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审视中国英语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8-18
/ 1

用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审视中国英语教学

杨紫微

杨紫微河北师范大学050016

一、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包括五大假说:习得——学得假说、监控假说、输入假说、情感过滤假说和自然顺序假说。

1.习得、学得区分假说。这是五大假说中最基本的,“学得”和“习得”指的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学习方式,这两种方式相互区别并且彼此独立。“学得”指学习者在有意识的情况下通过学习语言规则和形式去获取语言知识;“习得”是一种潜意识的过程,指注意力集中于意义层次上的交流,像儿童学习母语那样,在交际的过程中,无意识地学会使用第二语言。

2.自然顺序假说。根据克拉申的观察,语言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语法结构时,会遵循一定的可以预见的顺序,这一点和第一语言学习十分相似。他在总结第二语言教学的经验时发现:无论学习者的母语是什么,受教育水平、文化背景差异有多大,他们掌握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法的一般顺序是大致相同的。

3.监控假说。克拉申认为:“学得”的知识和表达的流畅度相关,“习得”与正确性相关。“习得”的知识发挥着编辑者或者“监控者”的角色,对由“学得”体系发出的语言表达进行修饰和纠正。

4.输入假说。克拉申的输入假说“可能是当代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惟一最重要的一个概念”,他认为接收“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唯一途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是指可以被学习者理解,但同时包含略高于学习者现有语言水平的语言结构的输入。这种模式叫做“i+1”,其中“i”表示学习者的现有水平,“+1”的部分略高于学习者现有水平。

5.情感过滤假说。“情感过滤”是一种假想的过滤器,第二语言学习不仅需要充分的可理解输入,还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学习者的情感因素中包括学习者的动机、需求、态度和情感状态,语言输入只有通过过滤器达到语言习得器官,才能被大脑吸收。

二、我国英语教学现状

1.教学目的。根据教育部颁布的2011年《英语课程标准》,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而我国传统英语教学更加注重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导致学生的英语能力仅局限于课本而难以在实际的语境中灵活应用。与此同时,经常性的考试与强大的升学压力迫使教师们为了迎合应试教育而采取填鸭式教学,最终导致应用语言能力的缺失。

2.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既是指导英语教师进行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又是引领教学质量评价、测试考试命题、教学体系完善的重要依据。我国目前的英语教学大纲对应用能力提出了要求,但以词汇量为重要的考核目标和命题、选材的依据,侧重于对语言规则和形式方面使用能力的要求,缺乏对语言在实际环境中应用能力的明确描述和对文化交流理解的要求。

3.教学活动形式。目前,我国的英语教学依旧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而且是学习者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有意识的英语语言知识学习。老师主宰教学计划的内容和进度,学习者只需要被动地跟随,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气氛十分沉闷。

4.教材的编写。一套教材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但我国英语教学许多所采用的教材更新速度慢,教材编写难以跟上第二语言教学新思想的发展,不能适应当前英语教学的情况和新课标的要求。

三、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启示

1.加强“习得”的作用。“习得”在英语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且潜移默化的作用,它可以使语言学习者的输出表达更加流畅,对文化内涵的理解更为深刻。

(1)频率效应。“频率是语言习得的关键,因为语言规则来源于学习者终身对语言输入分布特点的分析。”“频率效应”是指某一事物出现的次数越多就越容易被人识别。语言输入的频率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一直受到普遍重视。行为主义将频率看作是联结刺激与反应之间的重要因素。

(2)真实语境的创设。语境是语言环境的简称,只有当学习者真正理解第二语言的语意时,输入的材料才会产生意义,否则只是杂乱而无序的噪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更注重语意的传达而非表达的形式。可以对学习者的错误采取更宽容的态度,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表达的意义上。

2.注重输入材料的质和量。可以把对输入材料的要求分为两个部分,即质的要求和量的要求。对质的要求包括三点:一是可理解性,二是语言材料既要有趣又有关,三是非语法程序安排。英语教学中的“理解”指的是学习者关注语言的意义而非形式。可理解的输入是二语习得的前提和核心,也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不可理解的输入对于学习者而言没有任何意义。语言输入的量要重组。英文报刊、杂志、电影、电视剧等都是理想的输入材料,它们不但能够真实地反映目标语国家的语言习惯,又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同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些国家的思想文化。

3.发挥情感因素。情感因素对语言习得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学习者习得语言的多少还要取决于情感过滤的强弱,情感过滤强,语言知识吸收少;当情感过滤弱时,吸收语言知识就多。影响语言习得的情感因素主要有动机、需求、态度和情感状态。这些要求教师需充分调动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降低焦虑感;改进课堂上的纠错方式,多采用自我纠错和同伴纠错来保护学习者的自尊心;调整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承担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而非控制者;建立学习者的个人档案,关注学习者的进步与成长,以便设定科学合理的教学任务。