别对师范生学业倦怠有一定影响。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引导女生正确的看自己,正确的看待成就,为女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更多的为女生创造成功的条件,通过各种途径来有效地提高女生的成就感[3]。

(三)不同学习成绩师范生的学业倦怠的差异。

成绩处于中下、下等水平的学生在行为不当的维度上的得分要高于成绩处于上等水平的学生。可见,大学生的学业倦怠对其学业成绩已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学习成绩的下降又可能会导致更高的学业倦怠,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其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是一个重要方面。如,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素养,尽可能采用教学互动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精神,教给学生如何学习的方法和策略等[4]。

(四)不同大学环境满意度师范生的学业倦怠差异。

对大学校园环境满意的学生,其更容易感到积极满足,更愿意学习,较少的产生学业倦怠。相反的,对于所在大学环境不满意的学生,感到不如意,情绪低沉,更容易产生学业倦怠。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从两方面入手。首先学校应该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其次,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师范生也应该自己调整自己的期望值,转变看事物的方式,多关注学校环境好的地方,对于某些不够好的地方,自己想办法争取克服适应。不要一味的只看到学校环境不好的地方,并且因此而自暴自弃,厌倦学习。

四、结论

(一)当前师范生学业倦怠的程度较高,应引起各方高度重视。

(二)师范生学业倦怠水平在不同性别、学习成绩、环境的满意度及学风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参考文献:

[1]张璇.我国师范生学习倦怠研究现状[J].中国电力教育,2011(8):162-163.

[2]杨丽娴,连榕.当前师范生学业倦怠状况及其专业承诺关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2):54-55.

[3]唐文清,范会勇.师范生学业倦怠及对策[J].南方论刊,2007(5):100.

[4]衣伟婧,刘兵.师范生学习倦怠原因及对策分析[J].现代企业教育,2008(12):23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